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范卿平公開課【轉載】

知識梳理:
1 :分子和原子
【1】定義:分子:是保持化學性質的一個粒子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2】 相同點:(重點)1、體積和質量都很小
(重點) 2、他們都在不停做的運動
(重點) 3、都有間隔
4、同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的分子性質不同
5、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注:三條重要相同點是所有微觀粒子都具有的性質,即為:性質相同,本質不同】
【3】不同點: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本質區(qū)別】
2、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破裂成原子,原子可以構成分子
【注:在未到高中大學時,我們可以把分子和原子看成不帶電性的(即為中性,不顯電性)】
2、元素:【1】定義:分子:具有相同質子數(核電荷數)一類原子的總稱
原子: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的粒子)
【2】適用范圍:分子(一般用組成):是來描述物質的宏觀組成(例: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
原子(一般用構成): 用來描述物質的微觀(例:水是由無數的水分子構成的)
【3】描述方式:分子:只講種類,不講個數
原子:既講種類,也講個數
【4】化學變化中(格外重要):
分子:1、元素的種類不變,元素的存在形式有可能改變
【注:元素存在形式:1、存在于單質中。2、存在于化合物中】
【元素存在形態(tài):1、以游離態(tài)存在(例:氧氣就是氧元素的游離態(tài))
2、以化合態(tài)存在(例:水和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就是化合形態(tài)存在)】
原子: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最外層電子數可能改變)(非金屬一般獲得,金屬一般失去,稀有一般不變)
聯系:元素與原子是總體與個體的關系,元素的性質是通過原子來提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