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新型國際關系 中國方案如何指點時代迷津
世界正經(jīng)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該何去何從?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此提出,中國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新型國際關系。
中國的外交策略,將給變亂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注入怎樣的穩(wěn)定性?《今晚》特別策劃《與世界對話--引領未來的中國智慧》邀請韓國和美國的專家,針對這一話題進行了討論。
世界格局力量演變?國際秩序迎來變革與挑戰(zhàn)
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首次使用“動蕩變革期”,對百年變局的階段性特征做出闡述,深刻揭示了世界發(fā)展潮流在當下復雜多變,矛盾交織的狀況。當前,二戰(zhàn)結束以來形成的一系列政治、經(jīng)濟、貿(mào)易秩序出現(xiàn)前所未有的“赤字困境”,而新冠疫情疊加地緣政治沖突,糧食危機、能源危機以及通脹危機如同多米諾骨牌接踵而至,逆全球化、保護主義的聲調(diào)乘勢拔高,令世人憂心忡忡。

對于這樣一個世界格局“動蕩變革期”,韓中友好城市協(xié)會會長,前漢陽大學亞太地區(qū)研究中心研究教授權起植將當前國際關系的特征總結為“一方面美國霸權主義的退潮,另一方面中國作為新興力量在國際領導力層面的崛起”。

權起植認為,自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來,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中國的國際地位也逐步提升,在國際合作與全球治理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而美國作為世界超級大國,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其全球治理和國際合作的能力卻不斷下降。尤其近年來,面對全球氣候變化、新冠疫情流行等世界性挑戰(zhàn),美國表現(xiàn)出來的“不作為”,引發(fā)國際社會的普遍不滿。與之相對應的是,中國展現(xiàn)出大國擔當,在諸多相關議題方面發(fā)揮了國際合作的主導性作用。權起植表示,他有理由相信,中國對于全球治理的貢獻只會越來越大,也將贏得世界人民越來越多的信任。
鼓吹戰(zhàn)略競爭?美國對華政策偏離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中國走向世界舞臺中央,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的同時,一些西方政治勢力出于意識形態(tài)的偏見,仍然奉行冷戰(zhàn)思維,搞小圈子主義。10月12日,白宮出臺的拜登政府任內(nèi)首份國家安全戰(zhàn)略宣稱,在與中國的競爭中,美國面臨“決定性的十年”。該報告還著重點明,中國有意圖和能力重塑世界秩序。

中美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對于世界的安全穩(wěn)定至關重要,而美國為何患上對華焦慮癥,是近年來國際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美國知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李成認為,過去多年來美國國內(nèi)出現(xiàn)了諸多問題,兩黨爭斗極化,貧富差距持續(xù)拉大,族群矛盾日益激發(fā),社會矛盾叢生等等,這些結構性的矛盾都極大地撕裂美國社會并消耗著美國的國際影響力。

李成指出,由于中美實力差距縮小,在政治經(jīng)濟安全版圖上地位有所變化,信奉“國強必霸”的美國因此將中國視為戰(zhàn)略競爭對手,出臺了一系列打壓圍堵中國的政策?!懊绹鴵鷳n或恐懼其喪失在國際關系中的主導地位,以致于制定對華政策時出現(xiàn)很多紕漏”,在李成看來,導致中美關系陷入低谷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國對中國崛起的誤判,然而情緒凌駕理性之上的戰(zhàn)略,并不符合美國自身利益,因此美國國內(nèi)也不乏理性聲音,屢屢質(zhì)疑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政府上臺后積極整合盟友資源,除了傳統(tǒng)上美國主導的G7與北約,還先后成立了美英澳軍事同盟(AUKUS)、四方安全對話(QUAD)、印太經(jīng)濟架構(IPEF)等等,美國正在打造一個個肉眼可見的排華“小圈子”。
權起植指出,美國之所以熱衷于搞反華小圈子政策,源自拜登政府認為特朗普政府以“單打獨斗”應對“中國挑戰(zhàn)”失敗了,因此拜登政府嘗試糾集更多盟友和伙伴,在經(jīng)濟、安全等議題上共同打壓圍堵中國。不過,在權起植看來,搞人為脫鉤斷鏈的“小圈子”政策難以奏效,因為過去數(shù)十年來的全球化,已經(jīng)使得全球供應鏈和世界經(jīng)貿(mào)深度融合、彼此嵌套,任何國家都很難排除中國市場而獨自生存,“以反華小圈子的形式打壓中國,也許可以讓中國難受一下, 但絕不可能令中國屈服”。
中國為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注入正能量
相較于美國對華作出的一些非理性動作,中國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和道路方向。二十大報告再次強調(diào),堅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倡導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
事實上,中國不僅積極展開抗擊新冠疫情、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而在面對像烏克蘭危機、朝鮮半島核、伊朗核、阿富汗等一系列國際熱點問題時,中國以促進世界安危與共為己任,始終堅持勸和促談,倡導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相關表態(tài)和倡議得到全球多國贊賞和支持。

李成認為,無論是保護主義、單邊主義,還是兩個陣營的對抗,都不符合世界的發(fā)展方向。世界發(fā)展應該是多元化的,應當國際攜手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zhàn),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繁榮,如果奉行大國競爭、搞陣營對抗只會事與愿違。當前,數(shù)字鴻溝持續(xù)擴大帶來更多世界分配的不公平,糧食危機在非洲國家的表現(xiàn)也非常觸目驚心,而中美兩國作為世界兩大強國,更加應該攜手幫助這些發(fā)展中國家。在李成看來,中國領導人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提供了有益思路和路徑,然而要破解當今世界重大問題,顯然需要美國放下對華錯誤認知,推動中美關系重回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