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匈帝國海軍 嬌小的身影
I號魚雷艇
建造編號32,造船廠家英國,奇斯維克,桑尼克羅夫特,1875年服役,1907年棄置。

正常排水量8噸,滿載排水量10噸,艦長20.7米,艦寬2.61米,吃水深度1.23米,單軸,1臺VSE,1座機車鍋爐,184馬力,最大航速18節(jié),燃煤,船員人數(shù)9人,2枚魚雷。桑尼克羅夫特建造的原型船。1893年被調(diào)到多瑙河船隊擔(dān)任巡邏艇并拆除了魚雷換裝一些輕型武器。
II號魚雷艇
建造編號69,造船廠家英國,奇斯維克,桑尼克羅夫特,1878年服役,1904年棄置。
正常排水量28噸,艦長26.5米,艦寬3.50米,吃水深度1.55米,單軸,1臺HC,1座機車鍋爐,300馬力,最大航速18.2節(jié),燃煤,船員人數(shù)10人,2具356毫米魚雷發(fā)射管位于艦首。桑尼克羅夫特建造的原型船,是閃電號Lightning的改版。服役時航速僅有15節(jié)。
III級魚雷艇
共2艘,III號和IV號。造船廠家英國,波蒲拉爾,亞羅,1879年服役,1904年棄置。

亞羅建造的原型,閃電號的改版。
正常排水量27噸,艦長26.4米,艦寬3.30米,吃水深度1.50米,單軸,1臺HC,1座機車鍋爐,430馬力,最大航速17.5節(jié),燃煤,船員人數(shù)10人,2具356毫米魚雷發(fā)射管位于艦首。
V級魚雷艇
共4艘,V號、VI號、VII號和VIII號。造船廠家奧匈帝國,波拉海軍兵工廠,1881年服役,1904年棄置。奧匈帝國自行研發(fā)的閃電號的改版。

正常排水量28噸,滿載排水量30噸,艦長27.7米,艦寬3.30米,吃水深度1.35米,單軸,1臺HC,1座機車鍋爐,430馬力,最大航速18.3節(jié),燃煤,船員人數(shù)10人,2具356毫米魚雷發(fā)射管位于艦首。
IX級魚雷艇
共2艘,IX號和X號。造船廠家英國,波蒲拉爾,亞羅,1881年服役,1904年棄置。亞羅復(fù)制建造的俄羅斯巴圖姆號Batum。

正常排水量37噸,滿載排水量47噸,艦長31.2米,艦寬3.69米,吃水深度1.60米,單軸,1臺VC,1座機車鍋爐,500馬力,最大航速18節(jié),燃煤,船員人數(shù)15人,武器裝備有1座單裝37/20 SFK L/23 H,2具356毫米魚雷發(fā)射管位于艦首。
XI級魚雷艇
共16艘,XI號至XXVI號。船廠家奧匈帝國,波拉海軍兵工廠,1883年XIII和XIV服役,1884年XV - XVII服役,1885年XI, XII, XVIII - XXI, XXV, XXVI服役,1886年XXII - XXIV服役,1904年XIII, XIV, XIX, XXV棄置,1907年XI, XII, XVII, XVIII棄置,1909年XV, XVI, XX - XXIV, XXVI棄置。亞羅復(fù)制建造的俄羅斯巴圖姆號Batum,II級,B型。

正常排水量47噸,滿載排水量55噸,艦長34.3米,艦寬3.80米,吃水深度1.70米,單軸,1臺VC,1座機車鍋爐,600馬力,最大航速18-19節(jié),燃煤,船員人數(shù)16人,武器裝備有1座單裝37/20 SFK L/23 H,2具356毫米魚雷發(fā)射管位于艦首。1904年,XVIII, XX - XXIII;1905年,XVI, XXIV;1907年,XXVI拆除2具356毫米魚雷發(fā)射管,換裝輕型武器。
Adler阿德勒級魚雷艇
最初的設(shè)計成為英國TB80的原型。
Adler阿德勒,1910年重命名41,建造編號694,船廠家英國,波蒲拉爾,亞羅,1884年開工,1884年12月下水,1886年服役,1911年被擊傷。
Falke法爾克,1910年重命名42,建造編號693,船廠家英國,波蒲拉爾,亞羅,1884年開工,1884年12月下水,1886年服役,1911年被擊傷。

正常排水量95噸,滿載排水量100噸,艦長41.2米,艦寬4.20米,吃水深度1.70米,單軸,1臺VC,1座機車鍋爐,1300馬力,最大航速22節(jié),燃煤,船員人數(shù)16人,武器裝備有1座單裝37/20 SFK L/23 H,2具356毫米魚雷發(fā)射管位于艦首。
Sperber斯珀伯級魚雷艇
Sperber斯珀伯,1910年重命名31,Habicht哈比希特,1910年重命名32,造船廠家德國,埃爾賓,席肖,1886年服役,1920年賠償給意大利,31號被立即拆解,但32號在里雅斯特?fù)?dān)任海關(guān)巡邏艇,直到1925年。

正常排水量78噸,滿載排水量93噸,水線長39.9米,艦寬4.80米,吃水深度1.90米,單軸,1臺VTE,1座機車鍋爐,970馬力,最大航速18.5節(jié),續(xù)航力1200海里/10節(jié),燃煤,船員人數(shù)16人,武器裝備有2座單裝37/20 SFK L/23 H,2具356毫米魚雷發(fā)射管位于艦首。
1905年都更換2座燃油亞羅鍋爐并有2座煙囪。
1914年,32號,1916年,31號加裝掃描具。
Bussard禿鷹級魚雷艇
Kibitz科碧特斯,1910年重命名19;Kukuk庫庫克,1910年重命名20;Staar斯塔,1910年重命名21;Kr?he烏鴉,1910年重命名22;Rabe烏鴉,1910年重命名23;Elster喜鵲,1910年重命名24;Gaukler小丑,1910年重命名25;Flamingo火烈鳥,1910年重命名26;Sekret?r秘書,1910年重命名27;Weihe莊嚴(yán),1910年重命名28;Marabu禿鶴,1910年重命名29;Harpie鷹身女妖,1910年重命名30;Bussard禿鷹,1910年重命名33;Condor禿鷲,1910年重命名34;Geier鳶,1910年重命名35;Uhu雕鸮,1910年重命名36;Würger勞伯鳥,1910年重命名37;Kranich鶴,1910年重命名38;Reiher鷺,1910年重命名39;Ibis鹮,1910年重命名40。

造船廠家奧匈帝國,波拉海軍兵工廠:Kibitz, Elster, Bussard, Condor, Geier, Uhu, Würger, Kranich, Reiher, Ibis;德國,埃爾賓,席肖:Kukuk, Staar, Kr?he, Rabe;奧匈帝國,圣羅科,STT公司:Gaukler, Flamingo, Sekret?r, Weihe, Marabu, Harpie。1886年Bussard, Condor, Geier, Uhu服役;1887年Würger, Kranich, Reiher, Ibis服役;1888年Rabe, Elster服役;1889年Kukuk, Staar, Kr?he, Flamingo, Sekret?r, Weihe, Marabu服役;1890年Gaukler, Harpie服役;1891年Kibitz服役。Flamingo于1914年8月23日沉沒。1920年賠償給南斯拉夫19 (D4), 21 (D1), 36 (D2), 38 (D3);1920年賠償給意大利20, 22 - 25, 27, 29, 30, 33 - 35, 37, 39, 40;22、24、25和29號成為意大利海關(guān)巡邏艇。1911年28棄置。

正常排水量78噸,滿載排水量88噸,水線長39.9米,艦寬4.80米,吃水深度1.90米,單軸,1臺VTE,1座機車鍋爐,1000馬力,最大航速19節(jié),續(xù)航力1200海里/10節(jié),燃煤,船員人數(shù)16人,武器裝備有2座單裝37/20 SFK L/23 H,1具356毫米魚雷發(fā)射管位于艦首,1座單裝356毫米魚雷發(fā)射管位于艦首。

1900-1910年,全部更換燃油亞羅鍋爐并有2座煙囪。
1914年,23, 27, 29, 30, 33-38, 40;1916年,20-22, 24, 25;1918年,19加裝機械掃雷設(shè)備。
1914年,19-22, 24-26, 39拆除1座單裝356毫米魚雷發(fā)射管。
XXVII級魚雷艇
XXVII-XXXII,共6艘,II級,C型。造船廠家奧匈帝國,波拉海軍兵工廠,1886年XXVII, XXVIII服役,1887年XXIX, XXX服役,1888年XXXI, XXXII服役。1908年2月20日XXVII沉沒。1904年XXVIII-XXXI棄置,1909年XXXII棄置。

正常排水量47噸,滿載排水量55噸,水線長34.3米,艦寬3.80米,吃水深度1.70米,單軸,1臺VC,1座機車鍋爐,600馬力,最大航速18-19節(jié),燃煤,船員人數(shù)16人,武器裝備有2座單裝37/20 SFK L/23 H,2具356毫米魚雷發(fā)射管位于艦首。1907年XXVII拆除2具356毫米魚雷發(fā)射管。

XXXIII級魚雷艇
1910-43,造船廠家奧匈帝國,波拉海軍兵工廠,1887年服役,1911年棄置。II級,修改后的C型。類似于XXVII級。
正常排水量66噸,滿載排水量70噸,水線長36.8米,艦寬4.50米,吃水深度1.90米,單軸,1臺VC,1座機車鍋爐,700馬力,最大航速17節(jié),燃煤,船員人數(shù)16人,武器裝備有2座單裝37/20 SFK L/23 H,2具356毫米魚雷發(fā)射管位于艦首。
XXXIV級魚雷艇
XXXIV-XXXIX,共6艘,1910-44-49,造船廠家德國,埃爾賓,席肖:XXXIV;奧匈帝國,波拉海軍兵工廠:XXXV-XXXIX。1889年XXXIV服役;1891年XXXV - XXXIX服役。1911年44, 46 - 48棄置;1913年49棄置;1914年8月45棄置。II級,D型。類似于1888年的Bussard級。

正常排水量64噸,水線長36.9米,艦寬4.80米,吃水深度1.90米,單軸,1臺VC,1座機車鍋爐,750馬力,最大航速20.3節(jié),燃煤,船員人數(shù)16人,武器裝備有2座單裝37/20 SFK L/23 H,1具356毫米魚雷發(fā)射管位于艦首,1座單裝356毫米魚雷發(fā)射管。1907年XXXVII,XXXVIII;1908年XXXIV-XXXVI,XXXIX拆除1座單裝356毫米魚雷發(fā)射管。
Natter毒蛇號魚雷艇
1910年-18,建造編號577,造船廠家德國,埃爾賓,席肖,1895年1月開工,1896年3月下水,1896年11服役,1920年賠償給英國。

正常排水量166噸,水線長47.3米,艦寬5.30米,吃水深度2.80米,單軸,1臺VTE,2座舒爾茨-桑尼克羅夫特鍋爐,2200馬力,最大航速24節(jié),30噸燃煤,2600海里/12節(jié),船員人數(shù)21人,武器裝備有2座單裝47/30 SFK L/33 H,3座單裝450毫米魚雷發(fā)射管。

1911年拆除2座單裝47/40炮,1座單裝450毫米魚雷發(fā)射管。
Viper蝰蛇號魚雷艇
1910年-17,建造編號1008,造船廠家英國,丘比特鎮(zhèn),亞羅,1895年開工,1895年12月16日下水,1896年10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法國。

正常排水量124噸,水線長45.0米,艦寬4.50米,吃水深度2.30米,單軸,1臺VTE,2座亞羅鍋爐,1900馬力,最大航速25節(jié),30噸燃煤,2600海里/12節(jié),船員人數(shù)21人,武器裝備有2座單裝47/30 SFK L/33 H,3座單裝450毫米魚雷發(fā)射管。

Python巨蛇級魚雷艇
類似于蝰蛇號。
Python巨蛇,1910-13,建造編號1060,造船廠家英國,丘比特鎮(zhèn),亞羅,1898年開工,1899年4月11日下水,1899年10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法國。
Kígyó,1910-14,建造編號1059,造船廠家英國,丘比特鎮(zhèn),亞羅,1898年開工,1899年4月11日下水,1900年1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英國。
Boa蟒蛇,1910-15,建造編號1058,造船廠家英國,丘比特鎮(zhèn),亞羅,1897年開工,1898年8月下水,1898年服役,1920年賠償給法國。
Cobra眼鏡蛇,1910-16 ,建造編號1057,造船廠家英國,丘比特鎮(zhèn),亞羅,1897年開工,1898年9月下水,1898年服役,1920年賠償給法國。

正常排水量132噸,水線長46.6米,艦寬4.70米,吃水深度2.30米,單軸,1臺VTE,2座亞羅鍋爐,2000馬力,最大航速24.5節(jié),30噸燃煤,2600海里/12節(jié),船員人數(shù)21人,武器裝備有2座單裝47/30 SFK L/33 H,3座單裝450毫米魚雷發(fā)射管。1914年14拆除1座單裝450毫米魚雷發(fā)射管,換裝1架水上飛機。
Kaiman短吻鱷級魚雷艇
Kaiman凱門鱷,1914年4月-50E,建造編號1172,造船廠家英國,丘比特鎮(zhèn),亞羅,1904年10月開工,1905年6月3日年下水,1905年9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英國。
Anaconda水蟒,1914年4月-51T,建造編號354,造船廠家奧匈帝國,圣馬可,STT公司,1905年10月開工,1906年5月8日年下水,1906年9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英國。
Alligator短吻鱷,1914年4月-52T,建造編號355,造船廠家奧匈帝國,圣馬可,STT公司,1905年10月開工,1906年6月30日年下水,1906年12月服役,1918年12月碰撞。
Krokodil鱷魚,1914年4月-53T,建造編號356,造船廠家奧匈帝國,圣馬可,STT公司,1905年11月開工,1906年7月25日年下水,1906年12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英國。
Wal瓦爾,1914年4月-54T,建造編號357,造船廠家奧匈帝國,圣馬可,STT公司,1905年12月開工,1906年9月10日年下水,1907年6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南斯拉夫(T12)。
Seehund海豹,1914年4月-55T,建造編號358,造船廠家奧匈帝國,圣馬可,STT公司,1905年12月開工,1906年9月15日年下水,1907年6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英國。
Delphin海豚,1914年4月-56T,建造編號359,造船廠家奧匈帝國,圣馬可,STT公司,1906年5月開工,1906年11月29日年下水,1907年6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英國。
Narwal獨角鯨,1914年4月-57T,建造編號360,造船廠家奧匈帝國,圣馬可,STT公司,1906年6月開工,1906年12月17日年下水,1908年6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英國。
Hai鯊魚,1914年4月-58T,建造編號361,造船廠家奧匈帝國,圣馬可,STT公司,1906年7月開工,1907年3月24日年下水,1908年6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英國。
M?we海鷗,1914年4月-59T,建造編號362,造船廠家奧匈帝國,圣馬可,STT公司,1906年8月開工,1907年3月30日年下水,1908年6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英國。
Schwalbe燕子,1914年4月-60T,建造編號363,造船廠家奧匈帝國,圣馬可,STT公司,1906年9月開工,1907年4月8日年下水,1909年3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南斯拉夫(T9)。
Pinguin企鵝,1914年4月-61T,建造編號364,造船廠家奧匈帝國,圣馬可,STT公司,1906年9月開工,1907年4月18日年下水,1909年3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南斯拉夫(T10)。
Drache龍,1914年4月-62T,建造編號365,造船廠家奧匈帝國,圣馬可,STT公司,1907年1月開工,1907年7月13日年下水,1909年3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英國。
Greif獅鷲,1914年4月-63T,建造編號366,造船廠家奧匈帝國,圣馬可,STT公司,1907年1月開工,1907年7月8日年下水,1909年3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英國。
Triton魚人,1914年4月-64F,建造編號1,造船廠家奧匈帝國,阜姆,達(dá)努比烏斯,1907年7月開工,1907年7月18日年下水,1908年12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英國。
Hydra九頭蛇,1914年4月-65F,建造編號2,造船廠家奧匈帝國,阜姆,達(dá)努比烏斯,1907年7月開工,1908年10月11日年下水,1909年1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英國。
Skorpion蝎子,1914年4月-66F,建造編號3,造船廠家奧匈帝國,阜姆,達(dá)努比烏斯,1907年8月開工,1908年11月15日年下水,1909年1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英國。
Ph?nix鳳,1914年4月-67F,建造編號4,造船廠家奧匈帝國,阜姆,達(dá)努比烏斯,1908年1月開工,1909年1月10日年下水,1909年8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英國。
Krake海怪,1914年4月-68F,建造編號5,造船廠家奧匈帝國,阜姆,達(dá)努比烏斯,1908年6月開工,1909年2月7日年下水,1909年9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英國。
Polyp水螅,1914年4月-69F,建造編號6,造船廠家奧匈帝國,阜姆,達(dá)努比烏斯,1908年7月開工,1909年4月17日年下水,1909年9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南斯拉夫(T11)。
Echse蜥蜴,1914年4月-70F,建造編號7,造船廠家奧匈帝國,阜姆,達(dá)努比烏斯,1908年10月開工,1909年5月8日年下水,1910年6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英國。
Molch蠑螈,1914年4月-71F,建造編號8,造船廠家奧匈帝國,阜姆,達(dá)努比烏斯,1908年11月開工,1909年7月14日年下水,1910年6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英國。
Kormoran鸕鶿,1914年4月-72F,建造編號9,造船廠家奧匈帝國,阜姆,達(dá)努比烏斯,1909年1月開工,1909年7月31日年下水,1910年3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英國。
Alk海雀,1914年4月-73F,建造編號10,造船廠家奧匈帝國,阜姆,達(dá)努比烏斯,1909年2月開工,1909年2月10日年下水,1910年6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英國。

正常排水量209-211噸,水線長56.0米,垂線間距長54.9米,艦寬5.50米,吃水深度1.30米,單軸,1臺VTE,2座亞羅鍋爐,3000馬力,最大航速26節(jié),47噸燃煤,1030海里/16節(jié),船員人數(shù)31人,武器裝備有4座單裝47/30 SFK L/33 H,3座單裝450毫米魚雷發(fā)射管。

所有船只在戰(zhàn)爭中都幸免于難,盡管一些船只在碰撞后遭到嚴(yán)重?fù)p壞。戰(zhàn)后他們被賠償?shù)接湍纤估?,英國?920年在意大利報廢了這些賠償?shù)聂~雷艇。南斯拉夫一直使用這些魚雷艇,一直使用到1927-28年。
在4艘巨蛇級船投入使用后,奧匈帝國魚雷艇和驅(qū)逐艦的建造中斷了4年。1904年,亞羅訂購了1艘原型船,命名為凱門鱷。其他奧匈帝國建造的魚雷艇都得到了英國的工程援助,最終建造了23艘本級船只。根據(jù)1913年11月19日的命令,所有正在服役的魚雷艇都更改原本的名字為阿拉伯?dāng)?shù)字的編號。這項工作是在1910年4月1日之前進(jìn)行的。凱門鱷號成為TB 50E(后綴字母代表英國亞羅建造),本地建造的船只變成TB 51T-63T(代表的里雅斯特STT公司建造)和TB 64F-73F(代表阜姆達(dá)努比烏斯建造)。1917年5月21日的命令省略了這個后綴字母,因此從那時起,所有奧地利魚雷艇上只有編號。凱門鱷級證明是一個非常成功的設(shè)計,所有的船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看到了廣泛的積極服務(wù)。
TB.I級魚雷艇
TB.I,1910-1,建造編號393,造船廠家奧匈帝國,圣馬可,STT公司,1909年4月開工,1909年8月12日下水,1909年12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意大利。
TB.II,1910-2,建造編號394,造船廠家奧匈帝國,的里雅斯特,STT公司,1909年4月開工,1909年9月27日下水,1909年12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意大利。
TB.III,1910-3,建造編號395,造船廠家奧匈帝國,的里雅斯特,STT公司,1909年5月開工,1909年11月8日下水,1909年12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意大利。
TB.IV,1910-4,建造編號396,造船廠家奧匈帝國,的里雅斯特,STT公司,1909年5月開工,1909年12月2日下水,1909年12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意大利。
TB.V,1910-5,建造編號397,造船廠家奧匈帝國,的里雅斯特,STT公司,1909年5月開工,1909年12月30日下水,1910年2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意大利。
TB.VI,1910-6,建造編號398,造船廠家奧匈帝國,的里雅斯特,STT公司,1909年5月開工,1910年1月下水,1910年11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英國。

正常排水量116噸,水線長44.2米,垂線間距長43.3米,艦寬4.40米,吃水深度1.45米,單軸,1臺VTE,2座亞羅鍋爐,2500馬力,最大航速29節(jié),燃油,船員人數(shù)20人,武器裝備有2座單裝47/40 SFK L/44?S,2座單裝450毫米魚雷發(fā)射管。

戰(zhàn)后全部幸存下來,并于1920年被分配到意大利,并在那里被廢除,但在意大利海關(guān)服務(wù)直到1925年的TB.III除外。
No.7級魚雷艇
No.7,建造編號23,造船廠家奧匈帝國,阜姆,達(dá)努比烏斯,1909年7月開工,1909年12月30日下水,1910年7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意大利。
No.8,建造編號24,造船廠家奧匈帝國,阜姆,達(dá)努比烏斯,1909年8月開工,1910年2月24日下水,1910年5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英國。
No.9,建造編號25,造船廠家奧匈帝國,阜姆,達(dá)努比烏斯,1909年8月開工,1910年3月22日下水,1910年5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英國。
No.10,建造編號26,造船廠家奧匈帝國,阜姆,達(dá)努比烏斯,1909年10月開工,1910年5月14日下水,1910年7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英國。
No.11,建造編號27,造船廠家奧匈帝國,阜姆,達(dá)努比烏斯,1909年10月開工,1910年5月24日下水,1910年12月服役,1917年10月5日向意大利投降弗朗西斯科·里斯蒙多(Francesco Rismondo)。
No.12,建造編號28,造船廠家奧匈帝國,阜姆,達(dá)努比烏斯,1909年11月開工,1910年5月31日下水,1911年5月服役,1918年沉沒。

正常排水量132噸,水線長44.2米,垂線間距長43.3米,艦寬4.40米,吃水深度1.45米,單軸,1臺VTE,2座懷特?福斯特鍋爐,2400馬力,最大航速26.5節(jié),燃油,船員人數(shù)20人,武器裝備有2座單裝47/40 SFK L/44?S,2座單裝450毫米魚雷發(fā)射管。

它們由阜姆的達(dá)努比烏斯建造,與TB.I級幾乎相同,唯一的外部區(qū)別是位于指揮塔上的探照燈平臺,而STT公司的則是在前煙囪前安裝了探照燈。更重要的是,達(dá)努比烏斯的機組有所不同鍋爐系統(tǒng)、不同的主、輔機械、軸和螺旋槳。出于內(nèi)部政治原因,有必要讓匈牙利工業(yè)(由達(dá)努比烏斯及其匈牙利分包商代表)參與,但從備件標(biāo)準(zhǔn)化和供應(yīng)的角度來看,這無疑是一個不幸的解決辦法。這一級的另一個不足是由于單螺旋槳的轉(zhuǎn)動力矩在高速下產(chǎn)生的傾角很大。由于缺乏設(shè)計經(jīng)驗,沒有預(yù)料到這一點,并采取措施來進(jìn)行應(yīng)對。
所有船只都在現(xiàn)役戰(zhàn)爭中幸存下來,并被分配到意大利,并于1920年被報廢(第7號除外,它一直服務(wù)于1926年的意大利海關(guān))。1917年10月5日11日在船員囚禁兩名軍官后遭到叛變,并被船員劫持。這艘船橫渡亞得里亞海,向意大利人投降,意大利人更名為弗朗西斯科·里斯蒙多,于1925年遭受重創(chuàng)。
TB 74T級魚雷艇
74T,建造編號466,造船廠家奧匈帝國,圣馬可,STT公司,1913年4月開工,1913年8月28日下水,1914年6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羅馬尼亞維福魯爾(Viforul)。
75T,建造編號467,造船廠家奧匈帝國,圣馬可,STT公司,1913年5月開工,1913年11月20日下水,1914年7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羅馬尼亞瓦爾特朱爾(Vartejul)。
76T,建造編號468,造船廠家奧匈帝國,圣馬可,STT公司,1913年6月開工,1913年12月15日下水,1914年7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南斯拉夫(T1)。
77T,建造編號469,造船廠家奧匈帝國,圣馬可,STT公司,1913年8月開工,1914年1月30日下水,1914年8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南斯拉夫(T2)。
78T,建造編號470,造船廠家奧匈帝國,圣馬可,STT公司,1913年10月開工,1914年3月4日下水,1914年8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南斯拉夫(T3)。
79T,建造編號471,造船廠家奧匈帝國,圣馬可,STT公司,1913年12月開工,1914年4月30日下水,1914年9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南斯拉夫(T4)。
80T,建造編號472,造船廠家奧匈帝國,圣馬可,STT公司,1913年12月開工,1914年8月3日下水,1914年11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羅馬尼亞維耶利亞(Vijelia)。
81T,建造編號473,造船廠家奧匈帝國,圣馬可,STT公司,1914年2月開工,1914年8月6日下水,1914年12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羅馬尼亞斯博羅(Sborul)。

正常排水量262噸,滿載排水量320噸,水線長58.2米,垂線間距長57.3米,艦寬5.70米,吃水深度1.50米,雙軸,2臺帕森斯蒸汽輪機,2座亞羅鍋爐,5000馬力,最大航速28節(jié),18噸燃煤+24噸燃油,續(xù)航力980海里/16節(jié),船員人數(shù)39人,武器裝備有2座單裝66/27 G. L/30 K.09,2座雙聯(lián)450毫米魚雷發(fā)射管,10-12枚水雷。

1910年,海軍技術(shù)委員會下令開發(fā)一艘275噸型沿海魚雷艇,能維持30節(jié)航速,持續(xù)10小時(這就是從卡塔羅到奧特朗托海峽的航程,是時候在早晨之前進(jìn)行進(jìn)攻,然后全速返回的時間,在戰(zhàn)爭的四年中,奧匈帝國清楚地預(yù)測到了用魚雷攻擊封鎖奧特朗托海峽的敵軍的情況)。他們討論了渦輪、柴油和渦輪電力推進(jìn)系統(tǒng),但很快就做出了決定:沒有必要使用的柴油發(fā)動機。但如果沒有通過試航進(jìn)行檢驗,渦輪電力推進(jìn)是不可取的。在兩個競爭的船廠中,STT公司贏得了8艘船的合同。雖然它們的標(biāo)準(zhǔn)與海軍要求的沿海魚雷艇的標(biāo)準(zhǔn)非常接近,但它們被歸類為遠(yuǎn)海船。作為第1種奧匈帝國渦輪驅(qū)動的小型軍艦,當(dāng)然經(jīng)歷了不斷的機械故障。最初他們裝備3座單裝66/30炮和3具450毫米?(1座雙聯(lián),1座單裝),但由于標(biāo)準(zhǔn)化的原因,他們接受了與達(dá)努比烏斯船廠相同的武器。
1914年全部加裝了1挺8.80機槍。
1917年拆除1座單裝66/27,換裝1座單裝75/27 G. L/30 K.16 BAG。
所有的船只都參加了護(hù)航、獵潛和掃雷任務(wù),并且都在戰(zhàn)爭中幸存下來。1920年分配給羅馬尼亞TB 74,75,80和81,前3艘于1927年沉沒。TB?76-79被分配給南斯拉夫。T4在1932年擱淺后失蹤;T2在1939年受到打擊;T1和T2在1941年4月以舊名稱被并入意大利海軍,其名稱是舊的。在墨索里尼帝國崩潰后,前T1號于1943年12月7日被歸還給這個獨立的克羅地亞國家的海軍,改名為格列斯尼察(Golesnica),并在后來的南斯拉夫海軍服役直到1959年。前T2在1943年也成為獨立的克羅地亞海軍的一部分,后被德國俘獲更名為TA 48,由克羅地亞船員操作。1945年2月20日,她在的里雅斯特遭受炸彈襲擊后沉沒。
TB 82F級魚雷艇
82F,建造編號51,造船廠家奧匈帝國,Porto Ré,達(dá)努比烏斯,1913年10月開工,1914年8月11日下水,1916年8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羅馬尼亞(N?luca)。
83F,建造編號52,造船廠家奧匈帝國,Porto Ré,達(dá)努比烏斯,1913年11月開工,1914年11月7日下水,1915年8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羅馬尼亞茲梅烏爾(Zmeul)。
84F,建造編號53,造船廠家奧匈帝國,Porto Ré,達(dá)努比烏斯,1913年11月開工,1914年11月21日下水,1916年11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羅馬尼亞富爾熱魯爾(Fulgerul)。
85F,建造編號54,造船廠家奧匈帝國,Porto Ré,達(dá)努比烏斯,1914年1月開工,1914年12月5日下水,1915年12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葡萄牙(Zêzere)。
86F,建造編號55,造船廠家奧匈帝國,Porto Ré,達(dá)努比烏斯,1914年1月開工,1914年12月19日下水,1916年5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葡萄牙(Ave)。
87F,建造編號56,造船廠家奧匈帝國,阜姆-貝爾戈蒂,達(dá)努比烏斯,1914年3月開工,1915年3月20日下水,1915年10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南斯拉夫(T5)。
88F,建造編號57,造船廠家奧匈帝國,阜姆-貝爾戈蒂,達(dá)努比烏斯,1914年3月開工,1915年4月24日下水,1915年11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葡萄牙(Cávado)。
89F,建造編號58,造船廠家奧匈帝國,阜姆-貝爾戈蒂,達(dá)努比烏斯,1914年3月開工,1915年4月24日下水,1915年11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葡萄牙(Cávado)。
90F,建造編號59,造船廠家奧匈帝國,阜姆-貝爾戈蒂,達(dá)努比烏斯,1914年9月開工,1915年5月28日下水,1916年8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葡萄牙(Liz)。
91F,建造編號60,造船廠家奧匈帝國,阜姆-貝爾戈蒂,達(dá)努比烏斯,1914年11月開工,1915年6月21日下水,1916年7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葡萄牙(Mondêgo)。
92F,建造編號61,造船廠家奧匈帝國,阜姆-貝爾戈蒂,達(dá)努比烏斯,1914年11月開工,1915年9月29日下水,1916年3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希臘(Παν?ρμο? [Panormos])。
93F,建造編號62,造船廠家奧匈帝國,阜姆-貝爾戈蒂,達(dá)努比烏斯,1915年1月開工,1915年11月25日下水,1914年7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南斯拉夫(T6)。
94F,建造編號63,造船廠家奧匈帝國,Porto Ré,達(dá)努比烏斯,1915年1月開工,1916年3月8日下水,1916年6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希臘(Προ?σσα [Proussa])。
95F,建造編號64,造船廠家奧匈帝國,Porto Ré,達(dá)努比烏斯,1915年2月開工,1916年6月24日下水,1916年9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希臘(Π?ργαμο? [Pergamos])。
96F,建造編號65,造船廠家奧匈帝國,Porto Ré,達(dá)努比烏斯,1915年2月開工,1916年7月7日下水,1916年11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南斯拉夫(T7)。
97F,建造編號66,造船廠家奧匈帝國,阜姆-貝爾戈蒂,達(dá)努比烏斯,1915年3月開工,1916年8月20日下水,1916年12月服役,1920年賠償給南斯拉夫(T8)。

正常排水量266噸,滿載排水量330噸,水線長58.5米,垂線間距長57.8米,艦寬5.80米,吃水深度1.50米,雙軸,2臺德國通用電氣(AEG)蒸汽輪機,2座亞羅鍋爐,5000馬力,最大航速28節(jié),18噸燃煤+24噸燃油,續(xù)航力1200海里/16節(jié),船員人數(shù)38人,武器裝備有2座單裝66/27 G. L/30 K.09,2座雙聯(lián)450毫米魚雷發(fā)射管,10-12枚水雷。

這些船建于達(dá)努比烏斯船廠,是STT公司250噸的版本,有兩個煙囪。最初達(dá)努比烏斯只建造了4艘船,但在降價10%后,訂購了16艘船。
1917年拆除1座單裝66/27,換裝1座單裝75/27 G. L/30 K.16 BAG。
TB?98M級魚雷艇
98M,建造編號55,造船廠家奧匈帝國,波拉海軍兵工廠/蒙法爾科內(nèi),CNT公司,1914年3月開工,1914年11月18日下水,1915年8月服役,1920年出售給希臘(Κ?ζικο? [Kyzikos])。
99M,建造編號56,造船廠家奧匈帝國,波拉海軍兵工廠/蒙法爾科內(nèi),CNT公司,1914年3月開工,1914年12月17日下水,1915年10月服役,1920年出售給希臘(Κ?ο? [Kios])。
100M,建造編號57,造船廠家奧匈帝國,波拉海軍兵工廠/蒙法爾科內(nèi),CNT公司,1914年3月開工,1915年1月15日下水,1916年3月服役,1920年出售給希臘(Κυδων?αi [Kidoniai])。

正常排水量270噸,滿載排水量330噸,水線長60.5米,垂線間距長59.9米,艦寬5.60米,吃水深度1.50米,雙軸,2梅爾姆斯-普芬寧格蒸汽輪機,2座亞羅鍋爐,5000馬力,最大航速29.5節(jié),18噸燃煤+24噸燃油,續(xù)航力1200海里/16節(jié),船員人數(shù)38人,武器裝備有2座單裝66/27 G. L/30 K.09,1挺8.80機槍,2座雙聯(lián)450毫米魚雷發(fā)射管,10-12枚水雷。

由Cantiere Navale Triestino特里斯蒂諾海軍在蒙法爾科內(nèi)建造。最初,82-85號由達(dá)努比烏斯建造,86-100分配給Pola N Yd,但在匈牙利商務(wù)部干預(yù)后,共分配了16艘,其余的船只都是從Cantiere Naval Triestino訂購的。
1917年拆除1座單裝66/27,換裝1座單裝75/27 G. L/30 K.16 BAG。
他們在戰(zhàn)爭期間服役。三艘船都幸存了下來,并于1920年被賣給希臘。1941年4月23日,Kios號被德國炸彈炸沉;Kyzikos于1941年4月25日在薩拉米斯的希臘海軍船塢被炸沉;1941年4月26日德國炸彈擊中后Kidoniai沉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