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燈的硬盤柜?四盤位Yottamaster RGB磁盤陣列柜體驗點評
在當前萬物皆可RGB的當下,給硬盤柜加入RGB燈光也沒什么太讓人意外的地方。只不過作為燈光玩家,我往往會更加關注RGB燈光的設計,是外殼加入燈光帶設計還是加入RGB風扇,最重要一點是燈光效果如何。

對于手頭的這款四盤位Yottamaster磁盤陣列柜,它為后置風扇加入了炫彩RGB燈光,默認為多彩循環(huán)模式,燈光切換較為流暢自然。

在散熱設計方面,Yottamaster磁盤陣列柜在對應主板的位置加入了大面積的金屬鋁散熱片,搭配后置散熱風扇以及內部的強對流風道設計來進一步提升散熱性能,避免內部集熱問題,確保硬盤長時間穩(wěn)定工作。

為了提升后置多彩RGB風扇的燈光展示效果,Yottamaster磁盤陣列柜在兩側加入了加厚型的亞克力面板設計,不管如何擺放Yottamaster磁盤陣列柜,都能看到風扇的多彩燈光。

Yottamaster磁盤陣列柜兩側的透明亞克力面板均采用了四顆螺絲固定方式,用戶可以自行拆卸進行內部清理。

Yottamaster磁盤陣列柜有四盤位和五盤位之分,價格相差不大,我這里選擇的是四盤位。Yottamaster磁盤陣列柜提供了四個專用的硬盤架,同時支持2.5英寸和3.5英寸硬盤安裝使用,對于自己這類擁有閑置2.5英寸SATA SSD的用戶來說會更為實用。

Yottamaster磁盤陣列柜單盤容量最大支持18T,總共支持的最大容量為72T,基本可以滿足大部分影音玩家或是音視頻工作者以及攝影師一類用戶的存儲需求。

Yottamaster磁盤陣列柜采用了鋁合金機箱設計,機身采用磨砂工藝處理,鋁合金材質在大幅提升了散熱性能的同時也提升了質感以及機身重量。頂部前后兩個提手設計會比較方便日常移動。前方四個倉門為倉門外側都加入了大面積散熱孔設計來輔助提升散熱性能。倉門為免上鎖固定設計,硬盤拆裝都比較方便。Yottamaster磁盤陣列柜有加入隱藏式指示燈設計,指示燈位置設計在了倉門左側。硬盤正常運行時燈光為藍色,燈光亮度不高。另外當硬盤有損壞時,指示燈會顯示紫色并搭配長鳴的警報音來提醒用戶,方便用戶及時進行更換。

這是Yottamaster磁盤陣列柜后方的部分,上方對應散熱風扇的散熱孔部分其實采用了Yottamaster的logo造型設計。Yottamaster磁盤陣列柜內置標準150W電源適配器,供電接口采用了臺式機上常見的直流電接口。數據傳輸接口則是USB 3.1 GEN 1標準的type-B接口,沒有采用主流的type-C接口,最大傳輸速率為5Gbps。

Yottamaster磁盤陣列柜提供了一個黑色的實體按鍵電源鍵和用來設置RAID模式的Set孔,Set孔需要搭配對應的取卡針來進行操作,稍微有些不方便。Set孔左側是四個對應RAID模式的白色切換鍵,用戶可以按照說明書和自己的實際使用需求來進行設置。YOTTAMASTER磁盤陣列柜支持RAID 0/1/3/5/10、 CLONE、JBOD/SPAN和 PM/Normal 八種模式,支持的RAID模式比較全。

下面來談談YOTTAMASTER磁盤陣列柜的使用體驗。硬盤柜默認為PM/Normal普通模式,也就是安裝的四塊硬盤可以獨立使用,如果想要更換其他RAID模式,只需要搭配官方軟件或是按照說明書手動修改RAID模式接口,但修改RAID模式前,務必確認硬盤內是否有需要備份的重要文件,因為修改RAID模式會清空硬盤內的所有文件。

相比于復雜又難用的手動更改RAID模式,我更喜歡用軟件直接一鍵修改RAID模式。官方驅動軟件是ORICO HW RAID Manager。界面比較簡潔,功能方面包含了設置RAID模式、查看硬盤信息等。前面也提到YOTTAMASTER磁盤陣列柜支持八種RAID模式,這些模式大致可以分為性能提升型、備份型、性能提升+備份型和普通型這四大類,其中RAID 3/5/10會對硬盤數量有要求,需要3 塊或3 塊以上的硬盤。

下面簡單對幾種RAID模式進行詳細說明。
RAID 0模式是將硬盤盒內的所有硬盤容量合并,同時大幅提升讀寫速度。

RAID1模式是鏡像模式,可以實現(xiàn)兩個硬盤互為備份,當其中一個硬盤發(fā)生故障時,可以實現(xiàn)資料被修復,不會造成資料丟失。RAID1模式不會提升硬盤讀寫速度,但是安全性優(yōu)異,具備自我修復功能。

Big/Large模式只是將硬盤柜內所有的硬盤容量合并,但不提升讀寫性能。

RAID 3和 RAID5 需要3 塊或3 塊以上硬盤,其中的一塊硬盤將用于備份資料, 其他硬盤則是將容量合并。RAID 3 或 RAID 5在確保資料安全性的同時也帶來了讀寫性能上的一定提升。

CLONE模式以最小硬盤容量為準,其他硬盤為備份,所有磁盤數據全部一樣,安全系數高但不提升讀寫速度。

RAID 10模式可以說就是RAID 0 +RAID 1相結合模式,在并行讀寫多個硬盤的同時也會為每一塊硬盤作鏡像備份,兼顧RAID 0的速度和RAID 1的數據高可靠性,但存在的問題就是CPU占用率高、硬盤利用率低。

對于讀寫性能的部分,硬盤可以在RAID 0/3/5/ 10模式下獲得讀寫性能上的提升,而RAID 1/Big/ Normal/Clone模式下則會保持原樣。下面簡單以實際測試結果進行對比說明。
RAID0模式搭配的硬盤是SATA SSD,搭配的軟件是CDM,Normal模式下的讀取速率為132.22MB/s,寫入速率為95.4MB/s;

RAID0模式下的讀取速率為270.59MB/s,寫入速率為249.49MB/s,讀寫性能提升了將近一倍。

Clone模式下為搭配的是普通機械硬盤,正常模式下這塊機械硬盤的讀取速率為132.48MB/s,寫入速率為128.09MB/s。

Clone模式下這塊機械硬盤的讀取速率為132.25MB/s,寫入速率為126.59MB/s,讀寫速度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最后還有一點需要提醒的是,在重組RAID組或是刪除RAID組后,硬盤可能不會直接顯示出來,這就需要我們進入“磁盤管理”頁面手動進行格式化,過程稍微有些繁瑣。

總的來說, Yottamaster磁盤陣列柜在滿足用戶實現(xiàn)內置多塊硬盤的基礎上,加入了多種RAID模式,搭配官方軟件可以快速實現(xiàn)一鍵修改RAID模式,可以同時滿足不同用戶對擴容、提升硬盤讀寫性能、數據備份等多樣化的使用需求。金屬鋁機身設計搭配內置風扇與風道設計,保證了良好的散熱性能,同時內置RGB風扇以及雙側透設計,讓機身看起來不再單調,更適合偏好燈光的用戶。此外支持2.5英寸硬盤的支架設計,也進一步提升了Yottamaster磁盤陣列柜的實用性。

不過同時也要看到,數據傳輸接口非主流的TYPE-C接口,希望后續(xù)產品傳輸協(xié)議可以支持到10Gbps,另外也希望軟件可以完全實現(xiàn)一鍵刪除或是組建RAID組的功能,免去手動格式化硬盤或是重啟電腦才能正常使用硬盤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