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帶讀8
八、我為賈家管賬目
1.賈家的收入
賈家的日子,用王熙鳳的話說,就是“家里出去的多,進來的少”。
1-1 俸祿
從入項來看,賈家是官宦之家,寶玉的父親賈政、伯父賈赦,還有寧國府的賈珍,都有朝廷的俸祿。
不過,你熟悉清代財政制度的話,就會知道,官員俸祿其實是相當(dāng)有限的。比如,以賈政為例,起初他是工部員外郎,按官階來說,是從五品,一年80兩銀子的俸祿。
80兩什么概念呢?大觀園的那個螃蟹宴,就花了20多兩銀子。后來賈政外放學(xué)政,當(dāng)上了正三品官員,俸祿也不過130兩。像賈母、王夫人這些誥命夫人,也各自有一些俸祿,但肯定也不會太高。算下來,整個賈府,一年俸祿的進項,也就上千兩銀子而已。
當(dāng)然,你可能聽過一句話“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沒錯,貪腐收入,幾乎是大部分清代官員的主要經(jīng)濟來源。但小說《紅樓夢》里沒有涉及這些問題,而且作者說賈政為人謙恭厚道,政風(fēng)頗好,所以,這項灰色收入,沒在作者的設(shè)定之中。
1-2 莊田
提醒你注意《紅樓夢》第53回。年根兒底下,一位叫烏進孝的莊頭押送著大批物資,歷經(jīng)一個月多的長途跋涉,出現(xiàn)在寧國府門前。理解什么叫莊頭,就要了解清代獨特的經(jīng)濟形式——莊田經(jīng)濟。
什么是莊田經(jīng)濟呢?這要追到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創(chuàng)建了一種土地耕種制度,就是把大量的土地、連同土地上耕種的農(nóng)戶一起,賞賜給皇族成員和貴族功臣。
這些賞賜的土地,每一個獨立單位稱為一個莊。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時期分封的莊田,基本都在山海關(guān)以外,而順治帝入關(guān)以后,莊田的范圍就主要在北京周邊的地區(qū)。
那么,莊田經(jīng)濟主要有什么特點呢?那就是,它地域廣大,動不動就是幾百上千畝,所以出產(chǎn)是很多元的。
小說里的這位莊頭烏進孝說,他的大車隊足足趕了一個月零兩天的路,才終于在年根兒底下到了京城。那么基本可以判斷,寧榮二府的莊田,是在七八百里地以外的山海關(guān)外或者更遠的遼東,所以賈珍跟這位烏莊頭叫“山坳海沿子上的人”。
如果你仔細看看烏進孝給賈珍的那張單子,就會發(fā)現(xiàn),大車隊運來的既有大批的糧食,也包括幾百只鹿、狍子、野豬在內(nèi)的各種野獸野味;還有幾百斤魚、幾百只活的雞鴨鵝,甚至大量的對蝦、熊掌、海參等等。
當(dāng)然,除了給賈府送來了大批糧食肉類,莊田還會繳納銀兩。這一次烏進孝上交給寧國府的銀子是2500兩。你看,比起賈政他們的俸祿,這才是賈府收入的大頭。
光是寧國府,這樣的莊子有八九個呢,一年怎么也能有兩萬兩銀子的收入。而榮國府的莊田比寧國府更大,收入也肯定更多。
不過,這筆進項正在減少,不但這一年烏進孝交的數(shù)目,比賈珍預(yù)想的少了一半,而且因為天災(zāi),還有幾處莊子報了旱澇災(zāi)害,所以賈珍有點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