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與叫賣
流動的喧鬧屬于早上的集市,就如同孤單的腳步屬于偏僻的黃昏。大概充斥著遙遠叫好的生活,把我拖入了混沌,我自然而然地帶著黃昏歸家的心情造訪晨市。
裝滿各色蔬果的籮筐在路邊擺放得略顯凌亂,但冥冥之中卻又不得不承認其中有著某一種規(guī)律。坐在一旁的,都是些頭發(fā)花白的老者,卻也散發(fā)出與蔬果一樣顏色的活力。來來往往的人們各有各的挑剔眼光,其中也不乏我這樣并不參與到討價還價中的閑來無事者。
喧鬧屬于集市,但集市的喧鬧并不是引人注目的突兀噪音,而只是自然而然地從集市的空氣中生長出來的一種氛圍。我正是漫步在這樣一種氛圍中,或者說是有了這樣一種氛圍才使得我能夠漫步其中。喧鬧中卻也有著相對突兀一些的元素,那便是此起彼伏而又各有異同的叫賣聲。我只知道那時極為地道的鄉(xiāng)音,或許只有這里的土地能夠完全明白其中的意義。這陣陣叫賣聲似乎便是集市的主旋律,說是叫賣也確實是高亢響亮,但往往又夾雜著與熟人的招呼說笑,那其中的玄妙,對于在這片土地眼里還太過于年輕的我,就更加聽不真切了。
突如其來地,一聲獨樹一幟的叫賣超越了其他的聲響,這一嗓子清晰響亮,似乎它的對象是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循聲看去,這叫賣聲來自一位看著并無異樣的水果攤老板,而再仔細一看,他身邊卻立著一個更加突兀的關(guān)注點——一盞運行著的,被架設(shè)起來的鏡頭。
一見到這鏡頭我便萌生退意了。但似乎更對的人更愿意前去一探究竟。出于好奇,我也就在人群的外圍遠遠地看上一看。
原來這里預備著一場游戲,抑或是一場表演,畢竟有一盞鏡頭在這里運行著,架設(shè)著的。水果攤老板拿出兩份各十個的李子,招募兩位選手來比拼吃李子,先吃完者得勝,可以獲得又一份李子作為獎勵。這看上去的確是一場值得關(guān)注的游戲或表演,但似乎大多數(shù)人都像我一樣,更樂意偏著頭當一個觀眾,而并不想成為被觀看的選手。
遲遲沒有選手愿意前來參賽,原本扎在那里的鏡頭開始轉(zhuǎn)動起來,要去搜尋兩個用以聚焦的對象。和我一樣敬畏鏡頭的人自然是要退避三舍,湊熱鬧的許多看客也都逐漸散去了。最后只剩下鏡頭和時間在空轉(zhuǎn)。
水果攤老板又發(fā)出一聲純粹的叫賣,這也是鏡頭下的叫賣,卻并不屬于我所漫步的喧鬧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