口袋云臺相機是“雞肋”?這幾點比手機強得多
大家好呀,我是佛系老司機。
如今以大疆Pocket為代表的“口袋云臺相機”越來越多,看到有人說這種相機不如手機,理由是:畫質(zhì)差不多、手機防抖也很強。僅憑這兩點就否定口袋云臺相機存在的價值嗎?!不可否認手機是很實用的拍攝器材,只有你真正了解它們二者之間的本質(zhì)差異,才能選到最適合自己的拍攝工具。

我用大疆Pocket2旅拍已經(jīng)有大半年了,制作了很多Vlog,就跟大家聊聊口袋云臺相機到底比手機拍攝視頻強在哪兒。注意,我說的是拍視頻。
三軸云臺的最大優(yōu)勢并非防抖
消除抖動只是三軸云臺產(chǎn)生的效果之一,由于重量太輕,Z軸(如走路)起伏的效果和手機確實差不多。我認為三軸云臺的本質(zhì)是為了提供更好、更靈活的“運動鏡頭”,比如油管上那些“運鏡大神”,都是將無反相機安裝在三軸云臺穩(wěn)定器上進行拍攝的。如果只是站著不動拍攝視頻,或者只是慢慢走、鏡頭運動幅度很小,那么當然和手機拍攝的效果差不多。
具體就從我自己的使用經(jīng)驗來說吧。
“雞頭”模式鎖定鏡頭視角

比如上面這段奔跑的素材,如果用手機拍攝,你除了要控制好步伐,還要用手腕控制鏡頭的方向,稍有偏差就會出現(xiàn)視角的偏移。

而Pocket2可以按住“功能鍵”來鎖定云臺上鏡頭的朝向,無論你的手腕怎么動,都不會產(chǎn)生視角的偏差,這樣你只需專注于控制步伐即可。
平滑過渡、盲操作
△快速搖拍平滑過渡
再比如這段我站在岔路口的旋轉(zhuǎn)拍攝素材,如果用手機拍攝,你必須用手腕來精確控制“動靜”之間的過渡幅度,否則畫面就會很晃。而云臺相機只需要你的手腕給出大致的方向,鏡頭會緊隨其后,并且實現(xiàn)平滑過渡。同時,三軸云臺可以始終保持畫面水平。甚至無需你觀察屏幕構(gòu)圖,盲操作就能自動拍出比手機運動平滑、視角準確的畫面。
一鏡到底輕松運鏡

再來看這段在博物館的復雜運鏡素材。拍攝時,有時要橫著走,有時要倒退走,同時還要保證鏡頭始終對準各個主體并且上下視角平滑切換。手機、相機的電子或機械防抖都是有幅度限制的,運動鏡頭幅度過大就可能出現(xiàn)畫面的大幅跳動,而三軸云臺對運動幅度的限制就非常小,很適合旅行中前顧后盼、東瞧西望這樣大跨度的運動鏡頭。

說白了,三軸云臺的作用就是降低拍攝者的技術門檻,小孩子也能拍出四平八穩(wěn)的畫面——他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所以即便我身上帶著iPhone11,包里裝著索尼A7C無反相機,但如果是拍攝運動鏡頭(比如邊走邊拍或拍點花樣),我還是會用Pocket2,因為相比前兩者來說,它實在是太方便了。
除此之外,三軸云臺的自動跟蹤自拍、軌跡延時、盜夢空間等等玩法(詳細可以看我這篇深度評測),也是單憑手機自身無法實現(xiàn)的。而在握持手感、重量、實體按鍵、擴展性等方面也比手機有優(yōu)勢。尤其是大疆Pocket2的機內(nèi)4麥克風收音音質(zhì),比iPhone11要強大得多——對于旅拍Vlog來說“音質(zhì)”比“畫質(zhì)”更加重要。

當然,手機也有比云臺相機強的地方,比如大屏幕拍照片時更有利于精確構(gòu)圖和精準對焦、手機電池容量更大(但我從來沒有遇到Pocket2電量不夠的情況)、直接后期發(fā)布省去傳輸?shù)倪^程、甚至有些手機還具有防水特性。
總之,從我的使用經(jīng)驗或者普通人拍攝Vlog記錄生活的角度來說,口袋云臺相機輕便、易用,在降低拍攝技術門檻的前提下,反而能夠提升出片率,從機械結(jié)構(gòu)層面就比手機更有優(yōu)勢。當然,如果你并不喜歡拍攝運動鏡頭,平時大都用固定機位拍攝視頻,或者更多是拍攝照片(拍照也是固定機位),那么“對你來說”手機足夠用了,但并不能否定口袋云臺相機的存在價值。
之后我還會分享一些大疆Pocket的使用心得,感興趣的朋友一定要三連哦!

我是「佛系老司機」,一名只寫干貨、客觀理性的UP,喜歡攝影和數(shù)碼產(chǎn)品的朋友不要放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