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能有今天要感謝小行星撞地球?

博科園|對本文你是什么想法?有什么疑問或靈感?評論區(qū)告訴我吧?(^?^*)點贊轉發(fā)分享一下哦
地球曾出現一次“生命大爆炸”,物種數量在短短1000萬年內翻了兩倍。根據一項有趣的理論,這種生命多樣性大爆炸要感謝4.7億年前發(fā)生在外太空的一次劇烈撞擊。當時,一次巨大而寂靜的撞擊摧毀了一顆個頭超過10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產生的碎片在太陽系中穿梭。

在地球的地質演化史上,1000萬年只在眨眼之間。就在這眨眼之間,地球上的生命上演“大爆炸”,物種數量翻了兩倍。這個奇異現象出現在地球生命進化的全盛時期,整個過程持續(xù)了4000萬年。這個時期不同于以往或者之后的類似事件,被稱之為“奧陶紀生物大輻射事件”。奧陶紀生物大輻射事件是地球史上規(guī)摸最大的生物多樣性擴張。?

在奧陶紀生物大輻射時期,整個地球幾乎被一片巨大的海洋覆蓋。大部分生命聚集在淺海。作家彼得·布蘭南在《地球毀滅記》中寫道,珊瑚礁開始呈階梯式生長,結構愈發(fā)復雜,幼蟲漂浮到水面,躲避海底的觸手怪物和與人類一般大小的巨海蝎。
一種有趣的理論認為,生命多樣性大爆炸要感謝4.7億年前發(fā)生在外太空的一次劇烈撞擊。這是有記錄以來規(guī)摸最大的小行星瓦解事件,發(fā)生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廣闊天域。當時,一次巨大而寂靜的撞擊摧毀了一顆個頭超過10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產生了很多個頭超過一英里的碎片在太陽系中穿梭。

這是幾十億年來規(guī)摸最大的小行星瓦解事件。此次撞擊產生大量碎片,在隨后的幾百萬年,大量碎片撞擊地球,其中一顆碎片結束了恐龍時代?!蹲匀?地球科學》2008年刊登的一篇論文指出,這次的小行星碎片“齊射”啟動了奧陶紀,破壞了原有的生物群落,“清掃”生態(tài)空間,為生物多樣性大爆炸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愛荷華州,科學家發(fā)現了巨海蝎化石。巨海蝎生活的海域存在一個巨大的隕坑,年代可追溯到4.7億年前。

在俄克拉荷馬州、威斯康星州和蘇必利爾湖斯萊特群島,科學家發(fā)現了其它年代相同的隕坑。在瑞典、俄羅斯和中國發(fā)現的大量隕石,年代都可追溯到4.7億年前。墜落地球的絕大多數隕石都來自于此次外太空撞擊。此次撞擊不僅造就了地球的物種多樣性,同時也改變了地球大氣和水的氧水平,使其接近現代水平。此外,海洋也趨于冷卻,營養(yǎng)物供給增加,同時加大了捕食壓力。在奧陶紀末期,85%的地球生命滅絕。
博科園-科學科普|文:Daily Galaxy/漫步宇宙/qqtaikong
博科園-傳遞宇宙科學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