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莊子隨感
1
????讀陳鼓應注釋的《莊子》,又結(jié)合最近所讀的《有幾分證據(jù)說幾分話:胡適談治學方法》,深感莊子的自然主義傾向——這種說法并不準確,因為莊子那個年代并沒有“自然主義”的說法。莊子的思想在自我塑造上,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所以《逍遙游》《齊物論》中的“天人一體”、“萬物無別”才頻頻被人提及。然而莊子的思想又天生與文字相悖——既然“道”是不能言說的,不能辯論的,甚至不能思考的?!肚f子》一書的作成,反而是如同莊子本人所說的“因治而亂”了。同時莊子思想在政治上,又幾乎沒有實質(zhì)功效:莊子的理想世界是小國寡民,人口固定的晚期原始社會,因而其言論在今天看來是“反知識”、“反智”的,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偠灾页踝x《莊子》,覺得這是很矛盾的文本,對于我這樣的普通人,或許只能“弱水三千,但取一瓢”而已,雖說如此,陳鼓應先生及各種學者,對《莊子》文本去偽存真,考據(jù)注釋的努力,依然是我敬佩的。如今的世界,離《莊子》的理想是越來越遠了,讀一讀《莊子》,自己意會而不與人辯論,或許能讓自己稍微接近《莊子》中的那個理想世界。
2
????我們一般認為一個社會出現(xiàn)問題,是“道德敗壞”的緣故。然而莊子說:世間萬物本來是沒有分別的,是人造的概念制造了人與物,人與人的隔閡?!叭柿x道德”出現(xiàn)的時候,世界就已經(jīng)走向墮落了,為了維護仁義,又產(chǎn)生了“法律”這種東西,束縛了人的天性,于是世界就陷入“治亂”的死循環(huán)里。
????莊子的觀點是否正確?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見解。而我想的是,為什么莊子的后繼者那么少?為什么不是莊子主導中國的思想世界與政治體制,而是孔子?
????或許是因為人們都害怕“不確定性”,所以哪怕是“注定變壞”的制度,也能給人帶來短暫的“麻痹感”,這種東西,過去是政治、是煙酒;將來可能就是元宇宙,賽博反烏托邦。
公眾號@罐頭企鵝九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