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一)
這是一次作業(yè)。中午臨時趕出來的,所以沒啥營養(yǎng),僅作記錄用。

后秋興之十三
錢謙益
自壬寅七月至癸卯五月訛言繁興鼠憂泣血感慟而作猶冀其言之或不誣也。
?
地坼天崩桂樹林,金枝玉葉痛蕭森。
衣冠雨絕支祈鎖,閶闔風(fēng)凄紂絕陰。
丑虜貫盈知有日,鬼神助虐果何心。
賊臣萬古無倫匹,縷切揮刀候斧碪。
?
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
更無魚腹捐軀地,況有龍涎泛海槎。
望斷關(guān)河非漢幟,摧殘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無棲處,獨倚銀輪哭桂花。
?
庸蜀經(jīng)營付落暉,宮車消息轉(zhuǎn)依微。
空留赤血從三后,無復(fù)遺言詔六飛。
馬角烏頭期已誤,龍姿虎步讖俱違。
逆臣送喜猖狂甚,趣與燃脂照腹肥。
?
自古英雄恥敗棋,靴刀引決更何悲。
君臣鰲背仍同國,生死龍胡肯后時。
事去終嗟浮海誤,身亡猶嘆渡河遲。
關(guān)張無命今猶昔,籌筆空煩異代思。
?
夢回猶傍五溪山,歷井捫參吐霧間。
卻指帝星臨楚分,如聞王氣滿吳關(guān)。
地翻黑水才伸足,天轉(zhuǎn)青城始破顏。
辛苦蒼梧舊留守,忠魂常領(lǐng)百僚班。
?
麻衣如雪白盈頭,六月霜飛哭九秋。
兩耳也隨風(fēng)雨劫,半人偏抱古今愁。
地閑沮洳教魚鳥,天闊煙波養(yǎng)鷺鷗。
誰上高臺張口笑,為他指點舊皇州。
?
踰沙軼漠百王功,二祖威棱浩劫中。
高廟石龜晴吐雨,長陵鐵馬夜呼風(fēng)。
南臨日駕千重紫,北伐霓旌萬隊紅。
葛藟綿綿周祚遠(yuǎn),明神豈誑白頭翁。
?
蛟宮螭窟勢逶迤,蹙浪排波似越陂。
荷鼓虛危新氣象,白茅青社舊孫枝。
磨刀雨過看兵洗,舶棹風(fēng)來想檄移。
昨夜江天聊舉首,寒芒二八已昭垂。
?

?
?
《后秋興》既為摹杜甫《秋興八首》所作,在韻律、詞句意象的使用以及所言之志多有相似處,大量用典、對仗工整也是二者的相似之處。再加詩人錢謙益對明朝忠心耿耿,又目睹了明為清所滅,作品中必然有家國淪喪的沉郁和憤懣。作《后秋興》十三迭百余首,取名“投筆”集,有投筆從戎、滅清復(fù)明之壯志,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泄得明朝覆滅、人生遲暮之余悲。
??? 此八首為第十三疊,序言“自壬寅七月至癸卯五月,訛言繁興,鼠憂泣血,感慟而作,猶冀其言之或不誣”,或有訛傳反清的訊息,詩人既暗自希望確有此事,但也知其幾乎不可成,匯在心頭成了沉痛與憂慮,為此迭八首的基調(diào)。所言內(nèi)容大抵不過痛斥清朝惡貫滿盈,挽念明朝昔日盛景,慨嘆國土落入異族統(tǒng)治,以及自己的身世之哀。
例如,“地坼天崩桂樹林,金枝玉葉痛蕭森”與杜詩“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相和,“地坼天崩”應(yīng)當(dāng)指南明桂王遇害,言改朝換代,“金枝玉葉”則可能用意與杜詩相仿,以樂襯哀;隨后“衣冠”“閶闔”“支祈鎖”等物象代指明王朝,言大明之衰敗,“鬼神助虐”等則用意更顯然。
????又例如,“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崖山”為扼守南海的門戶,也是南宋丞相陸秀夫背負(fù)宋末帝趙昺跳海之處。用此典故以宋喻明,寫明朝的滅亡;下一句中的“魚腹捐軀地”,則用《楚辭》中典故“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表明自己絕不與清人同流合污的志向,然而就連這以死明志的機會,如今也不復(fù)存在,因為跳海的地方也被清朝所控制?!按禋埲赵率呛铡?,日月為明,胡笳泛指蠻夷,寓意異族入侵顛覆明朝統(tǒng)治。而尾聯(lián)“嫦娥老大無棲處,獨倚銀輪哭桂花”,桂花一語雙關(guān),還指南明永歷帝朱由榔(曾為桂王),由此觀之,嫦娥或許是詩人的自比。??
????又例如,“夢回猶傍五溪山”“辛苦蒼梧舊留守,忠魂常領(lǐng)百僚班” 對比杜詩 “一臥滄江驚歲晚,幾回青瑣點朝班”。 詩人生于明朝張于明朝、仕于明朝,且曾官至尚書,是典型的明代士大夫人格,大明于他無法忘卻,魂牽夢縈。詩人的明士大夫人格特點在其他幾首詩中也有所體現(xiàn),例如“自古英雄恥敗棋,靴刀引決更何悲”,在他看來,若是英雄,失敗就當(dāng)以死明志而不須猶豫,當(dāng)然這其中也有激憤之語。 “麻衣如雪白盈頭,六月霜飛哭九秋”,麻衣是古代士大夫日常衣著,可能也化用了《詩經(jīng)》中“蜉蝣掘閱,麻衣如雪”;“六月霜飛”則是六月飛雪典故,再加之滿頭白發(fā),如此意象的羅列與夸張手法抒發(fā)詩人悲傷至極的心情。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錢詩善于使事用典,富于詞彩藻麗,以激昂的格調(diào)感慨興亡,表達(dá)了身陷新朝而不能自拔,兼而痛悼故國的復(fù)雜情感;其對于清廷辱罵之甚,對明朝的痛惜之深,也使人感嘆。同時他又是個思想和性格比較復(fù)雜的人,竟降清做了禮部尚書,紀(jì)昀曾評錢“首鼠兩端,居心反復(fù)?!钡登搴笥謴氖路辞寤顒?,是故有人評價“然則牧齋志節(jié),歷久不渝,委曲求全,固不計一時之毀譽也?!辈徽撊绾?,他在律詩方面造詣了得,一百余首秋興,韻律嚴(yán)密,對仗工整,情感深切,有杜甫秋興之風(fēng),且規(guī)模之大為文學(xué)史上絕無僅有,雖稍有重復(fù)晦澀之嫌,仍瑕不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