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中的思考
春光依舊,憩息在書房,編輯著我的散文。抬頭,太陽的光斜射入我的眼睛,在桌上書上電腦上;窗外,小小的房屋發(fā)出者金燦燦的芒光,顯得格外耀眼可愛。自古以來,詩人們對春,情有獨鐘,以其生花妙筆一次又一次地吟詠之。在中國古代詩人們的筆下,春風富有春意,又是異彩紛呈的。莫笑,我奔出一首打油詩:
斜陽暖照鴻儒室,細細春風拂;
我心尤系傍屋水,婉婉向東流。
作為一名地理學研究者,我著實喜愛屋前屋后的自然風光。何須是富麗堂皇的宮殿,里面是金銀財寶;又何須是別墅庭庭,曲徑通幽而九曲十八彎……我也尤愛南北極獨特離奇的景象。在地理學上,我們說——那是海拔高,空氣稀薄的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區(qū);在文學中,洋洋灑灑的筆墨將其描寫得多姿多彩:那被冰冷的雪層層覆蓋的山峰,遠遠望去,猶如天仙的衣裳般雪白,給人一種冰冰涼的感覺。
如今,南北極地區(qū)種種反常自然現(xiàn)象接踵而至,原本冰雪皚皚的極地,卻收到了升溫至二十多攝氏度的“噩耗”。這不僅是從南北極圈傳來的不幸,更是極地動物的噩耗。如此高的氣溫,對企鵝、北極熊來說,是莫大的摧殘?。∧銈冋f,原本生存在零下幾十多度環(huán)境的動物,用二十多度的氣溫“伺候”它們,這痛苦,是我們人類能體會得到的嗎?冰雪消融,北極熊靠游泳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這將累死多少北極熊??!你們意識到了嗎?你們意識到了嗎?這是生物,將走向衰亡!
這種情況,大多是溫室效應導致的,而溫室效應,又是大多由人為導致的。在學地理時,我們背過這樣一句話:溫室效應主要是由于現(xiàn)代化工業(yè)社會過多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這些燃料燃燒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進入大氣造成的。顯然,人們的生產生活誘發(fā)了溫室效應。人們,就不想想,如果極低動物減少、死亡甚至滅絕,人類遭到地球的報應還遠嗎?難道一味地為了提高科技,提高生活,燃燒自然資源放出二氧化碳,就能成就一輩子,十輩子,千輩子嗎?朋友,當你走去學校,望著一棵棵參天大樹的時候;當你在空調間舒舒服服地憩息的時候……你何曾想過,這些,一切的一切,還能存在多久?人們?yōu)E砍濫伐,過度使用空調,這……我就不贅述了。
噫,窗外多美好的風光喲!可我卻無力欣賞它們,朋友,請珍惜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不要再破壞大氣了!否則,偌大的地球難道弱于我們人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