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聶隱娘》,晚唐傳奇的模樣
最近看的電影是《刺客聶隱娘》。

這些年唐朝大熱,接過了明朝的大旗,大概是大唐的輝煌盛世和當下很有些相似吧,切合民族心理。我前些年很喜歡盛唐的歷史,在《妖貓傳》《長安十二時辰》熱播時,對玄宗朝的故事歡喜不已,但這段時間有點偏向中晚唐了。

《刺客聶隱娘》的故事就發(fā)生在中晚唐。盛世已過,藩鎮(zhèn)林立,中央積弱,邊疆尾大不掉,城頭變幻大王旗,你方唱罷我登場,這段時期發(fā)生了很多故事,唐人留下的傳奇話本記載了很多這類故事,其中《聶隱娘》就是非常精彩的一個。

刺客是一名女子,本身就很吸引人,當然這種故事發(fā)生在唐朝也不足為奇,畢竟這個朝代出現(xiàn)過女皇帝。一個刺客被道姑養(yǎng)大,習成一身劍術,奉師命下山刺殺大僚匡扶朝廷。她英姿颯爽,一身黑衣,回到了闊別多年的魏博藩鎮(zhèn)。

魏博刺史素有野心,謀求遠中央而獨立,暗地里蓄積實力,對抗中央。聶隱娘就是奉命刺殺他的。戲劇性的是刺史和刺客幼時有舊,甚至被定過娃娃親,面對這個曾經(jīng)的意中人,聶隱娘會做出什么抉擇呢?大義滅親還是選擇愛情。

結(jié)局其實可以從刺客的名字看出來,那就是“隱”字,面對曾經(jīng)的愛人,雖然他已經(jīng)結(jié)婚生子,但畢竟情分難以割舍。她最終選擇了隱退,成為了晚唐一眾隱士之一。刺史最終是歸屬朝廷還是獨立自治,電影沒有繼續(xù),已經(jīng)不重要了。

這是侯孝賢多年空白后的電影大作,自上映以來的口碑一直兩極分化,豆瓣評分只有7.3分,按侯孝賢的盛名來說是很低的了。老實講,電影我并沒有看太懂,但我很喜歡這部電影的調(diào)調(diào),緩緩慢慢,不急不躁,很有晚唐的氣韻風流。

電影有很多種,偶爾看看這種類型的電影也不錯,生活慢了下來,對歷史也有更深感悟,仿佛晚唐就是這種傳奇模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