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不是亂編,有關二郎神的一些設定
畢竟封神演義只是一個水平一般般的魔神小說,里面的故事很爛,設定不錯不過不少都是引用的西游記和民間傳說。要我說,拍封神最好不要按原著拍。
關于二郎神,這個一開始就是民間信仰的神,但正是因為是民間信仰,有各種各樣的“設定”有叫李二郎的,有叫楊二郎的,道教也在自己的故事里把二郎神吸收了進去,姓趙叫趙。不過大部分二郎神基本都有狩獵之神的屬性,帶獵犬,使彈弓。明朝出現(xiàn)了西游記的一本同人小說“西游釋厄傳”,就是今天大眾口中的《西游記》,里面明說了二郎神的老爸性楊,由于這本小說太火了,楊二郎的名號逐漸壓過了其他幾個姓氏。
封神演義里給楊二郎起名楊戩,這其實是個新名字,至于為什么是楊戩...民間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宋代有一個奸臣叫楊戩,搜刮眾民土地,而當時又有傳說說二郎神清廉,拜二郎神拿一把土就可以。于是人們就用二郎神的名號諷刺楊戩,結果以訛傳訛,二郎神就成楊戩的。不過我覺得這說法太糊扯了。
有關二郎神的戰(zhàn)斗力,就不得不提他和齊天大圣的緣分了,首先,二郎神并沒有什么道教第一打架王的名聲,這個名頭是王靈官的。但是他作為狩獵之神的屬性,捉一個猴子簡直不要太合適,于是還不是齊天大圣的齊天大圣便頻頻被二郎神拿下,還出了一個二郎神鎖齊天大圣的元雜劇。不過以上在這些劇本里齊天大圣孫悟空的名頭還不太大,而且二郎神不少情況都是群毆(二郎神鎖齊天大圣里的二郎神倒是打的輕輕松松),所以二郎神的戰(zhàn)斗力并未因孫悟空被吹成什么樣。
又是這本明代百回本西游記,也就是西游釋厄傳,作者為了抬他心愛的猴子,把哪吒,王靈官,五個天王,二十八星宿,三十六雷將全墊進去了,二郎神也墊進去了。要知道,西游記里梅山七圣加一條狗群毆還不能快速拿下悟空,得靠老君金剛琢偷襲。不過之前楊二郎和孫悟空也是正兒八經單挑大戰(zhàn)了三百回合,還開都了法天像地互毆,基本算是一個水平(這樣的話,梅山另外6個的戰(zhàn)力很微妙)。最重要的是這本西游記太火了,后世大家受都覺得猴子厲害,二郎能和猴子打這么久,一定是也是天花板了。畢竟道教第一打架王王靈官和三十六雷將群毆猴子,猴子還是耀武揚威,而不是打梅山七圣時的苦戰(zhàn)七圣。
當然,這不是說楊二郎在西游釋厄傳之前就不強了,只是沒有強到像現(xiàn)在能壓王靈官一頭一樣??傊?,二郎神與孫悟空都直接或漸接拿王靈官當純度極高的踮腳石,成為三界頭號打架王。
二郎神的第三只眼,其實西游記里,并沒有說二郎神有三只眼,其實也正常,當時二郎神就是沒有三只眼的,封神演義里也沒有。二郎神三只眼的說法是清代開始流傳出來的,之前三只眼的代表人物是王靈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