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頓管10年,交配一次要等12年,這種動物能活一個世紀!

生命在于運動。如果再有人向你兜售這句雞湯,現(xiàn)在你可以明確地告訴他了,不!生命在于靜止。
這不是胡說八道,而是有著深刻的科學依據(jù)。來自英國和匈牙利的科學家,就在波黑的山洞里發(fā)現(xiàn)了一種水生的盲目洞螈(Olm),在長達100年的漫長一生里,它們幾乎不吃、不動、不做愛!

匈牙利羅蘭大學的博士生格爾吉·巴拉茲(Gergely Balázs)和他的同事們一直在研究這種動物,從2010年開始,巴拉茲就和潛水員一起,不斷地潛入戈里卡地區(qū)特雷比涅的Vruljak 1山洞,通過捕捉-標記-再捕捉的方式,對數(shù)十只體長大于20厘米的成年洞螈進行了研究。
洞螈(Proteus anguinus)又稱盲螈,是一種兩棲類動物,體長20到30厘米,最長可達40厘米,是歐洲唯一的洞螈科生物,也是歐洲唯一的穴居脊索動物。

研究結(jié)果表明,洞螈已經(jīng)把自己的生命活動降低到了最低的限度。大多數(shù)的個體在幾年內(nèi)移動的距離都低于10米,最遠的一條也只有38米,甚至有一條洞螈一動不動地在水里呆了7年!
根據(jù)科學家們的研究,這些盲目的動物生活在波黑山區(qū)黑暗的“世外桃源”,以逃離被掠食者捕殺的命運,但同時它們也過得非常辛苦,因為很可能多年都沒有什么東西可吃。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洞螈不得不放慢自己的新陳代謝,僅靠偶然捕捉到的小蝦和蝸牛生活——這是它們依靠敏銳的聽覺能找到的僅有食物。根據(jù)科學家們的說法,洞螈的新陳代謝已經(jīng)如此之慢,相當于一個人10年只吃一頓飯!

當然,新陳代謝的變慢也不是沒有好處,洞螈的壽命可以長達一個世紀,足夠它們在漫長的時間長河里,慢慢地思考“螈生”了。不過壞處也顯而易見,它們要和真愛建立感情也非常困難,平均12.5年才會交配一次,這也可能是它們移動或者搬家的唯一動機。

所以生命的真諦,根本不在于運動和轟轟烈烈,而是入定和與世無爭,吃能吃到的食物,偶爾過一次性生活。好吧,這樣也實在看不出有什么意義,除了像洞螈一樣,逃避現(xiàn)實競爭遁入所謂的世外桃源,讓自己從此變成盲目。洞螈的螈生,真的值得我們思考!
這項研究發(fā)表在1月28日《動物學雜志》( Journal of Zoology)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