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東送給英國女王的一件禮物 由兩位國家級大師熬夜制作完成
1986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訪華,香港商界巨子霍英東先生想送給女王一件禮物——一個畫有她本人肖像的鼻煙壺。
當時,霍先生想著,作為一門藝術(shù),歷史上中國鼻煙壺在英國深有影響,估計酷愛藝術(shù)作品的伊麗莎白二世會喜歡這樣的禮品。
于是,霍先生就找到了后來被譽為國寶級內(nèi)畫藝術(shù)家的王習三大師,請他畫一個內(nèi)畫鼻煙壺。
王習三大師畫的鼻煙壺,早在上世紀60年代末期,就由天津工藝品進出口公司出口到了香港,所以霍英東先生知道王習三大師的名號。
不過,當時霍先生并不認識王大師,就派兩位秘書找到了天津工藝品進出口公司,然后進出口公司派人來衡水帶話。
當時王大師說他干不了,他當時要去美國出差,去參加一項重要活動,已經(jīng)買了機票,只有10天的時間了,再說給國家元首畫像可不能應付了事,要花時間去慢慢琢磨與細細描畫的。

聽了王習三大師的話之后,來的人死活不干,說看在多年的交情上,一定要請王老師幫這個忙。
沒辦法,王習三大師只好應承了下來,他找來了一些女王的圖片,選了女王登基加冕時的情形為模本,畫了一幅內(nèi)畫。當年的女王英姿颯爽,神采奕奕,既威嚴又散發(fā)著青春的氣息。

王習三大師沒日沒夜、白加黑地畫著,終于在出差去美國之前把送給女王的這個內(nèi)畫壺給畫好了。
按理說,這配蓋兒的事情也很講究,可王大師沒時間了,就把這項工作交給了學生來處理,結(jié)果不曾想他的學生把蓋兒配得松了點,結(jié)果就惹了禍了。
霍英東拿到煙壺之后非常高興,在后來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他就拿出來顯擺。
后排的人就說:“霍先生,能否拿高一點,我們看不清。”
霍英東一提溜那壺蓋兒,壺口松,壺瓶“唰”地掉下來,全場皆驚,霍英東反應還挺快,伸腳一墊,壺瓶落在鞋上后滾出去,大理石地面把壺底兒磕崩了一塊兒。完了,這內(nèi)畫壺殘了。
霍先生非常著急,當即請求大家說:“拜托各位,此屬絕密消息,千萬不能報道?!?/p>
然后霍英東趕緊又找王習三大師希望再畫一個,但那時候王大師已經(jīng)到了美國,管不了這件事啦。
于是霍先生又托人去北京,請王習三大師的師弟——京派內(nèi)畫大師劉守本大師給重畫了一個,摔壞了的那個,他想自己收藏著。
伊麗莎白二世訪華時,住在霍英東建的廣州白天鵝賓館。

當天,霍先生當面向這位女王獻出了精心準備的鼻煙壺,當然拿出來的是劉守本大師畫的這一個。
女王收到這件內(nèi)畫禮品后,端詳了一番,非常開心,連連說:“漂亮極了!”并連聲道謝。
這個鼻煙壺顏色有如白雪,壺蓋以白銀制造,上綴有紅、藍等各色寶石。在壺的兩邊內(nèi)壁,一面畫著女王的彩色畫像,另一面畫了白天鵝賓館“故鄉(xiāng)水”的彩景,用筆精密奇巧,活靈活現(xiàn),真是鬼斧神工。
不過女王突然問了一句:“我聽說原來還有一件,給摔壞了,是嗎?”霍先生一聽,非常尷尬,想著媒體沒有報道呀,怎么還是讓女王給知道啦?他趕緊說:“是,在我那兒藏著呢?!?/p>
女王說:“我能看看嗎?”霍先生說:“當然可以?!?/p>
霍先生立刻派人取來了王習三大師畫的那件鼻煙壺作品,交給女王欣賞。
女王拿著這件殘品反復端詳,覺得畫得神采奕奕,而且選取的當年那個瞬間也特別有紀念意義,然后說:“盡管有遺憾,但我還是喜歡這一件?!?/p>
結(jié)果,這兩件內(nèi)畫鼻煙壺作品都被女王拿走了。
據(jù)劉守本大師后來回憶,由于原來的那一個摔殘了,當年他接到制作這個內(nèi)畫鼻煙壺的時候,只有兩三天的工期,他挑了一個質(zhì)地非常好的水晶瓶,找出了10多張與伊麗莎白二世有關(guān)的報道照片,花了一天加兩個晚上,一直坐著,不停地勾描,在女王的王冠上還使用了泥金。這活一干完,在一旁等著的人拿上內(nèi)畫作品就走了。
而忙活了一天兩晚沒眨眼的劉大師早已經(jīng)是筋疲力盡,手都不聽使喚了,抬也抬不起來了。

正是由于女王對內(nèi)畫鼻煙壺的喜愛,在2006年,為慶祝女王80歲壽誕,英國華夏文化協(xié)會為女王準備了一件特殊禮物——一個繪有女王肖像的中國鼻煙壺。
這個只有約6厘米高的鼻煙壺,正面是戴著王冠的女王彩色畫像,背面是隸書“壽而康”3個大字和“伊麗莎白二世八十壽辰志慶”的字樣。這個內(nèi)畫鼻煙壺是王習三大師的弟子——著名內(nèi)畫大師張增樓花數(shù)月時間精心繪制的。


(以上文字據(jù)公開報道整理,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如涉及侵權(quán)請及時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