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科院學子三下鄉(xiāng):推公益課堂,感書香墨韻
書法是文化的積淀,它訴說著一段又一段的歷史傳承,“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币黄惨晦?,行云流水,落筆如云煙。為傳承國粹文化,弘揚書法精神,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素質,2023年7月10日,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三下鄉(xiāng)隊伍魁星白澤隊來到了開平市青少年宮開展書法公益課堂,演繹書法的神奇魅力。 望秋云,神飛揚,臨春風,思浩蕩。翻閱沉淀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唯有書法最為精妙。書法伴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而演進,從甲骨文到行書,它以漢字為載體,與文學、歷史、美學等藝術相結合,承載著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精神。但現(xiàn)如今科技日新月異,時代飛速發(fā)展,很多人早已在快節(jié)奏洪流的席卷中忘卻了這一國粹精華,青少年對書法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在這次三下鄉(xiāng)義教活動期間,我們開展了推廣書法的公益課堂,帶領青少宮的小朋友們感受書法之美,體會書法精神。 書道無捷徑,萍心志貴堅。課堂上,宣紙、毛筆、硯臺整齊地擺放在桌前,墨香浸染,整個課室仿佛回到了古代書塾。從體正勢圓的篆書,到筆畫公整的楷書,再到個性張揚的草書;從王羲之揮毫潑墨,到顏真卿揮斥方遒,再到趙孟頫削繁就簡,黑墨白紙間,是源遠流長,是筆墨丹青。帶著對探索書法的熱情,小朋友們跟隨著我們的步伐,提筆落字。盡管他們對書法的規(guī)則還不熟悉,但一筆一畫間盡是對書法的認真與敬畏。稚嫩的手,穩(wěn)握的毛筆,屏息靜聲,誠心正意。墨跡逐漸暈染洇開,絲絲縷縷滲進宣紙,他們或有機會領略王羲之曲水流觴蘭亭集序的充沛氣韻,黃庭堅寒溪炊煙松風閣的沉郁幽方。小小的童心開始沉醉于魏碑晉書,沉醉于唐煙宋雨,沉醉于宣紙于狼毫從滯澀到流暢、從生疏到親昵的微妙感覺...... 學書法不僅是學寫字,而是學其中修煉人性,陶冶情操的藝術。古人云,書如其人。在一方小天地里,書法可以寄以馳騁縱橫之志,可以發(fā)揮人的本色性靈。心正則筆正。通過書法,我們可見時代精神,如“晉尚韻,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態(tài)”。通過書法,我們可見堂堂正正的民族魂,沉靜如海,寬厚如山。書法之美,要靠意蘊來壯大,靠精神來涵養(yǎng),由此,才能在文壇奇葩綻放。 心中有溝壑,筆墨做山河。我們徜徉在黑白相間的世界,享受著翰墨飄香的精神魅力。書法是一種無聲的藝術,在筆墨交融之間凝聚安然,在無形中啟迪人生?;蚴堑磳庫o,或是修養(yǎng)自謙......臨摹是為傳承,求變是為創(chuàng)新,多練是為勤學,欣賞是為追美。古往今來,中國書法的藝術精神傳承著華夏文明,它作為精神內涵的載體,積淀了獨特的文化精神,其暗合道妙的藝術精神正是人性的光輝和民族文化精神的顯現(xiàn)。起折轉頓,橫豎撇捺,墨跡飛灑如楊柳。筆觸情深,我們共同握著筆,化身詩意的使者,在字里行間傳承著這一份不朽的書法精神。 鐘鼎千字,龜甲蒼茫?!耙粋€民族的文明進步,一個國家的發(fā)展壯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來推動。”書法進課堂,是對青少年發(fā)展的寄寓,亦是對民族文化的傳承。這次的公益推廣,不僅為我們的三下鄉(xiāng)實踐活動注入了活力,也將書法潤物無聲的文明力量深植于我們每位青少年的心間。 學校: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隊伍:魁星白澤隊 作者:羅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