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里的吃喝69:一個人在江湖,守株待兔

李逵接母行動雖然失敗,且鬧出了大動靜,但總算是全須全尾地回來了。梁山大筵三日,酒香肉香縈繞不絕。
然而,當(dāng)初在宋江之后、李逵之前,請假說回家探親、說好一百天就回來的那位,卻始終不見蹤影。
是入云龍公孫勝。
當(dāng)初宋江就勸他,既然思念老母,何不如我一樣,將老人接上山朝夕侍奉?但公孫勝婉言拒絕了這個提議,我家有田產(chǎn),母親也素喜清靜,我就是去看看,看完就回來,并且跟晁蓋定下了百日之約。
然而時光荏苒,公孫勝失約了,并且連個消息都沒傳來,真是成了見首不見尾的入云龍。
不同于宋江的武藝尋常、李逵的脾氣暴躁,公孫勝既道法高超,為人又謙和低調(diào),大家并不擔(dān)心他被賊人或者官府捕捉,所以只派了走得快的戴宗前往薊州,探聽個消息,問個道理:你為啥失約不回來呢?

戴宗領(lǐng)命前行,使起神行法,一路向北而去。這一天他正在飛速行走,忽然迎面來了一個人,他看了一眼戴宗便叫道“神行太?!保〈髯阢蹲?,當(dāng)即停下腳步,轉(zhuǎn)回身問道:我與壯士素不相識,為何叫我?
那人拜倒在地:原來足下真是神行太保,久仰久仰!
戴宗一看人家對自己如此恭敬客氣,趕緊扶住答禮,二人便聊了起來。
那人趕忙先介紹自己,解釋緣由:
我叫楊林,是彰德府人,江湖人稱“錦豹子”,一向在綠林中安身。數(shù)月前,我在一家酒店里遇到了一位仙風(fēng)道骨的公孫勝先生,我們一起吃的飯。得知我的情況,公孫先生便說梁山晁蓋、宋江兩位頭領(lǐng)都招賢納士,給我寫了一封推薦信,讓我去入伙。我呢,雖然有了公孫先生的信,但想著梁山的人我一個不認(rèn)識,唯恐不肯接納,一直在猶豫遲疑。剛剛我看到您走得如此快速,忽然想起公孫先生曾經(jīng)跟我說過,梁山上有一位號稱神行太保的好漢戴院長,所以就試著喚了一聲,沒想到正是仁兄……

楊林這番話說得無比客氣禮貌,讓戴宗很是喜歡,又聽說他跟公孫勝有交往,而自己此行的任務(wù)就是打探公孫勝的消息,正好遇到這位目擊證人,當(dāng)然不能放過。
得知戴宗的目的,楊林立刻毛遂自薦說,我對薊州很熟悉,倘若兄長不棄,我陪你去找公孫先生可好?
戴宗一口答應(yīng),并說等我們找到公孫勝,可以一起回梁山泊。楊林樂壞了,終于遇到一個人肯當(dāng)面帶領(lǐng),他又趕忙趁熱打鐵,主動結(jié)拜戴宗為兄長,二人更加親熱了。
戴宗用神行法帶著楊林一起走,第二天來到一個險要去處,楊林告訴戴宗,這兒叫飲馬川,時常有土匪打劫——正說著,果然來了一伙人強人擋住去路,劫道要錢。
楊林一看樂了,他自信滿滿地對戴宗說,哥哥,看我來結(jié)果這些人!隨即挺身向前,準(zhǔn)備大戰(zhàn)。
然而雙方還沒等交手,就親熱地問候見禮了。原來這土匪跟楊林不僅認(rèn)識,還合伙做過強盜,那還打啥啊,大家一起介紹認(rèn)識吧。

楊林認(rèn)識這位,因為眼睛赤紅,所以叫“火眼狻猊鄧飛”,鄧飛的同伙長得高大膚白,被稱作“玉幡竿孟康”。鄧飛和孟康又請戴宗和楊林上山做客,將他們介紹給飲馬川大寨主“鐵面孔目裴宣”。裴宣是小吏出身,做掌管刑名的孔目。因為為人正直,被知府陷害刺配沙門島,路上被鄧飛等人救下,請他上山,尊他為山寨之主。
大家一起喝酒吃肉,很是開心。戴宗邀請他們上梁山,這三位沒有絲毫猶豫就一口答應(yīng)。戴宗和楊林繼續(xù)去找公孫勝,結(jié)果二人在薊州城內(nèi)城外找了三天都沒有任何消息,只好回來帶著楊林、鄧飛、孟康和裴宣上了梁山。
這是一段平淡無奇的故事,這幾位上梁山也無比容易順利,一點波折沒有,反而讓人興味索然。
有意思的是這位錦豹子楊林。
楊林自稱混在綠林中多年,后來證明他也確實在江湖上認(rèn)識很多人。
飲馬川的鄧飛不用說了,他自己告訴戴宗,五年前曾經(jīng)和鄧飛多次合伙打劫,所以無比熟悉;

一打祝家莊時,楊林和石秀奉命去偵察,結(jié)果被人抓住,并且被人指認(rèn)出,他就是楊林!
登州鄧云山的土匪鄒淵和鄒潤叔侄也認(rèn)識他,在想上梁山時考慮了三個熟人,第一個就是楊林。
可他混了這么多年,認(rèn)識這么多人,竟然還沒有一個安身之處,身邊連一個跟班都沒有,只有光桿一個人在江湖上飄啊飄,然后在路上守株待兔。總算他運氣超好,等到了一個公孫勝,又等到一個戴宗,終于如愿上了梁山。
能夠守株待兔的人,運氣是真好。在征方臘的路上,梁山好漢們大半死去,他呢,在杭州時與其他幾個人同時染上了瘟疫,不得不留在杭州。最后結(jié)果,其他染瘟疫的全都死了,留下看護的朱富也死了,而他,竟然奇跡般的康復(fù)了。
楊林躲過了與方臘最殘酷的戰(zhàn)斗,和大家一起得勝回朝了。
他的結(jié)拜兄長戴宗率先選擇去泰安州岳廟出家。臨行前,戴宗只向宋江此行,并沒有跟兄弟楊林說一聲。
隨后,到了大家分手的時候,他們大都跟上山前的各自兄弟朋友在一起?!芭嵝耘c楊林商議了,自回飲馬川”。飲馬川三位頭領(lǐng)也只剩下一個裴宣,楊林從來都是獨自一人,如此,兩個同樣孤單的人結(jié)伴同行吧。
飲馬川風(fēng)景如畫,他們不必再守株待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