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人唯賢
任人唯賢
伊尹既復(fù)政厥辟
? ? ? ? 《尚書·商書·咸有一德》
【原文】
伊尹作《咸有一德》。
伊尹既復(fù)政厥辟,將告歸,乃陳戒于德。
曰:“嗚呼!天難諶,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侍旄ケ?,監(jiān)于萬方,啟迪有命,眷求一德,俾作神主。惟尹躬暨湯,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以有九有之師,爰革夏正。
“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非商求于下民,惟民歸于一德。德惟一,動罔不吉;德二三,動罔不兇。惟吉兇不僭在人,惟天降災(zāi)祥在德。
“今嗣王新服厥命,惟新厥德。終始惟一,時乃日新。
“任官惟賢材,左右惟其人。臣為上為德,為下為民。其難其慎,惟和惟一。
“德無常師,主善為師。善無常主,協(xié)于克一。俾萬姓咸曰:'大哉王言。' 又曰:'一哉王心'。
“克綏先王之祿,永厎烝民之生。
“嗚呼!七世之廟,可以觀德。萬夫之長,可以觀政。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事。無自廣以狹人,匹夫匹婦,不獲自盡,民主罔與成厥功?!?br/>
【今譯】
(序)伊尹作《咸有一德》。
(說明伊尹作訓(xùn)的理由)伊尹把政權(quán)歸交還給太甲以后,打算告老回到自己的封地,返回私邑隱退,于是陳述修德的事,用以告戒太甲。
(用歷史事實說明道德純一就吉,不純一就兇。)伊尹說:“唉!上天的旨意是難以理解的,因為天命無常。
“君王如果能經(jīng)常地修善養(yǎng)德,就能夠保持君位,使自己的地位安定;如何不能經(jīng)常修德,國家就會因此滅亡,喪喪天下。
“夏桀不能經(jīng)常修德,怠慢神明,以苛酷殘暴的手段對待老百姓,虐待民眾。上天對此感到不安,觀察天下,開導(dǎo)佑助有天命的人,眷念尋求有純一之德的明君,使他成為天下人擁戴的百神之主。
“只有我(伊尹)和成湯,都具有純一的德行,能合天心,能夠適應(yīng)天意,承受天命,因此贏得九州的民眾的擁戴,于是,更改夏的正朔,滅夏而建立了商。
“不是上天偏愛我們商族,并非上天恩私我們國家,而是因為上天要扶助有純一之德的人,佑助施行善政的國家;并不是商族向天下百姓求助,而是因為天下百姓歸附于具有純德的人。
“德行純一,行動起來沒有不吉利的;德行反復(fù)無常,行動起來沒有不兇險的。天降吉兇不會出現(xiàn)偏差,是因為上天觀察了人的所作所為,上天降災(zāi)賜福也是根據(jù)人的德行而定的。
(告誡太甲要勤于修德,善于用人,不可妄自尊大。)“現(xiàn)在大王您重新?lián)?dāng)起天子的使命,要更新自己的品德。要始終如一,堅持不懈,這樣你的德行就會日日更新。
(任人唯賢)“任用官員只以品德高尚、才能卓越為任用的標(biāo)準(zhǔn),要選擇品德高尚又有才能的有德有才的人,輔佐你的大臣更應(yīng)該是這樣的人。
“大臣應(yīng)該輔助君王施行德政,輔助下屬治理民眾。這樣的人很難選到,所以要重視,慎重考慮,必須是能與你通力合作、同心同德的人。
“道德沒有固定不變的法則,以善為標(biāo)準(zhǔn)就可作為范例。善也沒有固定不變的標(biāo)準(zhǔn),只要能夠純一就算符合。
“這樣,就會使得天下百姓人人都說:'多么偉大呀!君王的話。' 又說:'多么純一??!君王的心。'
“這樣,就能夠安保先王傳下來的福祿,長久地達到穩(wěn)定天下萬民的生計,使民眾的生活更美好。
“??!從天子七代祖先的宗廟,能夠看到有德之王的功績;從萬民之主的身上,能夠看到踐行德政的政績。君王如果沒有老百姓就無人役使,無從發(fā)號施令;老百姓如果沒有君主就無處效忠,無人可擁戴。天子不要以為自己宏大而別人狹小,自高自大而藐視百姓,平民百姓如果不能盡心效忠,君王就不會得到別人的輔佐而成就功業(yè)?!?/p>
?
【賞析】
太甲從桐宮回到亳以后,伊尹交還政權(quán),打算回到自己的私邑,退隱終老,但又擔(dān)心太甲德不純一,就再次作訓(xùn),以訓(xùn)誡教導(dǎo)太甲。史官紀(jì)錄這件事,用文中的“咸有一德”作為本篇的題目。
?
本文強調(diào)德要純一,夏桀無德因而喪失了天下,成湯和伊尹都具有純一之德因而取得天下。
告誡太甲要勤于修德,日行新德;要善于用人,任人唯賢;要以善為師,虛心待人接物,不可妄自尊大。
“任官惟賢才,左右惟其人”、“任人唯賢” 任用人只以德才為標(biāo)準(zhǔn),appoint people on their merit,而不論親疏,挑選使用德才兼?zhèn)涞娜?,select good men with both political integrity and ability,不管他跟自己的關(guān)系如何。not on the basis of personal fav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