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墓被發(fā)現(xiàn) 揭開了隱瞞800多年的驚天騙局
1992年,考古學家在河北省清河縣武家那村發(fā)現(xiàn)了武大郎墓,由此揭開了800多年的驚天騙局。武大郎墓保存的十分完好,并且是一個合葬墓。小說中武大郎身高不足五尺,但這具男骸骨,身高竟然有1米8,男骸骨旁邊是一具女骸骨,經(jīng)過專家推測,那便是潘金蓮。棺材由楠木打造,青磚壘墓,墓碑上記載著男子名為武植,有個弟弟叫武二郎。武大郎從小刻苦學習,考取了功名,成為山東陽谷七品縣令。武大郎還是殷商時期商王武丁的后人,算得上是王公貴族。據(jù)記載,潘金蓮出身于名門世家,與武植門當戶對,兩人十分恩愛,并生有四子。

武植,字田嶺,少時聰穎,能文善武,中年中進士,拜山東陽谷縣七品縣令。他為官清廉,除暴安良,深得百姓愛戴。他既然是如此剛正之人,為何在《水滸傳》中變成一副不堪模樣?
武植有一位舊友,來找他借錢修房子,這位朋友嗜賭如命,武植便沒有當面給他,而是派人把錢拿給了他的妻子。朋友沒拿到錢氣不過,四處造謠武大郎與潘金蓮,在路邊道旁樹上、墻上寫了很多武植的壞話,還畫了很多譏諷武植形象的畫?;氐郊抑校瑓s見一座新蓋的房子亮亮堂堂。朋友知道錯怪了武植,懊悔不已。可此時已經(jīng)來不及了,謠言早已被傳得沸沸揚揚,成了百姓茶余飯后的談資。剛好施耐庵正在編寫《水滸傳》,就將這段故事寫入了小說中,成為千古傳誦的佳作,流傳天下。

至此,武大郎和潘金蓮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武家、潘家后人們?yōu)榇耸露柺芗灏荆┠外趾笕酥篮筇氐厍巴狼覆①x道歉詩一首:
杜撰水滸施耐庵,武潘無端蒙塵冤。
施家文章施家畫,褒貶迄今數(shù)百年。
累世因緣今終報,正容重塑展人間。
武氏祠堂斷公案,施姓欠賬施姓還。
如今武家那村還有一本武氏族譜由80歲的后人武雙福精心保存。武雙福是武大郎的第24代傳人。
武家那村 位于邢臺清河縣城東8里左右,武家那村在村名后加上一個那字。 “那”的意思和村、莊差不多, “那”是清河縣地名的一個特點。村里有很多鄉(xiāng)親都姓武,有近1000來人。據(jù)說,村里姓武的鄉(xiāng)親都是他的后人。

武氏祠堂 整個祠堂由前庭院、展覽廳、武植墓組成。最后面的地宮里還放有武植的楠木懸棺。里外三層院落錯落有致、風格不一。
?“武植祠”里放著武植的塑像,以及他和夫人潘金蓮的畫像。墻壁上畫圖加文字講述了武植的生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