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學習
? ? ? ? 如果問能夠伴隨人的生命從始到終的事情有哪些?那么,學習肯定是其中一件。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比如吃飯、喝水,再到人類對宇宙的思考和探索都在不斷的學習。這樣一件伴隨我們終生的事情必然值得我們認真了解。
? ? ? ? 在人與人組成的社會里,在人與人有著基本一致的生理“配置”上。為什么就出現(xiàn)了,人與人之間或大或小的不同差距呢。在忙碌的生活間隙中,你有想過這個問題嗎?如果說,你認為這些都是“注定”的,改變不了,那么朋友要不你是沒仔細的思考過這些問題,要不你是生活在哈利波特的世界里。如果說,相信科學,實事求是還是你在這個世界里的基本認知法則。那么科學已經(jīng)幫你驗證了,同樣是學習,不同的學習方法對知識的留存率有不同的影響。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都是同學最后卻有不同的差別。
? ? ? ? 來一起看看是哪些不同的學習方法產(chǎn)生了不同的效率。1946年,埃德加戴爾提出了“學習金字塔”理論。之后,美國國家實驗室通過實驗,又給出了報告稱:人的學習分為被動學習和主動學習。被動學習包括,聽講、閱讀、視聽、演示。主動學習包括,討論、實踐、教授他人。
? ? ? ? 其中各個方法對知識的留存率分別為:聽講5%,閱讀10%,視聽20%,演示30%,討論50%,實踐75%,教授他人90%??吹竭@里你是不是明白了,原來所有同學里最厲害的是老師!所以,老師才是出題的哪個人。而我們只有被考的份。這句玩笑話并不是說老師就一定是創(chuàng)造一切的人,只是想告訴你,同樣的知識老師為了教給你,他必須先把這些知識吸收進他自己的知識體系里,然后轉(zhuǎn)化成讓你能夠明白的知識,最后才能完整的教授給你。
? ? ? ? 到這里你是不是有點恍然大悟的感覺了,怪不得哪些羨慕已久的學霸們從來不上額外的補習班,因為人家自己就已經(jīng)是老師了!既然明白了學習方法的這些秘密,那么深度學習里的這個深度概念也是很好理解的。
? ? ? ? 我們把知識留存率的多少,比作是知識體系里的深度,那么深度學習就是用留存率最高的方法來學習。舉個例子,比如“費曼學習法”這個知識點如果你使用留存率只有5%的聽講的方法來學習那么在相同的學習時間里你只吸收了5%的內(nèi)容,假如你換個方法使用留存率高達90%的教授他人的方法,那么你會有什么樣的收獲呢?
? ? ? ? 如今我們進入了物質(zhì)和信息非常豐富的時代,有很多人認為學習已經(jīng)不必那么費勁、艱辛,有很多的方式可以讓我們很輕松的獲取知識。比如每天聽一本書,參加名人的線上課,訂閱名家的專欄等等。輕松高效,干貨滿滿。只要自己持之以恒,就肯定能有所成就??上?,這只是一種錯覺??萍己托畔㈦m然發(fā)生了巨大的發(fā)展,但是人類的學習機制并未隨之快速變化,我們大腦的運作模式幾乎和幾百年前一樣。更壞的消息是,豐富的信息和多元的方式帶來便捷的同時,也深深地損耗著人們深度學習的能力,并且這種傾向越來越明顯。
? ? ? ? 你是不是隱約已經(jīng)看到:現(xiàn)如今的社會里一小部分知識精英依舊直面核心困難,努力地進行深度鉆研,生產(chǎn)內(nèi)容。而大多數(shù)信息受眾始終在享受輕度學習,消費內(nèi)容。如果我們真的希望在時代潮流中占據(jù)一席之地,那就應該盡早拋棄輕松學習的幻想,錘煉深度學習的能力,逆流而上,成為稀缺人才,否則,人生之路勢必會越走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