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國圍堵俄羅斯之際,普京騰出手收拾“臺獨”,蔡英文當局犯大忌
在北約31國集體對俄羅斯發(fā)難之際,普京騰出手來去收拾“臺獨”分子,兩艘戰(zhàn)艦巡航臺海力挺中方,蔡英文這次犯下了不該犯的錯誤,貿然跟隨美國的后果民進黨當局看懂了么?
隨著烏克蘭危機的爆發(fā),北約和俄羅斯之間的矛盾也徹底被激化了。盡管雙方并沒有爆發(fā)直接的軍事沖突,但通過對烏克蘭戰(zhàn)場的局勢進行觀察之后可以發(fā)現,這次北約是打定主意來扶持烏克蘭與俄羅斯打一場“代理人戰(zhàn)爭”,即烏克蘭負責出人,北約負責出錢出裝備,支持烏克蘭打贏這場軍事沖突。除了對烏克蘭提供軍援以外,北約也是在通過其他的方式來削弱和震懾俄羅斯,以確保自己的東擴戰(zhàn)略可以順利實施。近日,由德國主導的一場北約多國聯合軍事演習,目的是加強跨大西洋軍事合作,強化北約應對危機的快速反應能力。德國軍方表示,此次軍演旨在向外界展示北約空軍力量,具有極強的威懾作用。那威懾的對象是誰呢?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北約當前存在的唯一針對目標就是俄羅斯,如果不完成東擴行動,不徹底打垮俄羅斯,北約成員國“寢食難安”。

而且從軍事角度來看,北約這次聯合軍演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是對正在烏東戰(zhàn)線展開全面反攻的烏軍的一次間接支持,因為在北約多國聯合軍演期間,俄羅斯必然需要分散出一部分軍事力量和精力來應對北約的軍事威懾,這樣將會有效緩解烏軍所面臨的戰(zhàn)場壓力,從而確保反攻行動的順利進行。于是,位于加里寧格勒地區(qū)的俄軍部隊也在北約展開軍事演習的時候,也針對性的展開了一場對等演習,除了出動S-400防空導彈系統(tǒng)以外,還特意公開展示了伊斯坎德爾-M戰(zhàn)術彈道導彈系統(tǒng),通過這種方式告訴北約,俄羅斯不僅可以有效應對北約的軍事威懾,而且還可以對北約展開強勢的反擊行動,盾與矛,俄羅斯都掌握了。只是讓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是,俄羅斯應對北約軍事施壓的時候,還可以騰出手來收拾“臺獨”分子,當然也可以認為是在力挺中方,對民進黨當局進行了一次有效的震懾。

日前,俄羅斯海軍兩艘水面艦艇突然現身臺灣東部海域,引發(fā)了島內媒體和專家的熱議。雖然在2022年的時候,俄羅斯海軍的水面艦艇曾經在臺海附近航行,但是從航向上來看,應該是借道穿航臺海,返回遠東地區(qū)的海軍基地,無需過度解讀。但這次的情況卻有一些不同,首先,俄羅斯海軍的水面艦艇舍近求遠,相當于是專門繞了一個圈航行到臺東外海,顯然并不是偶然為之。其次,去年俄羅斯海軍編隊距離花蓮外海有70海里,而這次卻靠近臺東外海24海里處,這個信號就非常耐人尋味了。考慮到在俄烏沖突爆發(fā)之后,臺灣地區(qū)領導人蔡英文不但對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進行了批評和指責,而且還特意為烏克蘭提供了援助和支持,最關鍵的是還與美西方國家一道對俄羅斯進行制裁,限制包括芯片在內的全部半導體產品出口,這給俄羅斯國內的經濟發(fā)展以及俄軍在前線的作戰(zhàn)行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因此基本上多數媒體輿論都認為這次俄羅斯海軍的水面艦艇抵進臺東外海,是對民進黨當局的一次有效反制和震懾,是在警告蔡英文和其他民進黨高層不要繼續(xù)有任何“錯誤”的念頭,如繼續(xù)制裁俄羅斯和支援烏克蘭等。不過,俄羅斯此舉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可以看作是對中方的一次力挺,是對中方釋放一個善意信號,即俄羅斯尊重和支持中國的核心戰(zhàn)略利益,以此來提升中俄兩國的互信度和合作關系。在俄烏沖突爆發(fā)之后,中國并沒有像美西方國家所說的那樣為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和其他支持,堅決保持自身的中立態(tài)度和立場,這一做法也是獲得了俄烏兩國以及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和贊賞。另一方面中國一直在不違反聯合國憲章和國際關系法的前提下與俄羅斯展開密切合作,包括對俄羅斯出口各類型商品,從俄羅斯進口油氣和礦產資源,與俄羅斯合作進行遠東地區(qū)大開發(fā),讓俄羅斯可以更有信心來抵御西方的制裁和金融圍剿。投桃報李,在臺灣問題上,俄羅斯一直都是保持對中國的支持。
不管是去年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臺,還是如今美日等西方七國集團在臺灣問題上發(fā)表錯誤表態(tài),俄羅斯都強調了一中原則的重要性,俄總統(tǒng)普京曾在去年舉行的中俄元首通話中明確指出,俄方反對任何勢力借口所謂新疆、香港、臺灣等問題干涉中國內政?,F在俄羅斯直接通過實際行動來亮明自己的立場,讓民進黨當局清楚意識兩岸統(tǒng)一如今已是歷史大勢,倘若還打算勾連美國妄圖“謀獨”,不僅是站在大陸的對立面,同樣也站在國際社會的對立面,任何野望和謀劃最終注定會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