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了10個10年的業(yè)務架構師

來源:西湖漁歌?
作者:小黑
這周面試了10個工作10年的業(yè)務架構師。悲催,沒有一個通過,就連進入2面的都沒有。
雖然有招人很難的心理準備,但還是難過。一方面,急缺人,人補不進來,產能就上不去;另一方面,按這招聘節(jié)奏,還得花很多時間、精力才能進人,本來就忙不過來,還要花時間招人,無力感洶涌而至;同時,小黑也工作了10,自以為退一步干得了產品經理,往前一步干得了業(yè)務架構師,再往前也可以勝任業(yè)務。雖然有獵頭偶爾發(fā)來問候信息,但內心涌起一股焦慮,工作10年了,我的競爭力究竟在哪?
?
01
為什么10年的架構師們被拒了?
這波候選人的簡歷都來自獵頭推薦。候選人來自業(yè)內同行或相關行業(yè),有的更是頭頂幾家大廠的光環(huán)。大部分候選人有過互聯(lián)網產品經理、解決方案、咨詢顧問的經歷,只是每個人在幾個角色中的深淺不一。
理論上工作10年,應該有很好的經驗積累,但依然沒有通過第一輪面試,核心原因沒有行業(yè)理解深度:
1)面試者在業(yè)務領域沒有體系化的方法論和認知;
2)面試者缺少對關鍵業(yè)務的關鍵細節(jié)的判斷;
做為工作10年的資深職場人士,對自己所處的業(yè)務領域沒有長遠、深刻、生動的認知,是致命傷。
02
為什么認為面試者缺少行業(yè)理解深度?
1)缺少對市場發(fā)展的全局、未來走勢的洞察。
面試過程中,小黑會和面試者討論簡歷中的部分具體項目,而后通過具體項目將問題引向面試者對市場大方向的判斷,比如這個業(yè)務領域的市場需求是否真實存在?如果市場存在,市場需要多久成熟?市場成熟的前提是什么?我們做為一個市場玩家,怎樣找到自己的立足點?又怎么看待現(xiàn)在市場上各大玩家的布局、機會、劣勢?
但10位候選人中,只有3位有自己的觀察,7位沒有。更可怕的是其中有3位在小黑多次提醒、引導后,他們依然在就事論事的闡述自己的項目,完全聽不懂小黑的問題,直到后來小黑不得不再次強調問題后,候選人才表示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可以思考下。這其實表明,候選人在10年工作中,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這是不太能接受的。2)缺少對項目/產品高屋建瓴的認知和判斷
做為項目或業(yè)務負責人,只知道低頭做事是不夠的,要更深刻的思考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做這件事的關鍵價值是什么?怎么衡量關鍵價值?項目的前瞻性布局是什么?
而這波候選人有一個通病,只闡述項目做了1、2、3、4……9這多么多件事,但很少有人會主動提及,做那么多事是為了解決什么問題?為什么是通過這些事情來解決問題?又怎么量化這些事情的產出??
這也是小黑困惑的點,因為上層建筑決定了執(zhí)行層的落地方案,而做為資深人士,對上層建筑缺少理解,這是絕對不行的。
但這個問題的難度沒有第一個問題大,大部分候選人在被提醒后,多數(shù)能做出回答,只是回答的精度、準確度不太一樣,而這就是第3個被否決的原因。
3)缺少業(yè)務關鍵細節(jié)。
在10位候選人中,有行業(yè)判斷,也有對項目/產品高屋建瓴判斷的只有3位,其中2位被否決的原因是缺少業(yè)務關鍵細節(jié)。
他們可以滔滔不絕的講行業(yè)大勢、頂層建筑,但在關鍵細節(jié)上幾次被提醒后都沒答到點上。
每個業(yè)務領域一定會幾個關鍵節(jié)點或者名門,那幾個關鍵節(jié)點可能需要精準分、秒。如果真的懂行,應該能回答的差不離。
而其中的2位候選人,對關鍵細節(jié)的把握遠遠不夠。這讓小黑不放心,產生一個判斷:“他們最多只能做橫向管理者,不能對縱深的落地方案負責”,而我們要的是縱深的落地者。
03
其他被拒的原因——產品經驗為0
這和我們的崗位要求也有關系,我們要求候選人在業(yè)務領域內能說、能做,還要說得好,做的漂亮,而這樣的人鳳毛菱角。
能說的,說的漂亮的人,往往不能做,沒有實際產品經驗,因為是咨詢公司的經驗居多。
我們不要求候選人能把產品做的多好,但要有基本的認知,知道怎么能把一線需求準確傳達給后方隊友,知道怎么和產品經理、技術們溝通。
其中1位候選人,就是這種情況,小黑在面試完后,一周都沒有寫面試反饋,因為很猶豫,一方面想招進來,因為能說,也說的漂亮;但另一方面又不想招,因為我們要的是一桿子到底的人,至少是能鏈接各方的人。
小黑猶豫了一周,還是否決了。
04
給我們的啟示
1)一定要抬頭看天,不能只低頭做事。對其他崗位也一樣,我們一定要留時間給自己,讓自己思考、沉淀,并且形成抽絲剝繭、追根溯源的思考習慣。這樣就不會雖然工作多年,還沒有自己的觀察和方法論。
2)如果是管理者,要保持對一線市場的敏感,尤其是重要業(yè)務的關鍵點,至少要知道。不是凡事外包給下屬,凡事外包給合作伙伴。管理者保持對市場的敏感是很重要的事。3)終生學習,讓自己具備學習的能力。
這波的候選人多是在這個領域10年以上的人,這是一個復雜且縱深的領域,可能是因為這個領域太傳統(tǒng),導致思維慣性很大,才導致長期從業(yè)者固步自封。
小黑花了1.5年時間,從一點點開始了解到建立自己的方法論,但依然還有一些盲區(qū)是不了解的,但小黑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做為一個新進入者,小黑非常有危機感,因為整個行業(yè)在注入大量的新鮮血液,他們的成長速度不亞于小黑,甚至更快。小黑現(xiàn)在的老板是半年前才進入這個領域的,半年前他對這個領域停留在“聽過”的階段,現(xiàn)在的他已然是行業(yè)高手,在很多方面比小黑更優(yōu)秀。這就是優(yōu)秀的人比我還努力的案例。
關注我即刻了解更多數(shù)據(jù)分析知識
更多數(shù)據(jù)分析內容
掃描碼即可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