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里這臺vivo X90 Pro+,也許是最接近相機的手機

「寫在前面」今年是 vivo X 系列手機的十周年,我呢,大概是從 vivo X9 的時候開始與這家國產手機廠商結緣的。之后用 vivo Xplay6 轉戰(zhàn)肯尼亞、摩洛哥和歐洲,用 vivo X23 的超廣角行攝愛爾蘭,用 X27 Pro 拍香港……
疫情到來后,雖然無法出國,但 X30 Pro 和 X50 Pro+ 的長焦,X60 Pro+ 的蔡司虛化,X70 Pro+ 上更多的蔡司風格,X80 Pro 的搖攝模式和超強夜視……這些都印象深刻。
如今,十年 X 系列的集大成制作,vivo X90 Pro+ 擺到了我面前。
- What’s「?TooL 」?
- 它是誰?
先透露個小秘密,一般來說,如果我很喜歡某一款產品,那么在拍攝它產品圖時,通常會根據(jù)它的特點來設定一個“主題”。
比如之前?vivo X Fold?主題是“蝶翼展開”,而?vivo X Fold+?華夏紅則是“宮門千重”,到了這次的 vivo X90 Pro+ “超大杯”,我想的主題是?“楓”。

“楓”?的第一個意思,是說明了產品圖在視覺上將紅色的手機與紅色的楓葉相搭配,符合剛剛拿到這臺手機時的秋季特征。
“楓”?還有一個隱含意思,是?“豐收”。一方面這臺相機是于深秋時節(jié)來到我的面前,另一方面,在我看來它可以說是 vivo 深耕設計與影像多年后的一次豐收。

與之前的折疊屏不同,vivo 這次在設計語言上做了調整,即「日出天際」。一根“緞帶”宛如天際線,四攝模組整體化作一個大圓,是為“太陽”。
這種設計弱化了單個攝像頭,強調了整體感,特別是“緞帶”打破了均衡,活躍了機背的視覺,氣度非凡。

在質感上,新機采用了素皮紋理,手感溫潤,也符合紅色所傳遞的熱情的色彩視覺感受。
整體來看,這臺手機的背面看上去更加時尚,雖然攝像頭的視覺效果被弱化,但vivo X90 Pro+ 的影像能力得到了提升。
這次的“超大杯”,四顆攝像頭有三顆升級,其中兩顆是大升級,而在功能和算法上的提升則更多。
- How「?Fun 」is it ?
- 有范兒嗎?
2022 年,手機影像圈最出圈的進化,要數(shù)將 1 英寸這種“相機級別”的傳感器塞入了空間極其有限的手機之中。
這一點,vivo X90 Pro+ 也做到了,要聊這臺手機的「Fun」,就要先從這個大底傳感器說起。
「 Fun 1 」?
質感與色彩
「1 英寸」是如索尼黑卡系列相機、佳能G系列高端卡片機、曾經(jīng)的尼康1系列和三星NX系列所主要使用的傳感器規(guī)格……嗯,其實關于其尺寸我并不想說太多,因為那樣未免太枯燥了。
我們看效果。

在 vivo X90 Pro+ 上,「1英寸」的等效 23mm 焦距主攝帶來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畫面質感的提升。
在光線充足時,這臺手機的主攝所拍出的畫面擁有相當不錯的細節(jié),并且在近距離拍攝時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背景虛化效果。
這種畫面質感的體現(xiàn),在很多張照片中都能感受到,并且,由于大底有利于弱光成像,在昏暗的室內和夜間,這臺手機所拍照片的質感也不會打折扣。

順便一提,上述畫面還都是在沒有開啟夜景模式的前提下直接拍攝得到的。事實上,使用這臺手機時,我會經(jīng)常忘記開夜景模式,因為除非極暗環(huán)境,一般來說它的自動模式效果就已經(jīng)能令人滿意了。
面對大光比場景時,大底的寬容度優(yōu)勢,加上手機的計算攝影威力,也體現(xiàn)得十分明顯。比如在故宮拍時,我就嘗試使用 vivo X90 Pro+ 專業(yè)模式下的 SuperRAW 格式,去記錄更多的暗部細節(jié)。
JPG 原片

SuperRAW 找回更多細節(jié)后的照片

可能有朋友會問,這種 RAW 與相機比怎么樣。可惜但我并沒直接對比,也不想這樣去比。我想說的是,這臺手機在當你面對大光比和逆光場景的時候,可以放心去拍。
在色彩上,vivo 的蔡司色彩也頗有特點。它所追求的不是復古色調,也不是過于濃艷的風格,而是比較恰到好處、討好眼球的色彩。

比如白天里故宮中的銅缸金頂,和藍調時刻的天色建筑,vivo X90 Pro+ 直接拍出來的色彩就很舒服到位。

入夜后,夜景模式所拍攝的畫面直出色彩也相當出色,并且細節(jié)質感極佳。

或許,這就是手機攝影的 1 英寸時代。但僅僅有大底和大底帶來的天生優(yōu)勢還不夠,vivo X90 Pro+ 還有更多。
「 Fun 2 」
?另一種“光圈”
光圈,可能是任何一個相機鏡頭的關鍵部件里最不起眼的,但卻是手機鏡頭中最難加進去的一個東西。
光圈有啥用?很多人會說控制虛化啊,大光圈不是虛化用的么?

但其實“控制虛化”這說法是不太嚴謹?shù)模馊刂频牟皇翘摶?,而是控制虛化的程度、強弱,也就是所謂的“景深范圍”。
所謂虛化,也就是淺景深,與之相對的則是沒有虛化的全景深。這就不是過去的手機所擅長的了,特別是在近距離拍攝的時候。
職業(yè)攝影師通常在拍風光、微距和產品照時,會將光圈收小到 F8 甚至更小,就是為了保證畫面中從近到遠都要清晰。

而這恰恰是手機攝像頭的短板,絕大多數(shù)手機都沒有光圈結構,而早年間用過的幾款可變光圈手機所能調節(jié)的范圍也很有限。真正需要拓展景深時是不太靠譜的。
而在 vivo X90 Pro+ 上,新加入的「蔡司風光與建筑」模式里,有一個很有趣的「蔡司景深擴展」,可以通過快速拍攝不同焦點的多張照片并即時合成的方式來獲得大景深照片。

這一合成的思路在松下、富士和佳能的微單相機上也有,當然,在出現(xiàn)在相機上之前就已經(jīng)被很多風光和微距攝影師所掌握。這種合成的理念由來已久。

但在手機上,這應該是第一次出現(xiàn)。而在我眼中,這個功能是這臺手機最大的亮點,甚至蓋過了 1 英寸這個硬件規(guī)格。
因為這一功能只需選對模式后,按下快門就好了,無需設置什么,無需等待很久,無需三腳架穩(wěn)定。
沒看出拍攝過程?這就對了,因為非常快速。
一句話:這是一個完成度極高的功能。
那么,這個功能有什么用呢?嗯,剛剛說的風光、微距、產品等題材都是它的用武之地。比如,對于「1英寸」的大底傳感器來說,稍微近一點拍攝,畫面就容易主體清晰而背景模糊:

而使用「蔡司景深擴展」功能之后,同樣對焦在前景的雕刻上,請按快門,得到的就是一張深焦攝影照片:

但這僅僅是個開始,對我來說,它提供了更簡單的實現(xiàn)創(chuàng)意的方式。
無需合成,按一次快門,就能讓背景“星空”和前景的海膽與海浪同時清晰:

這對于拍攝效率的提升是巨大的,我可以用更短的時間去嘗試創(chuàng)作更多的畫面:


除了景深,這種合成技術也會帶來畫質的提升,把剛剛那張貝殼照片放大看看你就會發(fā)現(xiàn):

右側的局部放大圖里,下方是直接拍攝的,白色的珊瑚殘骸邊緣是模糊而帶有一些光暈的,而上方經(jīng)過「蔡司景深擴展」得到的照片則沒有這樣的問題。仔細對比紅色海螺的細節(jié),也是「蔡司景深擴展」照片的細節(jié)更加豐富而銳利。
當然,這個功能對普通人來說也很有用,比如我在故宮看展的時候,如果既想拍清楚展品,又想拍清楚展品介紹文字,那么「蔡司景深擴展」就能滿足你的這個愿望。

當然除此之外,在「蔡司風光與建筑」里還有模擬移軸鏡頭的「蔡司微縮虛化」模式,并且在這一模式下除了支持 1× 主攝,還支持 0.6× 超廣角攝像頭,更適合城市景觀的拍攝。

當然,也可以反其道行之,拍攝小物件來獲得更為強烈的虛化效果:
直接拍攝

使用「蔡司微縮虛化」拍攝

更有趣的是,在這一模式下,還可以選虛化背景的風格,就如同人像模式一樣,可以在諸如 Biotar 、Sonnar等風格間去選擇。

以計算攝影解決硬件問題,這或許是最符合手機攝影氣質的一種解決問題方式了。
當然,我仍然還不滿足,如果可以調節(jié)景深合成的程度,比如像人像模式那樣用光圈值來表示,那么拍攝起來會更加直觀。并且,如果支持 2× 和 3× 攝像頭,并且這兩支鏡頭的微距能力能有所提升,那么整個手機的可玩性還將會大大提升。
「 Fun 3 」
很“相機”的功能
其實剛剛在聊「蔡司微縮虛化」的時候,你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其中是有虛化模式選擇的。在我看來,這實際上是把人像模式已經(jīng)打磨成熟的模擬光學鏡頭虛化的功能,帶到同樣需要的新模式里。
因此我才會說,這臺手機的很多功能都讓我覺得像相機。

在 vivo X90 Pro+上還有一個不算新的新功能,也很接近相機上的體驗。那就是「運動」抓拍模式。這一模式在過去就有,但在新的超大杯上,得益于「1英寸」傳感器的高速性能,這一模式做到了快門時滯極短的同時,對焦和畫質也非常出色。
我在測試這一功能時,是直接拋起一個冰塊去拍攝,沒有預先鎖定對焦,沒有任何準備。此時手機可以在不到 1 秒的冰塊騰空時間里完成對焦,然后當我按下快門時,可以立刻拍攝一張照片。

這種效率是我從未見過的,媲美相機,甚至比很多高像素相機還要快捷。
在這一模式下,支持 1×、2× 和 3.5× ,沒有 0.6× 超廣角。但是在我的拍攝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動模式下超廣角的抓拍能力就不弱,也足以滿足捕捉動作的需求:

使用 0.6× 超廣角抓拍到的飄落的銀杏葉
運動抓拍模式打通了三顆攝像頭,同樣打通的還有「時光慢門」模式,支持了 0.6×、1× 和 2×。這就好像我在使用 16-35mm 鏡頭時,用 16mm 端可以拍慢門,用 35mm 端也可以。

時光慢門模式下 1× 主攝所拍到的畫面
其中,我對?2×?支持慢門模式感到特別開心,因為對風景題材來說,很多時候畫面的減法都要依賴變焦來實現(xiàn):


此外,延時攝影模式支持了全部 4 顆攝像頭,也是一大進步。
但無論如何,如今手里這臺 vivo X90 Pro+ 在需要快的時候有運動抓拍,在需要慢的時候有時光慢門,已經(jīng)可以滿足絕大多數(shù)創(chuàng)意了。
但,這還沒完。
「 Fun 4 」
?新長焦
沒錯,我就是那個每次和 vivo 的人聊天時都會提希望升級長焦的煩人的家伙。但這次我表示很滿足,因為新的等效 90mm 長焦攝像頭的表現(xiàn)非常令我滿意。
首先是畫質上,無論是人像模式下的細節(jié)展現(xiàn),還是自動模式下的直出效果,它的色彩和細節(jié)都讓我挑不出毛病。




特別在虛化風格方面,我特意使用蔡司著名的為康泰時 G 系列旁軸相機打造的 Sonnar 90mm F2.8 鏡頭做了對比,手機的虛化效果更像是對其進行了優(yōu)化,焦外更加柔和。

Sonnar 作為一代知名結構,銳利的焦內和柔和的散景為人津津樂道,即使到今天也是會被用作很多現(xiàn)在鏡頭的光學設計基礎。
除了細節(jié)和風格,這支新長焦在使用更高倍率變焦時,也就是將其變到 5×、10× 甚至更高倍率時,也能提供良好的清晰度,這是我以前所沒有想到的。


這支 3.5× 長焦攝像頭在夜景模式下的表現(xiàn)也令我滿意:

除了新長焦,同樣來自與蔡司合作的一個新功能,是此次新加入的「蔡司耀斑虛化」風格。
TIPS 「耀斑」耀斑,或稱鬼影,本質上是鏡頭光學成像的一種瑕疵。但是在拍攝中,合理的耀斑是可以起到渲染畫面氛圍,引導觀眾視線的作用的。而這也是為什么蔡司會有專門的一條帶有耀斑效果的電影鏡頭產品線。
在使用 vivo X90 Pro+ 時,如果畫面中的光影并不是很明顯,或是在畫面之外時,手機會計算光影位置并在反方向添加弧度較大的耀斑:

而當光影很明顯且和刺眼時,則會添加一串耀斑:

這種添加耀斑的原則和方式,也是與真實光學鏡頭如出一轍的。不過和相機鏡頭的耀斑一樣,這一串圓心光斑有時會與人的面部或身體重合,產生遮擋和干擾,這時便需要使用者找好角度。
但無論如何,蔡司耀斑的加入,確實讓 vivo X90 Pro+ 拍出的人像照片,更加接近真實光學鏡頭的效果了。
-?Cool?Conclusion
-?酷總結
老實說,這一代的 vivo “超大杯” 的新功能與亮點太多了,比如我還沒有提到的 4K 夜視儀視頻拍攝和杜比視界。
這些功能就像文章一開始,產品圖里的那些楓葉一樣不勝枚舉,要都寫的話還得再來一篇文章。

但對我來說,最實在的提升還是上面文章所寫的那些,特別是「蔡司景深擴展」、新長焦鏡頭和「蔡司耀斑虛化」,以及被打通的多攝系統(tǒng)。
為什么?因為在我看來,過去的手機通過人像模式來模擬相機鏡頭的光學虛化,通過多攝系統(tǒng)來接近相機鏡頭的可換鏡用法。

可以更好的實現(xiàn)創(chuàng)意,這才是新功能的意義。
而現(xiàn)在的新功能,則是體現(xiàn)了真正屬于手機的解決之道 —— 軟硬結合,硬件提升的同時,通過算法來進一步達到過去不曾有過的畫面效果。
不放棄手機的輕薄,不放棄手機的易用性優(yōu)勢,讓普通用戶也能觸及專業(yè)的效果。
并且,在設計時,紅色元素與緞帶的組合既有極高的識別度,又非常美觀。顏值與技能并重。

這個范兒,我喜歡。
-?后記
-?X?系列的?10?年,我的?6?年。
作為一個半路出家的攝影人,我并沒有趕上 vivo X 系列的初生之時,而是大概從 2016 年的 vivo X9 和 Xplay6 這些產品才開始與 vivo 結緣的。
算到今天,大概六七年吧。雖然未到 10 年,但一路下來,滿眼風景,滿滿回憶。正如文章一開始提到的。
Xplay6?陪我轉戰(zhàn)肯尼亞、摩洛哥、荷蘭、比利時等歐洲諸國,記錄下了眾多難忘的決定性瞬間:

X9?時代的柔光雙攝讓我開始用手機嘗試人像創(chuàng)作:

X23?伴我行攝愛爾蘭,第一次體驗手機上的超廣角攝像頭魅力:

用?X27 Pro?行走香港,有了超廣角+創(chuàng)意,就可立于天上:

X30 Pro?讓我見識到手機上長焦攝像頭的魅力與超級月亮模式的創(chuàng)意:

疫情到來后,雖然無法出國,但?X50 Pro+?陪我在大理記錄了詩意山河:

X60 Pro+?和?X70 Pro+?讓我感受到了蔡司虛化的魅力:

X80 Pro?的搖攝模式和超強夜視給了我觀察黑夜的眼睛:
現(xiàn)在,X90 Pro+?用一系列新功能進一步激發(fā)了我的靈感和創(chuàng)意:
2016 - 2022,一路走來,固然充滿坎坷與挑戰(zhàn),但束縛我們的從來不是客觀的事物,而是我們自己的想象力與行動力。
10 年 X 系列,6 年相伴,未來,還將繼續(xù)與本??同行。

有趣的設備解讀
以本兔的范兒
「TooL Fun 兔范兒」
第五期 vivo X90 Pro+
至此告一段落
感謝你的收看
愿你收獲更多 Fun
變得更有范兒
我是李白兔子
是這個訂閱號的創(chuàng)始人
是編輯、攝影師、自媒體人
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
我是 IPPA 2015、2017、2018、2021 獲獎人
我是《攝影之友》2019榜中榜年度影像人物
Title 還有很多,意思一下就好……
我有一門課
叫作「?超凡手機攝影課?」
講課始于 2015 年,
如今重裝上陣。
我有一本書
它很厚,也很貴,更實用
叫作《手機攝影筆記》
目前銷量已超 10000 冊
我在這里
分享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