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出生時辰有何講究?古人如此在意

在我們的印象里,古人似乎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頗有講究。
很多民間的風俗習慣都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現(xiàn)代社會。
一些舊有的習慣和風俗不再適應時代的發(fā)展,于是也被逐漸淘汰掉了。

在這些古人非??粗氐闹v究中有這樣一條,叫“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
意思是說女子最好不要在午時出生,而男子最好不要在子夜降臨。

沒想到對于生老病死這樣的自然規(guī)律,古人都很有自己的一套說法。
那么究竟為什么古人對于出生的時辰如此在意呢?
相信天命,信奉神佛
在古代社會,人們對于科學的了解所知甚少。

一些放到現(xiàn)代社會來看能用科學完美解釋甚至是非常常見的事情,對于古人來說都玄妙萬分。
人將大自然的這些現(xiàn)象歸結為天命。

天命二字可以說是貫穿于我國的整個古代社會的。
人們對于天命的尊崇到達了很高的境界,幾乎人人都認為“天命不可違”。

即便這樣的意識漸漸淡薄,但到了現(xiàn)代社會,這樣的思想也偶有出現(xiàn)。
于是乎,古人便開始了對所謂天命以及神佛的信奉與崇拜。

再加上當時佛教和儒家思想對人們的影響也頗為強烈。
人們在對天命的理解上又加入了很多儒教道教的知識,變得更為深刻。

于此同時,陰陽學說也慢慢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因為大到自然世界小到每個人本身,無論是人體的生理現(xiàn)象還是人類的種種疾病,都能用陰陽學說的知識來解釋。

并且這一學說對于古人的生產(chǎn)生活也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所以倍受人們的重視。
但是也有一些對于陰陽的理解在現(xiàn)代社會來說是不夠科學的,只是這樣的理解對古人來說卻頗為重要。

比如說在古人眼中,女子和男子分別是陰和陽的代表。
女子主陰,象征著女性身上陰柔溫和的特征。

陰氣越是重的女性“品性”越好,越是符合當時社會對女子勤儉持家,相夫教子的典型形象。
相反男子主陽,意味著性格陽剛,具有男子氣概。

往往越具有這樣的特征的男性被人們認為越有出息,在未來一定會成就一番大事業(yè)。
而那些看起來優(yōu)柔寡斷的陰柔男性則會受到人們的輕視。

而陰陽學說和出生時辰又有何聯(lián)系呢?為何男女性別不同在出生時所要避諱的時間也不同呢?
女不午時生,男不子夜臨
在古代,午時是一天中太陽高度最高的時候。

換算到現(xiàn)在的二十四小時制的時間差不多在中午的十一點到一點左右,正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
古人們認為,太陽代表著陽氣,而午時太陽光最為強烈,自然也就是陽氣最為旺盛的時候。

而女子主陰,如果在午時出生便違背了陰陽學說,會出現(xiàn)陰陽相制的問題。
在這一時辰出生的女性,往往陰氣會比較弱。

所以會表現(xiàn)出一些平時在男性身上才能看到的特點,比如說走路姿勢豪放不羈,說話聲音洪亮,嗓門大。
這樣的特點放在男性身上是優(yōu)點,但一旦出現(xiàn)在女性身上,就會被人們冠上“母老虎”的稱號。

因為這和人們心中一直以來的女性刻板形象大不相同。
同理子夜也是一天中月光最強烈的時刻。
此時萬籟俱寂,萬事萬物都籠罩在黑暗里,只有月亮撒下點點星輝。
于是人們認為,在子夜便是一天中陰氣最旺盛的時刻。
男子如果在這一時刻出生,自身的陽氣便會受到影響,很有可能會與夜晚的陰氣相沖。
從而性格上變得優(yōu)柔寡斷沉默寡言,甚至對于男性的官運仕途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可見古人對于出生的時辰也是有著很大的講究的。
他們甚至將出生的時間與整個人生都結合起來,似乎出生的時辰就可以斷定一個人有沒有福氣,未來的道路會不會一帆風順。
自我束縛,給思想套上枷鎖
古人對于出生時辰的解釋看起來蠻有一番道理,但他們這樣的思想真的正確嗎?其實不然。
順應心中的天命,求得一個好兆頭這自然無可厚非,但事事都如此,難道不是對思想的一種束縛嗎?
可能在古代,為了遵守這些“講究”,人們要付出很多的代價。
就拿出生時辰舉例,為了避開午時和子夜這兩個時間段,很多產(chǎn)婦即將臨盆也要咬牙強撐,甚至很多女性為此失去了自己的性命。
無論是陰陽學說還是天命神佛,我們?nèi)チ私鈺r都不能只看其表面。
萬事萬物都有其客觀規(guī)律,只有順應這樣的規(guī)律才是正確的選擇,如果違背自然,勢必會被時代所淘汰。
而個人的性格或是品行也并不是出生時辰能決定的。
無論是溫柔體貼的淑女還是豪爽大方的女子形象,是細膩沉穩(wěn)還是孔武有力的男子形象,都是正常且自然應該存在的。
更何況,難道一個出生的時辰就能斷定一個人的前途命運嗎?
這簡直是無稽之談,陰陽的學說也并非人們所理解的這樣,即便出生的時辰真的有所幫助,但也絕對不會是最關鍵性的。
個人的命運永遠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所以像“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樣的講究一直到現(xiàn)代社會也基本被人們淘汰了。
人們對于新生兒的誕生更多的考慮到產(chǎn)婦的生產(chǎn)狀態(tài),絕對不會為了這樣的講究而提前或是推后生產(chǎn)時間。
從古至今流傳下來了許多古人們的講究、說法或是處事的方法。
我們在面對這些的時候要做到擇其優(yōu)而去其弊,不能因為這是流傳已久的就將其一并包攬。
對于那些不符合當下社會發(fā)展的內(nèi)容我們就要選擇摒棄。
在現(xiàn)如今的新時代,我們的思想更不能被束縛,要相信科學帶給我們的知識和力量。
萬事萬物都有其自然規(guī)律,我們在遵循這樣的規(guī)律的同時,也要有我們的選擇和思考。
關注我,為您帶來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