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高速發(fā)展的精銳教育為何2020年止不住虧損
作者:韞匿
來源:GPLP犀牛財經(jīng)(ID:gplpcn)

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然而,精銳教育大量投入在線教育依舊效果不佳。
精銳教育為何頻繁遭到投訴
近年來,線上教育成為熱議話題。尤其疫情后,線上教育更是成為了吃香的熱餑餑,引得各大教育機構紛紛轉型,布局線上,寧可燒錢,也要爭得一分羹。精銳教育(ONE.US)作為K12老玩家,也搶破了頭,但效果卻是不盡人如意。
公開資料顯示,精銳教育成立于2007年9月,于2018年3月上市,是一家教育連鎖集團,主要培養(yǎng)18歲以下孩子的學習力,旗下?lián)碛芯J1對1、至慧學堂、精銳·佳學慧、精銳·學匯趣等子品牌。
然而,就是這樣一家上市公司,不斷遭到消費者投訴——據(jù)黑貓投訴顯示,精銳教育存在多種不良問題,其中包括虛假宣傳、退費難、誘導消費及貸款等問題。
其中一投訴者表示,2020年9月份的時候,其在網(wǎng)上查找升學機構,無意間點開廣告,加了精銳教育老師的微信,老師表示2020年過后就要實施改革,難度會有所增大,讓這名投訴者盡快報名。
投訴者表示自己沒錢,精銳教育的老師就誘導其進行網(wǎng)上貸款,并開通了一個惠學習分期。而投訴者學了幾天只開通了一門的課程,其他的幾門課程都沒有開通。投訴者聯(lián)系精銳教育的班主任,其回復信息的速度很慢,因此投訴者要求終止惠學習分期,而精銳教育老師不給予退款,并且總是各種理由說投訴者沒有退學的資格,必須強制性學習。
消費者不僅僅沒有退學資格,而且還遭遇了精銳教育的強制性學習,堪稱“霸王條款”,而除了此問題之外,精銳教育還有很多被客戶詬病的地方。甚至,從精銳教育辭職的員工也對精銳教育進行了投訴——據(jù)精銳員工表示,其從精銳教育北京某校區(qū)離職,該收到的激勵金精銳教育并沒有發(fā)出,盡管多次聯(lián)系校區(qū)校長,但都沒收到回復。直到多天以后,校區(qū)校長才回復離職員工不發(fā)激勵金。對此,該辭職員工表示仍需要一個解釋,員工本人激勵是否總部已報到校區(qū)。如果報了為什么該校區(qū)校長不給予發(fā)出。
還有匿名員工投訴,要求精銳教育賠償,解除合約,其中涉訴金額10000元。該匿名員工在2020年3月26日向黑貓投訴平臺反映:“精銳教育啟動違法無薪假期,零生活費,逼迫員工主動離職不賠款。”
遭到員工及客戶多次投訴,這還不算是精銳教育的大事。
在2020年,一直致力于線下培訓的精銳教育攤上了大事——公開資料顯示,自從疫情以來,精銳教育線下學習中心曾經(jīng)全部關閉,這讓精銳教育被迫布局線上業(yè)務,而且虧損嚴重。
2020年8月18日,精銳教育發(fā)布三季報顯示,精銳教育2020年三季度實現(xiàn)營收為7.45億元,同比下降31.9%;實現(xiàn)凈虧損為4.54億元,同比下降514.68%。而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線下學習中心全部關閉。
公開資料顯示,于2018年3月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的精銳教育,此前一直都是主打線下培訓。
此時,精銳教育才深刻認識到線下轉戰(zhàn)線上的必要性,眾所周知,這個覺悟的確有點晚——于是,精銳教育快速的展開線上培訓,僅半月內,精銳教育就將全國434個學習中心的10多萬學生轉到了線上培訓。
匆忙上線的線上培訓做的如何大家可想而知,這也為精銳教育的線上培訓遭遇挫折埋下了伏筆——2020年第四季度,精銳教育的財務情況雖然有所好轉,但受疫情影響,精銳教育仍沒有脫離虧損狀態(tài)。
11月24日,精銳教育發(fā)布了截至2020年8月31日的2020年第四財季財報顯示,精銳教育第四財季實現(xiàn)凈營收為10.11億元,同比下降22.9%;實現(xiàn)毛利潤為3.7億元,同比下降42.6%;實現(xiàn)凈虧損為1.6億元,2019財年為8725.4萬元;月均招生人數(shù)共計17.13萬人,環(huán)比增長6.8%,同比增長8.0%。
對此,精銳教育在財報中表示,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疫情導致的一次性收入下降,再加上教師團隊建設和升級學習中心,精銳科技第四財季的營銷支出有所增加。但精銳教育并沒有公布具體的下降數(shù)據(jù)。
值得一提的是,精銳教育截至2020年8月31日的財政年度財務業(yè)績也有所下降。
據(jù)財報,截至2020年8月31日,精銳教育實現(xiàn)凈營收34.39億元,同比下降13.9%;毛利潤為12.69億元,同比下降34%;實現(xiàn)凈虧損7.25億元,2019財年同期實現(xiàn)凈利潤2.45億元。
雖然精銳教育可以說實現(xiàn)了布局線上培訓,然而如何止住虧損依舊是精銳教育需要面臨的一大難題。
精銳教育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公開資料顯示,精銳教育的創(chuàng)始人為張熙,北京大學法學士/哈佛商學院MBA,曾擔任EF英孚教育中國區(qū)總經(jīng)理,還曾在美國強生、高露潔、箭牌等多家著名跨國企業(yè)擔任高級管理工作。
2020年3月24日,據(jù)美國證監(jiān)會披露,截至2019年10月9日,Yiheng Capital Partners,L.P.(以下簡稱毅恒合伙企業(yè))持有精銳教育(ONE.US)相當于467023428股A類普通股(共同投票權和共同處置權),占所有已發(fā)行A類股的10.79%,也就是說,截至2019年12月31日,毅恒資本已經(jīng)成為僅次于張熙、Origin Investment、高盛的第四大股東。
在資本的推動下,精銳教育開始了“特許加盟模式”——據(jù)精銳教育2019年一季度財報也同樣顯示,截至2018年11月30日,精銳教育學習中心數(shù)量增加到367個,其中個性化學習中心242個,智慧學堂學習中心78個,小小地球少兒英語學習中心33個。
在犧牲利潤的高速擴張下,精銳教育應收實現(xiàn)高速增長,只是其虧損額度加大——精銳教育2019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精銳教育實現(xiàn)營收6.47億元,同比增長46.60%,實現(xiàn)凈虧損為1630.70萬元,同比下滑159.10%。財報表示,導致精銳教育一季度虧損幅度如此之大的原因就是其持續(xù)不斷地擴張。
公開資料顯示,個性化輔導和至慧學堂是精銳教育的支柱業(yè)務,這兩大支柱業(yè)務在2019年高速增長——據(jù)其2019年財報顯示,2019年,精銳教育季度個性化輔導實現(xiàn)營收4.86億元,增速達到33.80%;而至慧課堂帶來了1.07億元營收,增速51.10%。
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精銳教育如此著急忙慌地擴大領地,雖然確實給個別業(yè)務的營收短期內帶來了積極效應,但是精銳教育因此也受到了快速擴張的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