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zhàn)中日本轟炸美國本土的氣球炸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大家每次在看到氣球的時候都會認為這是一種玩具,不管是以前還是現(xiàn)在都是,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利用氣球也是可以殺人的?日本人曾經(jīng)就有過這么一個想法,還是在二戰(zhàn)時期,那么利用氣球該怎么殺人呢?日本人又為什么要這樣做?我們就來看一看這是怎么回事吧。
1945年,二戰(zhàn)大局已定。初夏的一個周末,美國俄勒岡州的米切爾夫人正帶著5位學生在公園露營。
當時5個孩子就看到一個巨大無比的氣球正躺在地上,上面還掛著許多奇怪的東西。好奇的孩子們蜂擁而上,這里摸摸那里扒扒。

其中一個孩子,甚至還搬出了一枚炸彈??吹竭@種情況,身懷六甲的米切爾夫人嚇得不輕,立即沖了過去想制止。
可惜為時已晚。隨著一聲巨響,米切爾夫人和5名學生全部當場死亡。
而造成這6尸7命慘案的,正是日本的氣球炸彈。它承載著日本政府扭轉(zhuǎn)乾坤的妄想與仇恨,從日本漂洋過海到達美國。
1950年一家伐木公司在爆炸點建了一個紀念碑以紀念這6名被日本氣球炸彈炸死的遇難者。這也是氣球炸彈在美國本土造成傷亡的唯一案例。1998年,紀念碑及周圍地區(qū)被納入弗里蒙特國家公園。2001年紀念碑也被列入美國歷史古跡名錄。
日本人在制作氣球炸彈時其實已經(jīng)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后期,當時的日本兩個城市已經(jīng)被美國轟炸過了,也是在當時給了日本很大的創(chuàng)傷,日本的軍官和男人們基本上都被派去了前線戰(zhàn)斗在家里的只有一些女人和老人而已?;旧蠜]有什么戰(zhàn)斗力,然后日本就有一個天才想到這么一個辦法,就是用氣球去報復(fù)美國。

1944年夏,日本連連敗退,接替東條英機出任日本首相的小磯國昭為了扭轉(zhuǎn)形式,采納了氣象學家荒川秀俊的建議,利用太平洋的西風帶,將氣球改裝后裝上炸彈放出,以期達到轟炸美國本土的目的。
日本大本營確認了可行性后,就動用了許多工人,甚至連中學的學生也投入了氣球的制作生產(chǎn)中,他們這一次制作了100多萬個氣球炸彈。
1944年8月1日,在日本四國島東部海濱一個秘密的軍事基地內(nèi),幾百只乳白色的大氣球攜帶著一束束炸彈徐徐升起,到達高空后,氣球受氣流推動,越洋跨海向東飛去……自此,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絕無僅有的氣象秘密武器——氣球炸彈襲擊戰(zhàn)拉開了帷幕。

根據(jù)日本人的計算,這些氫氣球降落在美國的土地上起碼能夠抓回他們的一座小鎮(zhèn),但是是本人實在是太天真了,這些氣球別說漂洋過海了,就連他們控制方向都沒有辦法做到最后飄到美國的也不過只有十七八個,而這些綁在上面的炸彈也因為中途收到了雨的原因,導(dǎo)致全都變成了啞炮,花費那么大的力氣,對美國一點兒傷害都沒有造成,反而成為了在二戰(zhàn)時候的一個笑話。
根據(jù)記載最后的6000個氣球炸彈,根本沒有飛到美國境內(nèi),且到墨西哥的也才剩1000個,所以沒有造成實質(zhì)性的威脅,炸彈掉落下來因為各種因素也沒有引爆,在統(tǒng)計受害人數(shù)的時候發(fā)現(xiàn)僅有7人遭遇打擊,鬧出極大的笑話。慢慢的日本就放棄計劃,不再費時間去轟炸美國了,因為他們知道這等于是浪費時間和金錢,沒有任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