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玩經濟學的老兄告給我,這是不是“卷”?(一改)
一位網友舉例說:“老父親寧可選擇一份早八晚四、工資2000元的工作,也不愿意選擇早六晚六、工資5000元的工作;
他的問題是老父親的決定符合經濟發(fā)展嗎?”(后面有備忘錄)
我認為,
老父親的選擇符合個人發(fā)展,他愿意以家庭生活為重。家庭在經濟上吃緊。
經濟發(fā)展至少有幾個人,比如,我曾經這么想過:
劉某和老婆雇傭保姆照看孩子,一個月花費4000,劉某工資5000,老婆開店每月收入15000。
劉某父、母每個月出去旅游一次,平時在家玩音樂。
兩家分開住,保姆在劉某家住。
劉某家的經濟賬粗算是:
15000+5000-4000-4500吃=11500元(家庭收入支出之差)
劉某老婆建議公公、婆婆幫助帶孩子,解雇保姆,支付她20天的工資;
而公公婆婆是家人,家人帶孩子不用給錢,但是把超市購物卡給父母使用,還管飯。劉某同意。
父母在他家,幫忙帶娃一個月。
月底,劉某家的經濟賬粗算是:
15000+5000-5000吃=15000元每月。
社會減少了一個勞動力--保姆,同時,減少了一個到兩個的旅游消費者;
因為保姆短期內不會找到工作,應該計入一個勞動力的閑置;
且,保姆會降低自身消費水平,直到復工,對嗎?
父母喜歡旅游,劉某和老婆的請父母看孩子的決定剝奪了他父母旅游的時間,所以減少了旅游業(yè)的消費者。
所以,
在“雇傭保姆時期”,劉某家的消費對象是家政服務和食品、文玩;
保姆雖然是儲蓄者,但也是一名有潛力的消費者;
在“父母帶娃時期”,劉某和他老婆的決定損害了社會經濟生活中父親、母親、保姆三個自然人的消費權益或者勞動權益;
劉某的家庭收入增加了3500元;
劉某家的主要消費者變成了孩子,主要消費品是食品、日用品、文玩、醫(yī)療;
更趨向非理性消費,
也慢慢地構建了新家庭矛盾。
請玩經濟學的讀者告給我,這是不是“卷”?
關鍵詞:經濟生活、家庭、經濟單位、閑置勞動力。
備忘錄:
藍瞳十七在2021-7-6發(fā)的動態(tài):
“我今天上學的時候在思考一個經濟學的問題。
問,已知我父親由于資金不足住在鄉(xiāng)村,目前租房一月只要兩百元,
他每天去市中心工作,從我家到市中心使用電瓶車需要兩個小時,
所以為了保證充足睡眠和及時回家做飯,我父親選擇了時長為早上八點到晚上四點的工作,每月死工資兩千,
這意味著他早上六點起床晚上六點回家只能有兩千的收入,他起初找到過早六晚六的工作,每月工資五千,
而且福利多,但是這意味著他想正常工作就需要住在公司附近,而公司附近的房價幾乎是一千一月,所以他選擇了現(xiàn)在的工作。
但是他有時趕時間電瓶車出過幾次事故,最嚴重的的兩次,一次把腿摔斷躺了半年,
不僅沒算作工傷受到賠償,半年沒機會工作,生活費消耗光了他年輕時候炒股的儲蓄,而且恢復之后他被降職了,
還有一次直接把他撞出了狂躁癥,導致一個部門的員工全被他氣走,
他拿著一個人的工作要勝任五個人的活才能維持家庭,
那么他的選擇真的符合經濟發(fā)展嗎?我感到懷疑,哪位學過經濟的可以順便幫我解釋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