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063《毛澤東文集》第四卷 西北戰(zhàn)場作戰(zhàn)經驗 一切以打大殲滅戰(zhàn)為目標

2023-06-01 18:28 作者:知識課代表  | 我要投稿

目錄

第四卷

(一九四五年一月━一九四七年十二月)

110、一切以打大殲滅戰(zhàn)為目標

111、給陳瑾昆的信

112、對中國革命新高潮的說明

113、考慮作戰(zhàn)行動應以便利殲敵為標準

114、中央工作委員會在劉少奇主持下進行工作

115、不性急不分兵待機殲敵

116、東北作戰(zhàn)部署及關內戰(zhàn)局

117、對陳謝縱隊西進作戰(zhàn)的部署

118、做好奪取大西北的一切準備

119、每戰(zhàn)應以殲滅孤立分散之敵為主

120、一年作戰(zhàn)總結及今后計劃

121、在小河中共中央擴大會議上的講話

122、做好到國民黨區(qū)域作戰(zhàn)的準備工作

123、整頓隊勢以利爭取新勝利

124、對我軍南進的三點意見

125、西兵團的作戰(zhàn)任務

126、陳謝部的作戰(zhàn)范圍和原則

127、土地會議應該采取徹底平分土地的方針

128、陳粟部在一兩個月內應只打小仗不打大仗

129、西北戰(zhàn)場作戰(zhàn)經驗

130、對待自由資產階級須防止過左傾向

131、我們完全有把握徹底打倒蔣介石反動集團

132、給陳瑾昆的信

133、改造舊藝術創(chuàng)造新藝術


110、一切以打大殲滅戰(zhàn)為目標

  (一九四七年一月五日)

  陳粟[1],并告劉鄧[2]及譚[3]:

  支亥電[4]悉。

  (一)徹底殲滅二十六師甚好甚慰,全軍將士傳令嘉獎。

  (二)第二步殲滅馮部[5]兩師四旅,估計可能用追擊戰(zhàn)方式解決一部,但要全部解決并收復嶧、臺、邳[6]堡壘線,或需一周以上時間才能完成任務。

  (三)上述任務完成后,魯南全軍應在嶧、臺、邳線附近地區(qū)休整兩三星期,補充新兵,恢復疲勞,準備再戰(zhàn)。

  (四)此時薛岳[7]必從蘇中、蘇北抽調十個旅左右及從他處調動幾個旅(例如六十四師、十四師[8]等),估計共可有十五個旅左右布防隴海線并企圖恢復臺、嶧線,其時間約需三星期左右。

  (五)在殲滅馮部,占領臺、嶧,并休整部隊后,你們任務就是殲滅隴海線上或其南北地區(qū)新來之敵,在這一線打仗可以展開大軍,打更大的殲滅戰(zhàn)。那時你們應當集中四十個團左右兵力并有充分準備,以期一次殲敵五六個旅。

  (六)因此你們在占領嶧、臺、邳后不要輕動,不要去打海州,也不要去打七十四師、十一師,而要休整部隊,鞏固勝利,并吸引七十四師、十一師(可能還有四師、四十四師等部)北上到你們面前適當?shù)貐^(qū),然后殲滅之最為有利。

  (七)只有吸引敵人北上再打三四個宿東、魯南這樣的大殲滅戰(zhàn)[9],蘇中、蘇北失地才能收復。不要在未殲滅敵人主力之前過早企圖收復失地,收復嶧、臺線之目的在于創(chuàng)造戰(zhàn)場。

  (八)在殲滅馮部占領嶧、臺后,為著創(chuàng)造戰(zhàn)場之目的,可考慮殲滅五十一師,占領棗莊,前鋒可過運河控制隴海線。九縱全部應去淮北睢、宿、靈、泗[10]地區(qū)恢復工作。皮旅[11]應去鹽阜[12]地區(qū),堅持工作。二師[13]、二縱、七師(共二十個團)亦應休整補充,準備參加新的大會戰(zhàn)。沭陽暫時得失,無足輕重??傊?,一切以打大殲滅戰(zhàn)為目標,望按此方針部署工作。

  (九)只有一種情況才使我們放棄上述企圖,現(xiàn)時即取南下收復失地之方針,即是蔣[14]、薛并不調動蘇中、蘇北之敵北上隴海線,也不從他處調兵至隴海線。但此種估計此刻似嫌過早,且隴海線暴露于我面前,為著防御該線亦是要調兵的。

  軍委

  子微亥

  根據(jù)毛澤東手稿刊印。

  【注釋】

  [1]陳粟,指陳毅、粟裕,當時分別任山東野戰(zhàn)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和華中野戰(zhàn)軍司令員。

  [2]劉鄧,指劉伯承、鄧小平,當時分別任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司令員和政治委員。

  [3]譚,指譚震林,當時任華中野戰(zhàn)軍政治委員。

  [4]指陳毅、粟裕一九四七年一月四日亥時給中共中央軍委和劉伯承、鄧小平的電報。電報說:二十六師及其快縱今日可完全殲滅,不會有多的漏網。我們已頒令進擊,力爭殲滅馮治安,恢復臺兒莊、嶧縣并向賈汪、隴海東段發(fā)展,力求徹底解決魯南之敵,造成威脅徐州形勢。打馮治安后我們擬轉打敵整編七十四師、十一師并攻海州,向南收復失地。

  [5]馮部,指國民黨軍徐州綏靖公署副主任兼第三綏靖區(qū)司令官馮治安指揮的整編第五十九師和整編第七十七師。

  [6]嶧、臺,指山東嶧縣(今嶧城)和臺兒莊,現(xiàn)均屬棗莊市。邳,指江蘇邳縣。

  [7]薛岳,當時任國民黨軍徐州綏靖公署主任。

  [8]應為國民黨軍整編第十師。

  [9]指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中旬的宿東戰(zhàn)役(即宿北戰(zhàn)役)和一九四七年一月上旬的魯南戰(zhàn)役。這兩次戰(zhàn)役分別殲敵二萬一千余人和五萬三千余人。

  [10]睢、宿、靈、泗,指江蘇睢寧、宿遷和安徽靈璧、泗縣。

  [11]皮,指皮定均,當時任華中野戰(zhàn)軍第十三旅旅長。

  [12]鹽阜,指江蘇鹽城和阜寧。

  [13]似應為第六師。

  [14]蔣,指蔣介石。

?

?

?

?

111、給陳瑾昆的信

  (一九四七年一月十六日)

  瑾昆同志:

  大示誦悉。從新的觀點出發(fā)研究法律,甚為必要。新民主主義的法律,一方面,與社會主義的法律相區(qū)別,另方面,又與歐美日本一切資本主義的法律相區(qū)別,請本此旨加以研究。目前美蔣所提和談,如過去一切和談一樣,全屬欺騙性質,因其軍事失敗,企圖取得休息時間,整軍再戰(zhàn),我們切不可上當。敬復。順祝健康!

  毛澤東

  一月十六日

  根據(jù)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出版的《毛澤東書信選集》刊印。

  【注釋】

  [1]陳瑾昆(一八八七——一九五九),湖南常德人。當時任中共中央法律委員會委員。

?

?

?

?

112、對中國革命新高潮的說明

  (一九四七年二月一日)

  這個文件[2]去年還不能發(fā),現(xiàn)在可以發(fā)了?,F(xiàn)在向全黨對總的形勢及個別問題作出結論,是有益處的??偟男蝿菔?革命高潮快要到來。這種高潮在近半個世紀的中國歷史上有過三次,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北伐戰(zhàn)爭,第三次是抗日戰(zhàn)爭,這三次都是全國規(guī)模的。其他如五四運動、五卅運動[3]、土地革命戰(zhàn)爭等規(guī)模都不夠,土地革命戰(zhàn)爭也沒有發(fā)展到全國范圍?,F(xiàn)在全國規(guī)模的第四次革命高潮,可能很快到來。第一次革命高潮無產階級沒有參加領導,那時還沒有共產黨,是同盟會[4]領導的。第二次、第三次是共產黨和國民黨共同領導的。這一次高潮是由共產黨單獨領導的。也許有一些同志會懷疑革命高潮是不是要到來,他們以為這種高潮多少年才有一次,并不是容易的事。這的確不容易,但根據(jù)最近的形勢來看,高潮是確定地快要到來了。凡是出現(xiàn)革命高潮,總是敵人有弱點,給我們以可乘之機,否則就很難。例如,第二次革命高潮是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現(xiàn)在這次高潮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各次革命高潮都帶有民族性,都是反帝的,這次是反對美帝國主義。國民黨政府和美國政府簽訂的中美商約[5],是要把中國變?yōu)槊绹闹趁竦?,這不會因美軍撤出中國而發(fā)生變化。正如文件上所說:“這一形勢,是在美國帝國主義及其走狗蔣介石代替日本帝國主義及其走狗汪精衛(wèi)[6]的地位,采取了變中國為美國殖民地的政策、發(fā)動內戰(zhàn)的政策和加強法西斯獨裁統(tǒng)治的政策的情況之下形成的。在美蔣這些反動政策下,全國人民除了斗爭,再無出路。為獨立、為和平、為民主而斗爭,仍然是現(xiàn)時期中國人民的基本要求?!盵7]從前我說過,和國民黨打的結果,解放區(qū)的區(qū)域有打得大、中、小三種可能,現(xiàn)在看來,打小的可能性是很小了,打大的可能性是很大了。黨的六次大會的決議提出兩個基本矛盾沒有解決,現(xiàn)在仍未解決,因此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來。這次革命的動力是兩條戰(zhàn)線,就是解放區(qū)和蔣管區(qū)的人民運動,而以解放區(qū)為主。解放區(qū)的勝利越大,高潮就來得越快。能不能勝利呢?根據(jù)過去的經驗,三個主要法西斯國家[8]都被打倒了,為什么美蔣不能被打倒?從各方面來看,敵人是可以打敗的?,F(xiàn)在我們最困難的就是五師[9]活動的地區(qū),那里的同志很難想像到革命高潮快要到來。但中國就是這樣的國家,雖然十年內戰(zhàn)后期連江西蘇區(qū)都退出了,但革命高潮仍然要到來,果真是黑了南方有北方。歐洲為什么在左傾,就因為那里一些國家的中產者和小資產者在日益喪失他們的積蓄而變?yōu)闊o產者。中國的情況也相同,蔣管區(qū)人民的生活比抗戰(zhàn)時期還要困難,因此中國人民是不能不革命的。《大公報》是擁護蔣介石而又同蔣有分歧的資產階級報紙,該報提出中國有三個前途:第一,政治協(xié)商的前途;第二,南北朝的前途;第三,十月革命的前途。唯獨沒有說有蔣介石統(tǒng)一中國的前途。中間派的報紙也沒有一家說蔣介石能統(tǒng)一中國的,甚至連國民黨的報紙也不能不說只有民主才有出路。指出革命高潮一定要到來這一點,使全黨了解并從思想上、工作上、組織上預作準備,那末在這次高潮中我們就可能取得勝利。美國對蔣介石政府的政策(好比英國對希臘的政策[10]),我們在去年還很難判定,現(xiàn)在可以確定了。我們現(xiàn)在的口號還不是打倒美蔣,但實際上是要打倒他們。將來還有沒有和平的可能呢?我們的文件沒有堵死和平的可能,也不拒絕同國民黨談判。但是,美國要和蔣介石共同統(tǒng)治中國,蔣介石要獨裁,而人民一定要反帝反封建,這三條都是確定了的,沒有疑問的。為什么還可能有和平呢?如果我們再消滅蔣軍五十個旅,蔣介石就迫切需要休息,以便再戰(zhàn)。我們呢?要看高潮的勢頭和人力物力的情況,如果也需要休息,以便繼續(xù)進攻,也可以和他進行談判。在這種情況下,雙方有半年到一年的休戰(zhàn)時間是可能的,這種休戰(zhàn)只是一種臨時的步驟,并不涉及原則性的問題。所謂原則性的問題,就是反帝反封建。我們采取這種步驟是為了保障革命的勝利。在去年的停戰(zhàn)中,我們的五師及江南是吃了虧的,軍隊受損失,人民受摧殘。但這種停戰(zhàn)在軍事上或政治上都是必需的。當時如不停戰(zhàn)就沒有理,蔣介石也是如此,美國也覺得如此,這就產生了短期的停戰(zhàn)。而這種性質的停戰(zhàn)在將來也還可能發(fā)生,所以在文件中沒有否定和平的可能。

  關于陜甘寧邊區(qū)的土地問題,西北局和邊區(qū)政府應該繼續(xù)解決,使一切無地的農民都得到土地。已經分過土地的地方,如果有多數(shù)人沒有得到土地,只是少數(shù)人得到,應該考慮重分,這樣可以得到多數(shù)群眾的擁護。要使農民同地主撕破臉,而不是和和氣氣。對地主打了再拉,不打只拉就不好?,F(xiàn)在有一批干部實際上站在地主方面,應該對他們進行教育。要使司令部、專署、地委在思想上都站在農民群眾方面。過去沒有對他們進行教育,是我們工作中的缺點,他們怕違反政策。

  關于統(tǒng)一戰(zhàn)線,文件上說了是極其廣泛的,還應該加一點,說明青年黨、民社黨[11]站到蔣介石方面去并不是我們孤立了,而是蔣介石更加孤立的結果。蔣不得不拉攏這樣的小黨派,由這些小黨派出來幫助維持他的局面,正好證明我們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更廣大了。這種事情將來還會有,因為人民的力量將來會更加壯大。

  現(xiàn)在我們對蔣介石的態(tài)度和抗戰(zhàn)時期有些不同,但不是原則上的不同,在抗戰(zhàn)時期我們同他實際上也是斗爭多、妥協(xié)少。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在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雖有一些作用,但其妨害也很大??箲?zhàn)時期,我們對蔣的政策是,把繩子套在他的脖子上拉他同我們一道走。蔣介石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凡能對我們進攻之處無不進攻。如果我們不堅決抵抗,沒有這個準備,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局面。我們在抗戰(zhàn)中的主要同盟軍是農民,其次是民族資產階級。蔣介石在抗戰(zhàn)中有某些作用,但比起丘吉爾[12]在英國反德戰(zhàn)爭中所起的作用就不如。

  土地問題現(xiàn)在解決是好的。從去年或從今年開始解決也不能算遲,但如果現(xiàn)在還不解決,再拖延下去就將犯很大的錯誤。“三三制”[13]現(xiàn)在還要,為什么不取消?因為現(xiàn)在解放區(qū)的狀況與抗戰(zhàn)時民主改革已經深入了的根據(jù)地的狀況基本相同,因此,中間分子、黨外進步分子還應該吸收進政權來。有些同志以為可以不要“三三制”了,這是不妥當?shù)摹T谕恋馗母镞\動深入的地方,如果地主已經屈服,我們再拉他們一下,這對我們是有好處的。

  總之,這一次革命高潮同前三次不同,同第一次不同的是有了我們黨,同第二次第三次不同的是沒有國民黨參加領導。凡是分掌領導權的都搞不好。內戰(zhàn)時我們沒有占領廣大城市,也沒有民族資產階級參加,這次則不同。革命勝利還有相當長的時間,我過去曾說過,少則三年到五年,多則十年到十五年。假如以少則三年到五年來說,那末,從日本投降時算起到現(xiàn)在已經過去一半了,即一年半了,但最后的困難我們還要估計到。

  這個文件應在黨內廣泛散發(fā)。

  根據(jù)中央檔案館保存的講話記錄稿刊印。

  【注釋】

  [1]這是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黨內指示《迎接中國革命的新高潮》時的講話。這個指示見《毛澤東文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11—1217頁。

  [2]指《迎接中國革命的新高潮》一文。

  [3]五卅運動,指一九二五年五月三十日爆發(fā)的反帝愛國運動。一九二五年二月和四月上海、青島的日本紗廠先后發(fā)生幾萬名工人大罷工,并取得了重大勝利。工人運動的高漲,引起了帝國主義者的恐慌與仇恨從而加緊部署鎮(zhèn)壓工人運動。五月十五日上海內外棉第七廠日本資本家槍殺了該廠工人領袖、共產黨員顧正紅,并傷十余人。五月三十日,當二千余學生分頭在公共租界各馬路進行示威游行時,一百余人遭巡捕逮捕,引起學生和市民的更大憤慨,有近萬人聚集在巡捕房門口,要求釋放被捕學生。英國巡捕向群眾開槍,打死打傷許多人。“五卅”慘案發(fā)生后,激起了全國人民的公憤,廣大工人、學生和部分工商業(yè)者,在許多城市和縣鎮(zhèn)舉行游行示威和罷工、罷課、罷市,形成了全國規(guī)模的反帝愛國運動。

  [4]同盟會,是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的簡稱。一九○五年八月,興中會與華興會等革命團體的成員在日本東京聯(lián)合組成同盟會,采用孫中山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的資產階級革命的政綱。孫中山被推選為總理。在他的領導下,同盟會積極進行革命宣傳,并聯(lián)合會黨、新軍發(fā)動多次武裝起義。一九一一年十月武昌起義爆發(fā),很快形成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運動。在袁世凱竊取政權后,同盟會于一九一二年八月改組為國民黨。

  [5]中美商約,即《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見本卷第201頁注[6]。

  [6]汪精衛(wèi),一九三七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任國民黨國防最高會議副主席,主張對日妥協(xié),是國民黨內親日派首領。一九三八年三月任國民黨副總裁,同年十二月公開投降日本,后任日本扶植的南京傀儡政府主席。

  [7]見《迎接中國革命的新高潮》(《毛澤東文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12—1213頁)。

  [8]指德國、意大利和日本。

  [9]五師,指原新四軍第五師,李先念任師長兼政治委員。

  [10]一九四一年四月德國法西斯占領希臘,以國王為首的部分希臘政府官員和軍官逃往國外,組成流亡政府,國內人民則在希臘共產黨的領導下積極開展抗擊法西斯的斗爭。一九四二年四月建立了希臘人民解放軍,一九四四年三月成立了希臘民族政治委員會,行使人民政權的職能,這時,人民解放軍在殲滅大量敵人的基礎上已經解放了許多城市和大片國土。人民解放軍的勝利使希臘流亡政府驚恐萬分,也使英帝國主義極為憂慮。英國為使希臘繼續(xù)成為自己的勢力范圍,支持親英勢力繼續(xù)在希臘執(zhí)政,以“調解”流亡政府和民族解放政治委員會的關系為名,制造了一個統(tǒng)一希臘政府和統(tǒng)一希臘軍隊的騙局,接著又公開地進行武裝干涉。在英帝國主義的政治欺騙和軍事干涉下,民族解放政治委員會于一九四四年九月宣布解散,交出了它在解放區(qū)掌握的政權,一九四五年一月,又宣布遣散全國人民解放軍,并隨后交出了武器。人民解放軍放下武器后,革命軍民受到了英國和希臘政府的殘酷迫害。

  [11]青年黨,即中國青年黨,一九二三年成立。民社黨,即中國民主社會黨,一九四六年八月由中國國家社會黨與民主憲政黨合并組成。抗日戰(zhàn)爭時期,它們曾參加中國民主同盟,后又依附國民黨。一九四六年十一月參加國民黨包辦的“國民大會”,擁護這次大會通過的所謂“中華民國憲法”,支持蔣介石發(fā)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zhàn)。

  [12]丘吉爾,一九四○年至一九四五年出任英國戰(zhàn)時聯(lián)合內閣首相,領導英國抗擊法西斯德國的進攻。

  [13]“三三制”,是中國共產黨制定和實行的關于敵后抗日根據(jù)地政權建設的政策。根據(jù)這一政策,抗日根據(jù)地政權中的人員分配是,共產黨員大體占三分之一,左派進步分子大體占三分之一,中間分子和其他分子大體占三分之一。

?

?

?

?

113、考慮作戰(zhàn)行動應以便利殲敵為標準

  (一九四七年三月六日)

  陳饒張黎,粟譚陳[1],并告劉鄧[2]:

  支午電[3]悉。你們主力五個縱隊爭取休整半月以上,甚為必要。至下一步行動,目前可從幾個方案考慮,待敵情發(fā)展再行決定。但考慮行動應以便利殲敵為標準。不論什么地方,只要能大量殲敵,即是對于敵人之威脅與對于友軍之配合,不必顧慮距離之遠近。轉入外線之時間現(xiàn)亦不必顧慮,因五師[4]主力一部已渡河到達太岳,一部正待機北渡,鄂西王樹聲[5]部一部已渡江去湘西,一部留原地。因此,中央原令你們提早轉入外線援助五師之計劃,現(xiàn)可改變,大約本年全部時間均可用于內線作戰(zhàn)。我華東軍在今后十個月內,以平均每月殲敵四個至五個旅,付出傷亡六千至七千人計算,共須殲敵四十至五十個旅,付出傷亡六萬至七萬人之多(明年的尚未計算在內)。你們須從長期作戰(zhàn)的思想出發(fā),并使廣大干部建立此種思想,隨時隨地節(jié)省人力物力,方能戰(zhàn)勝蔣介石,解決中國歷史任務。在同樣的長期作戰(zhàn)任務下,我劉鄧軍現(xiàn)時亦須休整補充,恢復元氣。其下一步行動,似以打黃河以北之王仲廉、孫震[6]兩部,與華東作遠距離之配合較為適宜。在一般情形下(特殊情況除外),劉鄧軍須在黃河以北,基本上解決王孫兩部,并調動吳紹周[7]指揮之兩個師到黃河以北給以殲滅,然后南下隴海較為有利,因黃河已放水,過去與現(xiàn)在情形已不相同。此外,你們的三縱似亦宜令其就地休整,以利爾后加入主力作戰(zhàn)。對敵津浦集團[8]北進不要阻止,讓其進至泰安一線,于我最為有利。王許[9]兩縱如能殲滅八軍奪取濰縣[10]是很好的,但如果情況已不許可,則宜令其適時進入休整,務使爾后作戰(zhàn)經常集中六十個團行動。

  軍委

  寅魚

  根據(jù)毛澤東手稿刊印。

  【注釋】

  [1]陳饒張黎,指陳毅、饒漱石、張云逸、黎玉,當時分別任華東軍區(qū)司令員、政治委員、副司令員和副政治委員。粟譚,指粟裕、譚震林,當時分別任華東野戰(zhàn)軍副司令員和副政治委員。陳士榘(一九○九——一九九五),湖北鐘祥人,當時任華東野戰(zhàn)軍參謀長。

  [2]劉鄧,指劉伯承、鄧小平,當時分別任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司令員和政治委員。

  [3]指陳毅、饒漱石、張云逸、黎玉、粟裕、譚震林、陳士榘一九四七年三月四日午時給中共中央軍委并劉伯承、鄧小平、張鼎丞、鄧子恢的電報。電報說:華東野戰(zhàn)軍現(xiàn)以五個縱隊暴露于膠濟線張店、周村之周圍及淄博地區(qū)休整待機,以引誘南線敵人深入山地,造成爾后殲敵之有利條件。對今后作戰(zhàn),我們提出兩個作戰(zhàn)方案。第一,集中山東及劉鄧軍于津浦線之兗、濟間與敵決戰(zhàn)。第二,華東主力轉魯南線殲敵,建議劉鄧軍向東南進擊,截斷隴海,與華東部隊形成對徐州之鉗形攻擊,迫津浦敵南返,而后我再全力于運動中殲滅南下之敵。但輾轉南北需時較長,轉入外線作戰(zhàn)時間亦需推遲。

  [4]五師,指原新四軍第五師,李先念任師長兼政治委員。

  [5]王樹聲,當時任鄂西北軍區(qū)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6]王仲廉,一九○三年生,江蘇蕭縣(今屬安徽)人,當時任國民黨軍整編第二十六軍軍長。孫震(一八九二——一九八五),四川成都人,當時任國民黨軍第五綏靖區(qū)司令官。

  [7]吳紹周(一九○二——一九六六),貴州天柱人。當時任國民黨軍整編第八十五師師長。

  [8]指沿津浦路滕縣、兗州段北犯之國民黨軍第七軍和整編第十一師、第六十四師、第二十師等部。

  [9]王許,指王建安、許世友,當時分別任華東野戰(zhàn)軍第八縱隊和第九縱隊司令員。

  [10]濰縣,今濰坊市寒亭區(qū)。

?

?

?

?

114、中央工作委員會在劉少奇主持下進行工作

  (一九四七年三月三十日)

  賀龍同志即轉恩來:

  (一)中央決定組織中央工作委員會,在少奇主持下進行各項工作。朱、劉[2]二同志明晚由石咀驛(綏德南七十里)動身去臨縣與董、葉[3]諸同志會合,經五臺往太行。中央直屬機關人員已至晉西北者,照前議一部往太行,一部就地疏散,由你告董、葉處理,嗣后聽候中央工委指示。

  (二)接電后請你于數(shù)日內回來,嗣后即由毛、周、弼[4]三人主持中央。我們現(xiàn)在石咀驛附近。

  (三)敵已占兩延[5],下一步行動待偵。

  (四)如敵攻清澗,我們準備移至安定、保安[6]之間。為免被敵隔斷,故請你早回河西,河東事由劉、朱、董、葉處理。

  毛弼

  寅三十申

  根據(jù)毛澤東手稿刊印。

  【注釋】

  [1]這是毛澤東、任弼時給晉綏軍區(qū)司令員賀龍轉周恩來的電報。

  [2]朱、劉,指朱德、劉少奇。

  [3]董,指董必武,當時任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常委。葉,指葉劍英,當時任中共中央后方委員會書記。

  [4]毛、周、弼,指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

  [5]兩延,指延長、延川。

  [6]安定,今子長縣。保安,今志丹縣。

?

?

?

?

115、不性急不分兵待機殲敵

  (一九四七年五月六日)

  陳粟[1],并告劉鄧[2]:

  你們三日電四日收到,當即復電提出幾點意見,諒已收到。今日收到你們二日電[3],得悉青駝寺殲敵三千,但因一縱遠去寧陽,來不及集中兵力打七十四師等部,失一殲敵機會。目前形勢,敵方要急,我方并不要急。鑒于青駝寺教訓,尤不宜分兵,不但一、六兩縱不宜過早分出,即七縱亦似宜暫留濱海地區(qū)一個月左右作為鉗制之用,一個月后看情形再行南下。因此,五、六兩月你們除以七縱位于濱海外,其余全部似宜集中萊蕪、沂水地區(qū)休整待機,待敵前進或發(fā)生別的變化,然后相機殲擊。第一不要性急,第二不要分兵,只要主力在手,總有殲敵機會。凡行動不可只估計一種可能性,而要估計兩種可能性,例如調動敵人,可能被調動,亦可能不被調動,可能大部被調動,亦可能只有小部被調動。凡在局勢未定之時,我主力宜位于能應付兩種可能性之地點。此次你們一意對付西面之敵,沒有料到湯[4]兵團主力北上,沒有事先準備集中最大兵力于適當位置,可以打由西向東之五軍、十一師等部,亦可打由南向北之七十四師等部。青駝寺作戰(zhàn)時已來不及集中兵力,但失去一次時機并不要緊。當著不好打之時,避開敵方挑釁忍耐待機,這是很對的。又,在泰安大勝[5]敵人深入恐慌日增之際,故估計五、六兩月內,可能給我殲敵機會。即使沒有機會,只要敵主力進至泰安、萊蕪、沂水之線,最好讓其進至淄博地區(qū),你們則退至淄博之線或淄博以北,裝作向河北退走模樣,使敵發(fā)生錯覺。我主力距敵要遠一點,不要守陣地,對敵正面?zhèn)让婧竺嬉粯尣淮?,讓敵放心前進,又使敵完全不知我主力所在,當此時機,好打則打之,不好打則以主力轉入敵后,局勢必起變化。此次胡宗南[6]以三十一個旅攻入只有人口一百五十萬之陜甘寧邊區(qū),集中十一個旅,有時十個旅,有時九個旅,成一橫直四五十里之方陣,使我無殲擊之機會,我們即以上述方法對付之。對集中之敵置之不理(此次敵九個半旅入綏德,我們一槍不打),而集中全力打敵后路,使敵完全陷入被動地位,可作你們參考。所不同的,山東地區(qū)較狹,你們兵力甚大,轉動不易,自應因地制宜。一切望按情況決定。

  軍委

  辰魚

  根據(jù)毛澤東手稿刊印。

  【注釋】

  [1]陳粟,指陳毅、粟裕,當時分別任華東野戰(zhàn)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和副司令員。

  [2]劉鄧,指劉伯承、鄧小平,當時分別任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司令員和政治委員。

  [3]指陳毅、粟裕一九四七年五月二日給中共中央軍委、華東局和劉伯承、鄧小平的電報。電報說:華東野戰(zhàn)軍攻泰安時期,敵繼續(xù)向新泰、蒙陰山區(qū)猛攻,企圖誘我出擊,與我決戰(zhàn)。華東野戰(zhàn)軍主動放棄新泰、蒙陰,主力進至臨蒙公路以東地區(qū),以一部攻寧陽,調動敵人(第五軍)向西使敵分散,主力東移,配合攻擊進入蒙陰之敵。四月二十九日至三十日夜,敵第八十三師約兩個團兵力在青駝寺以南地區(qū)被我軍殲滅,但未能及時施行對敵七十四師等部之攻擊。

  [4]湯,指湯恩伯,當時任國民黨軍陸軍總司令部徐州司令部第一兵團司令官。

  [5]指一九四七年四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六日華東野戰(zhàn)軍第十、第三縱隊圍攻泰安的戰(zhàn)斗。這次戰(zhàn)斗,殲泰安守敵整編第七十二師(缺一個旅),俘師長楊文瑔。

  [6]胡宗南,當時任國民黨軍第一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

?

?

?

?

116、東北作戰(zhàn)部署及關內戰(zhàn)局

  (一九四七年五月二十日)

  林高[1]并告朱劉[2]:

  高卯號[3]電,林辰巧、辰皓兩電[4]均悉。出師順利,甚慰。東北在你們領導之下,改革了土地,發(fā)動了群眾,建設了一支強有力軍隊。在全國各區(qū)中,就經濟論你們占第一位,就軍力論你們已占第二位(山東為第一位)。目前你們以八個師南進,希望能于夏秋兩季解決南滿[5]問題,爭取于冬春兩季向熱河[6]、冀東行動一時期,殲滅十三軍、九十二軍等部,發(fā)動群眾,擴大軍隊。該兩區(qū)共有人口一千五百萬,為將來奪取長春、北寧兩路[7],長、沈、平、津四城必不可少之條件。奪取兩路四城必須準備的條件有三:你們已在北滿[8]建立了強大根據(jù)地,解決了第一個條件;現(xiàn)在正向南滿作戰(zhàn),估計不要很久即可解決第二個條件,建立強大的南滿根據(jù)地;第三步還要解決冀熱遼地區(qū)的根據(jù)地問題。關內方面,我蘇魯軍[9]負擔最大,在他們面前,集中了三十二個整編師八十五個旅(包括被殲者在內),直至此次殲滅七十四師,才使敵人進攻發(fā)生了困難,今后再殲二三個師(軍),即可轉入全面反攻。我劉鄧[10]軍現(xiàn)攻安陽,六月間可以十萬人渡黃河向中原前進。我彭習[11]軍(只有六個不充實的旅)對付胡宗南[12]三十一個旅的進攻,兩個月作戰(zhàn)業(yè)將胡軍銳氣頓挫,再有幾個月必能大量殲敵,開展局面。陳賡[13]部四個旅擬使用于西北。聶蕭羅[14]軍上月正太作戰(zhàn)[15]殲敵三萬余,繳槍一萬五千以上,現(xiàn)須休息半月,約下月中旬擬打津滄線,配合你們作戰(zhàn)??傆^全局,目前大部分地區(qū)已轉入反攻作戰(zhàn)。只待山東再打一二個勝仗,即可轉入全面反攻。

  毛澤東

  辰號

  根據(jù)手稿刊印。

  【注釋】

  [1]林高,指林彪、高崗,當時分別任東北民主聯(lián)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和副政治委員。

  [2]朱劉,指朱德和劉少奇。

  [3]卯號,即四月二十日。

  [4]指林彪一九四七年五月十八日、十九日給毛澤東和中共中央軍委等的電報。電報說:東北民主聯(lián)軍北滿八個師八日開始渡松花江南下,十七日在長春西北之懷德將敵新一軍一個團及一個保安團全殲,十八日又將增援懷德之敵兩個師(缺一個團)殲滅,俘獲甚眾。預計十天后到達南滿,依托南滿根據(jù)地與山地作戰(zhàn)。今后南滿北滿主力能密切配合,東北戰(zhàn)爭形勢可望有較大開展。

  [5]南滿,指中長路沈陽至大連段以東的安東(今丹東)、莊河、通化、臨江、清原和沈陽西南的遼中等地區(qū)。

  [6]熱河,即熱河省,見本卷第10頁注[3]。

  [7]長春路,指中國長春鐵路(簡稱中長鐵路)。自哈爾濱起,西至滿洲里,東至綏芬河南至大連??谷諔?zhàn)爭勝利后統(tǒng)稱中國長春鐵路,由中蘇共管。一九五二年十二月,蘇聯(lián)政府將中長鐵路全部移交給中國?,F(xiàn)分段改稱濱州、濱綏和哈大等路。北寧路,指北平經天津至沈陽的鐵路,即今京哈線北京至沈陽段。

  [8]北滿,指哈爾濱、牡丹江、北安、佳木斯、齊齊哈爾等地區(qū)。

  [9]蘇魯軍,指華東野戰(zhàn)軍,陳毅、粟裕、譚震林分別任司令員、副司令員和副政治委員。

  [10]劉鄧,指劉伯承、鄧小平,當時分別任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司令員和政治委員。

  [11]彭習,指彭德懷、習仲勛,當時分別任西北野戰(zhàn)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和副政治委員。

  [12]胡宗南,當時任國民黨軍第一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

  [13]陳賡,當時任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第四縱隊司令員。

  [14]聶蕭羅,指聶榮臻、蕭克、羅瑞卿,當時分別任晉察冀軍區(qū)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副司令員和副政治委員。

  [15]正太作戰(zhàn),見本卷第236頁注[4]。

?

?

?

?

117、對陳謝縱隊西進作戰(zhàn)的部署

  (一九四七年五月二十四日)

  陳謝韓并告新亭,滕薄王,賀李,劉鄧,彭習[2]:

  (一)你們縱隊六月內完成休整及一切西進準備工作(包括肅清呂梁,打開通路),準備于七月上旬由大寧、軍渡之間渡河,先至陜北作戰(zhàn),再至寧夏、甘肅廣大區(qū)域作戰(zhàn),以殲滅胡[3]軍及其他頑部,奪取大西北為目標,即借此以保衛(wèi)山西。應在部隊中提倡吃苦耐勞,不怕困難,告訴他們只有消滅胡宗南才能保衛(wèi)山西。

  (二)陳賡卯梗電[4],胡軍將返晉,并主張奪取太原。在目前形勢下,我之主要作戰(zhàn)目標是蔣介石,對于閻錫山[5]主力的消滅及太原的奪取,應放在爾后去做。目前胡軍亦不一定返晉,即返晉我應吸引其回到陜甘給以消滅,對于保衛(wèi)山西解放區(qū)最為有利。

  (三)為開辟至陜北之通路并保障爾后接濟順利起見,應舉行一次大的作戰(zhàn),各個殲滅鄉(xiāng)、吉、蒲、大、平、介、靈、孝[6]八縣之敵。為達此目的,你們推遲半月入陜亦可。

  (四)陳謝入陜后,由新亭指揮所部協(xié)同呂梁部隊(五旅不久可由綏、米返呂梁,作戰(zhàn)時受新亭統(tǒng)一指揮),鞏固與發(fā)展呂梁、太岳兩區(qū)。

  (五)陳謝入陜后,糧食由陜甘寧邊區(qū)解決,其他一切仍由太岳、太行接濟,你們對此應作準備。又,爾后作戰(zhàn),陣地戰(zhàn)必多,應多帶炮彈。

  (六)政治上應作充分之動員工作,務使人人明了西進之偉大政治意義。

  軍委

  辰敬

  根據(jù)毛澤東手稿刊印。

  【注釋】

  [1]這是毛澤東起草的中共中央軍委給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第四縱隊司令員陳賡、政治委員謝富治和副司令員韓鈞的電報。中央軍委對陳謝縱隊西進作戰(zhàn)的部署以后作了改變。參見本卷第258頁和第264頁。

  [2]新亭,即王新亭(一九○八——一九八四),湖北孝感人,當時任太岳軍區(qū)司令員。滕,指滕代遠(一九○四——一九七四),湖南麻陽人,當時任晉冀魯豫軍區(qū)第一副司令員。薄,指薄一波,當時任晉冀魯豫軍區(qū)第一副政治委員。王,指王宏坤,一九○九年生,湖北麻城人,當時任晉冀魯豫軍區(qū)第二副司令員。賀李,指賀龍、李井泉,當時分別任晉綏軍區(qū)司令員和政治委員。劉鄧,指劉伯承、鄧小平,當時分別任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司令員和政治委員。彭習,指彭德懷、習仲勛,當時分別任西北野戰(zhàn)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和副政治委員。

  [3]胡,指胡宗南,當時任國民黨軍第一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

  [4]指陳賡一九四七年四月二十三日給中共中央軍委并彭德懷、習仲勛、劉伯承、鄧小平、滕代遠、薄一波、王宏坤的電報。電報說:目前陜甘寧的努力使胡宗南陷于進退維谷,但其仍未放棄對山西的野心,估計移兵晉南是意中之事。我必須集中最大限度的兵力到山西作戰(zhàn),我意在平漢線暫取守勢,劉鄧至少以兩個縱隊增加同蒲線并盡可能抽晉綏兵力參加,先給入晉之胡軍以打擊再配合聶榮臻、蕭克部控制正太進取太原,今冬明春再集中主力南渡進入中原,配合陳毅進取徐州。

  [5]閻錫山,當時任國民黨軍太原綏靖公署主任。

  [6]鄉(xiāng)、吉、蒲、大、平、介、靈、孝,指山西鄉(xiāng)寧、吉縣、蒲縣、大寧、平遙、介休、靈石和孝義。

?

?

?

?

118、做好奪取大西北的一切準備

  (一九四七年六月六日)

  陳謝韓,并告彭習[2]:

  (一)同意你們微電[3]所提意見,準備于十五日后開始北移西渡。(二)你們要開營以上干部大會,反復說明在和晉南很大不同的條件下作戰(zhàn),要準備吃很多的苦,要有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要有消滅胡宗南[4]、奪取大西北的雄心,并要準備打陣地戰(zhàn)(以后運動戰(zhàn)將大大減少),學會近迫作業(yè),善于攻堅。以上這些,你們一定要用積極態(tài)度向營以上干部說得明明白白,經過他們向戰(zhàn)士說明,鼓動一切指戰(zhàn)員勇敢地執(zhí)行新任務。關于陜甘寧邊區(qū)只能供給你們糧食,其他一切都要太岳自己接濟一項,你們也要向干部說得清清楚楚,免得將來發(fā)生怨言。總之,你們要有精神上物質上一切充分準備。為此目的,你們可在晉南至軍渡之間擇一適當?shù)攸c休息數(shù)日,開干部會及軍人大會。

  軍委

  

  根據(jù)毛澤東手稿刊印。

  【注釋】

  [1]這是毛澤東起草的中共中央軍委給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第四縱隊司令員陳賡、政治委員謝富治和副司令員韓鈞的電報。中央軍委對陳謝縱隊西進作戰(zhàn)的部署以后作了改變。參見本卷第258頁和第264頁。

  [2]彭習,指彭德懷、習仲勛,當時分別任西北野戰(zhàn)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和副政治委員。

  [3]指陳賡、韓鈞一九四七年六月五日給中共中央軍委的電報。電報說:情況若無變化,我部決心于本月十五日以后開始北移,經汾離公路,由軍渡西渡。

  [4]胡宗南,當時任國民黨軍第一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

?

?

?

?

119、每戰(zhàn)應以殲滅孤立分散之敵為主

  (一九四七年七月一日)

  朱劉,聶[1]轉楊羅[2]并告林羅[3]:

  (一)現(xiàn)時距雨季尚有一個時期,漕河、北河店間戰(zhàn)役[4]結束后休整數(shù)日。如定興、北平間有好仗可打,即集中全力向該段薄弱之敵進擊,否則應即轉移至永定河以北,向平津路進擊。

  (二)每打一仗后,如損傷不大時,休整數(shù)日至十天即打第二仗,目前不要作整月休息計劃。

  (三)每次作戰(zhàn)計劃,以殲滅孤立分散之敵為主,必須對敵方增援有充分之事先準備,但不要將計劃重心放在打增援上。因在目前情況下,敵方往往畏懼增援,若決心增援,又往往集中兵力使我不易殲擊。

  (四)占領之地能守者(如正太、青滄),以地方部隊守之,不能守者則不惜立即放棄,讓敵重占,以利我再度、三度、四度之殲擊??傊臆姳仨毻耆鲃?,不要有任何被動。(五)速令楊羅臺與軍委臺通報。

  軍委

  午東

  根據(jù)毛澤東手稿刊印。

  【注釋】

  [1]朱劉,指朱德、劉少奇。聶,指聶榮臻,當時任晉察冀軍區(qū)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2]楊羅,指楊得志、羅瑞卿,當時分別任晉察冀野戰(zhàn)軍司令員和第一政治委員。

  [3]林羅,指林彪、羅榮桓,當時分別任東北民主聯(lián)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和副政治委員。

  [4]漕河、北河店間戰(zhàn)役,即保北戰(zhàn)役。一九四七年六月二十五日至七月六日,晉察冀野戰(zhàn)軍在保定以北漕河至北河店間發(fā)起攻勢,共殲國民黨軍八千二百余人。

?

?

?

?

120、一年作戰(zhàn)總結及今后計劃

  (一九四七年七月十日)

  林、羅、高[1]:

  戰(zhàn)略方針:

  (一)第一年作戰(zhàn),除山東外,一切區(qū)域均已將敵戰(zhàn)略進攻停止,并已轉入我軍之進攻。敵在陜北雖尚有進攻能力,由于地形等條件,已變?yōu)橛螕粜缘模臆娨涯苤鲃幼鲬?zhàn);東北及太行早已采取攻勢;五臺[2]自改善領導后亦能主動作戰(zhàn);山東敵集中攻我魯中,估計亦難持久,我軍將逐步轉入攻勢。

  (二)第一年我軍共殲敵正規(guī)軍九十七個半旅,七十八萬人,殲偽軍、保安部隊等雜部三十四萬人,共殲敵一百一十二萬人。

  (三)敵軍主力仍在南線[3],連被殲者(其中大半已補充,惟人數(shù)不足,戰(zhàn)力弱,一部在準備補充中)計算在內,共有一百五十四個旅,其中,山東(包括蘇北)八十八個旅,太行二十六個旅,西北(包括晉南、榆林、寧夏,不包括蘭州以西)四十個旅。北線[4]敵力較弱,共有六十四個旅(被殲者在內),其中,東北(不包括冀東、察[5]北)二十四個旅,五臺及晉綏四十個旅(孫連仲[6]十五個旅,傅作義[7]十個旅,閻錫山[8]十五個旅)。敵后方守備兵力三十個旅,其中,新疆及甘西八個旅,湘、鄂、川、滇、黔五省十六個旅,東南各省及臺灣六個旅。全國敵正規(guī)軍二百四十八個旅,去年七月共有兵員一百八十余萬人,一年作戰(zhàn)被我殲滅七十八萬人,補充六十萬,逃亡二十萬,現(xiàn)有兵員一百五十萬人,今后一年準備補充一百萬人。此外尚有特種部隊(炮、工、輜、海、空)、偽軍、交警[9]及保安部隊等一百萬人(被殲者除外),后方軍事機關一百八十萬人。一年作戰(zhàn),敵軍士氣已衰,厭戰(zhàn)情緒高漲,民心尤為厭戰(zhàn),蔣政權在人民中已陷孤立。

  (四)我第二年作戰(zhàn)應爭取殲敵一百個正規(guī)旅及大量雜部,使敵由數(shù)量上的優(yōu)勢變?yōu)榱觿?,我則變?yōu)閮?yōu)勢。

  (五)我軍山東有二十七個頭等旅;太行(不包括陳賡[10])有十三個頭等旅,十四個二等旅;西北有邊區(qū)六個旅(其中四個是晉綏來的),陳賡四個旅,晉綏三個旅;五臺有九個頭等旅,四個二等旅;東北(包括察北、冀東)有頭等二等三十二個旅。我全軍共計一百一十二個旅(東北、山東兩炮縱,東北、晉綏四個騎旅不在內),九十萬人。此外,地方部隊六十萬人,軍事機關四十萬人。

  (六)第二年我軍任務:山東、太行兩區(qū)力求占領長江以北,西北方面力求占領甘、寧大部,北線我軍力求占領中長、北寧[11]、平承、平石、平綏[12]、同蒲各路之大部及路上除平、津、沈以外各城,孤立平、津、沈,如能占領沈陽則更好。其中極重要的是占領平綏路,打通東北與華北聯(lián)系,使華北、西北我軍獲得軍火接濟。

  (七)上述北線任務應以東北我軍為主力,五臺、晉綏為輔助完成之。

  (八)東北我軍目前休整一個月至兩個月,約于八九月間發(fā)動新攻勢,以四個月至六個月時間占領中長、北寧兩路之大部,相機奪取長春、四平、遼陽、錦州等城。如能順利達成上述任務,約在明春即須以東北有力兵團,配合五臺、晉綏進攻平綏路。待戰(zhàn)爭發(fā)展平綏附近時,五臺、晉綏我軍統(tǒng)一歸林羅指揮作戰(zhàn)。

  (九)在第二年計劃順利完成條件下,第三年,山東、太行兩主力即可向長江以南發(fā)展;東北、五臺我軍,除留必要兵力攻擊平、津、沈及其他第二年尚未占領之城市,并守備本地外,即可以相當數(shù)量之兵力加入西北及長江以南作戰(zhàn),而主要是加入西北,以期奪取西北各省及四川全省,鞏固后方。

  (十)東北軍事工業(yè)應全力接濟關內。目前開始的一年內,你們必須用大力建立大規(guī)模軍事工業(yè)。

  (十一)我軍作戰(zhàn)方針,仍如過去所確立者,先打分散孤立之敵,后打集中強大之敵;先取中等城市及廣大鄉(xiāng)村,后取大城市;以殲滅敵軍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不以保守及奪取地方為主要目標,奪取地方是殲敵有生力量的結果,往往須反復多次才能最后奪取地方;每戰(zhàn)集中絕對優(yōu)勢兵力,以一部打正面,以主力打迂回;以俘獲敵人的全部武器與大部兵員(十分之九的士兵及少數(shù)下級官佐)補充自己,配合土地改革與發(fā)展生產,支持長期戰(zhàn)爭;今后作戰(zhàn),運動戰(zhàn)的可能已減少,主要是攻擊敵軍陣地,必須用大力加強炮兵與工兵。

  (十二)以上是一年作戰(zhàn)總結及今后計劃。你們意見如何,盼告。

  毛澤東

  午灰

  根據(jù)手稿刊印。

  【注釋】

  [1]林,指林彪,當時任東北民主聯(lián)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羅高,指羅榮桓、高崗,當時均任東北民主聯(lián)軍副政治委員。

  [2]指晉察冀地區(qū)。

  [3]南線,這里指華東、晉冀魯豫、西北(包括晉南、榆林、寧夏,不包括蘭州以西)諸戰(zhàn)場。

  [4]北線,這里指東北、晉察冀、晉綏諸戰(zhàn)場。

  [5]察,指察哈爾省,見本卷第10頁注[3]。

  [6]孫連仲(一八九三——一九九○),河北雄縣人。當時任國民黨軍保定綏靖公署主任。

  [7]傅作義,當時任國民黨軍張垣(張家口)綏靖公署主任。

  [8]閻錫山,當時任國民黨軍太原綏靖公署主任。

  [9]交警,指交通警察總隊。見本卷第170頁注[3]。

  [10]陳賡,當時任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第四縱隊司令員。

  [11]中長,即中長路。見本卷第243頁注[7]。北寧,即北寧路,指北平經天津至沈陽的鐵路,今京哈線北京至沈陽段。

  [12]平綏,即平綏路,指北平至綏遠(今屬內蒙古自治區(qū))包頭的鐵路,今京包線。

?

?

?

?

121、在小河中共中央擴大會議上的講話

  (一九四七年七月二十一日)

  

  關于軍事計劃,西北戰(zhàn)場原先打算由西北野戰(zhàn)兵團和陳賡[2]縱隊兩部集中起來打胡宗南[3],現(xiàn)在決定分開打[4],這樣在戰(zhàn)略上和糧食供給上都有利。今年我們只能削弱胡宗南,到明年七月可以造成消滅他的條件。陜甘寧邊區(qū)在軍事上和財政上都以依靠晉綏邊區(qū)為主,今后更是如此,因為戰(zhàn)爭使陜甘寧邊區(qū)的地方和人口都縮小了?,F(xiàn)在決定由賀龍同志以陜甘寧晉綏聯(lián)防軍司令的資格來統(tǒng)一指揮,解決統(tǒng)一后方、精簡節(jié)約和地方工作三個問題。

  對蔣介石的斗爭,計劃用五年的時間來解決,從過去這一年的成績來看是有可能的。山東的局面最近可以轉變,陜甘寧邊區(qū)還不能,但基本上停止了敵人的進攻,這就為以后轉變局面打下了一個基礎。過去一年消滅蔣介石正規(guī)軍和非正規(guī)軍一百一十二萬人,我們傷亡三十幾萬人,假定第二、第三年的戰(zhàn)爭更激烈些,五年就要準備傷亡二百萬人。現(xiàn)在我們有主力部隊九十萬人,地方部隊六十萬人,如能把主力擴展到一百五十萬人,就足夠解決問題了。

  蔣介石在政治上更加孤立了,也就是說人民群眾更加不信任他,他更加眾叛親離了。當然還沒有到徹底孤立的地步,還有一些人迷信他,這需要有一個過程。過去在抗戰(zhàn)時期我們對蔣介石頑固派的方針就是孤立他,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我們一方面要作若干讓步,另一方面又要堅持政治上的獨立自主,在根據(jù)地實行減租減息,在國民黨區(qū)域開展群眾工作,批評頑固分子。我們沒有犯像美國共產黨在一個時期所犯的那種錯誤[5],也沒有等到抗戰(zhàn)結束以后再轉變方針,那樣就來不及了。在日本投降以后,國共和談是必要的。雖然我們希望全部問題政治解決的目的沒有達到,但蔣介石的確是更加孤立了。只有經過長期地教育群眾,我們黨才能在今年“七七”提出十六條口號[6]。對蔣介石的斗爭計劃用五年的時間來解決,現(xiàn)在不公開講出來,還是要準備長期斗爭,五年到十年甚至十五年,而不要像蔣介石那樣,先說幾個月消滅共產黨,后來又說還要幾個月,到現(xiàn)在又說戰(zhàn)爭才開始。

  抗戰(zhàn)結束以來,黨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成分正在發(fā)生變化:一部分人減少了,一部分人增加了。減少的是解放區(qū)的地主,因為我們現(xiàn)在搞土地改革,不像抗戰(zhàn)時期僅僅實行減租減息。但南方的地主卻因征兵征糧首先同蔣介石鬧翻,而同我們還沒有決裂。增加的是中間派,這些人在抗戰(zhàn)時期更相信蔣介石,現(xiàn)在則和我們共同反抗蔣介石,這種情況是十年內戰(zhàn)時期所沒有的。黃炎培[7]在抗戰(zhàn)時期對新四軍很滿意,但不能和我們共同抵制國民參政會[8],現(xiàn)在他對蘇北的土地改革不滿意,但能和我們共同抵制偽國大[9]。堅持土地改革不至于嚇跑民族資本家,但不堅持土地改革勢必會喪失農民,從而喪失革命戰(zhàn)爭,也喪失民族資本家。土地改革應該采取平分土地的方針,地主不要多分,但不能不分。土地改革要和統(tǒng)一戰(zhàn)線相結合。十年內戰(zhàn)時期我們犯過“左”的錯誤,一是在土地革命中地主不分田、富農分壞田,現(xiàn)在我們是一律平分;二是在城市中沒有建立統(tǒng)一戰(zhàn)線,不團結民族資本家,現(xiàn)在我們是采取打倒官僚資本而保護民族工商業(yè)的政策。

  關于國際情況,英、美繼續(xù)聯(lián)合在一起,企圖孤立蘇聯(lián),似乎德黑蘭會議、波茨坦會議[10]關于通過國際合作來解決問題的原則發(fā)生了動搖?,F(xiàn)在雖然還不能說英、美、蘇一定不會共同簽訂對德和約,但分別簽訂的可能性已經存在,這是對于七大關于國際形勢的分析的一個修正,但現(xiàn)在還不能作最后的結論。出現(xiàn)了以美國反動派為首的各國反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是可以肯定的,他們企圖搞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另一方面,以蘇聯(lián)為首的各國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也大大發(fā)展了,這個統(tǒng)一戰(zhàn)線將要戰(zhàn)勝反革命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我們不要來一陣風就被嚇倒,對形勢要作分析。中央今年二月一號指示[11]中提到的三個因素——蘇聯(lián)的強大,各國人民的進步,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仍舊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將迫使英、美和蘇聯(lián)進行貿易,給蘇聯(lián)以建設的機會,給中國革命和各國人民加強團結的機會。上一次世界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使美國不能不和蘇聯(lián)復交。波立特[12]說一九二八年是資本主義世界反共的最高峰,而一九二九年的經濟危機使這一高峰下降?,F(xiàn)在的反蘇也只是限于宣傳和外交方面。反共實際上是反對各國人民。各國反革命和中國反革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外強中干,這是由于他們存在政治危機和經濟危機。蔣介石的總動員令[13]就說明了這一點??倓訂T令還解決了一個極大的問題,就是使要求和平的人民認清了國民黨發(fā)動內戰(zhàn)的本來面目。分析形勢,要看到全國人民的同情、全世界人民的同情、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土地革命,這些是經常起作用的因素,而國民黨軍隊的優(yōu)勢,發(fā)動突然的進攻,這些是臨時起作用的因素。蔣介石內部緊迫的危機,美國即將到來的危機,終歸要使他們走向眾叛親離。眾叛是群眾不要他們,親離是內部不和。蔣介石內部不和,蔣、美之間也不和。

  地方工作就是要聯(lián)系群眾,其中心是要解決土地問題。要學晉西北的方法,搞貧農團,堅決克服一些干部中偏向地主富農的情緒。犯了錯誤的干部,多數(shù)可以教育好,少數(shù)教育不好的清除出去,有利無害。這是一個原則問題,相信西北局的同志可以實現(xiàn)這個任務。

  

  金融、貿易系統(tǒng)存在的根本錯誤是兩個:第一,只看財政不看經濟,只看少數(shù)不看多數(shù)。不知道金融貿易系統(tǒng)如果不采取正確的方針,其他方面的工作就難以著手。第二,沒有對外嚴格統(tǒng)制,大公、小公、群眾貿易都要嚴格統(tǒng)制,這是任何弱小革命力量對反革命勢力的包圍作斗爭時所必須堅決實行的??傊?,以后一個時期應該堅持自給自足、對外統(tǒng)制、軍民兼顧的原則。這個問題解決起來是有困難的,必須有步驟地去做。

  

  處處從全面、長期著想,這一個口號非常重要,要在全黨全軍中去解釋。敵人把取勝放在我們不能長期支持這一點上。我們的對策就是主力轉入外線,內部精簡節(jié)約。各個邊區(qū)要實行簡政,降低生活水平,先從干部降起。對外貿易必須嚴格統(tǒng)制,不但奢侈品、非必需品不許入口,就是日用必需品必要時也不許入口,而由自己生產。中紡公司的布又好又便宜,我們還是要禁止入口,發(fā)展農村的自紡自織,只有這樣才有活路。金融、貿易是為整個國民經濟服務的,一定要實行軍民兼顧。

  

  關于土地問題。我們在十年內戰(zhàn)時期的土地政策,到抗戰(zhàn)時期必須改變,否則就不能緩和國內矛盾和根據(jù)地內部的矛盾,發(fā)展中國人民自己的力量,共同打日本。當時,我們根據(jù)地的政權實行“三三制”[14],同地主階級也搞統(tǒng)一戰(zhàn)線,這并不影響下層政權,也不限制群眾的斗爭?,F(xiàn)在一般來說“三三制”仍舊不變,但對它的解釋是共產黨員、進步分子和中間派各占三分之一,而不包括反動地主。土地政策今天可以而且需要比五四指示[15]更進一步,因為農民群眾要求更進一步,如土地推平。平分土地是一個原則,但按情況不同可以有某些伸縮,如對杜斌丞、侯外廬[16],但對共產黨員不應該有例外。中農的土地應該不動,但在群眾運動的大潮流中和中農同意的情況下,要富裕中農拿出少許土地也是許可的,這種做法不要正式寫在文件上。我們的部隊打到外線去以后,與其馬上沒收地主的土地,不如先按階級路線攤派征稅,立即實行耕者有其田勢必造成強迫群眾去做。西北財經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中央領導上也應該負責。西北局的領導應該增加魄力,對錯誤采取尖銳、嚴肅的態(tài)度,加強具體領導,以達到團結同志和團結群眾的目的。陜甘寧這個區(qū)域有幾個有利條件便于團結群眾堅持斗爭:第一,有本地領導骨干。這是就整個邊區(qū)來說的,但三邊[17]、隴東及其他某些縣區(qū)還沒有解決這個問題。這個邊區(qū)是土地革命時期留下的唯一的一個區(qū)域,保存了幾千干部,其中只有極少數(shù)人是腐化得不可救藥了,大多數(shù)干部是好的,有些人犯了錯誤也是可以教育的,他們在工作中出的問題有許多是因為我們在政策上交待得不明確。領導上承擔一定的責任,這是一個重要的工作方法。第二,有政治上可靠的軍隊。第三,人民是好的。第四,保留了土地革命時期老區(qū)的許多好的工作作風。有了這些條件,敵人是可以被戰(zhàn)勝的。

  根據(jù)中央檔案館保存的講話記錄稿刊印。

  【注釋】

  [1]本篇一是毛澤東的講話,二、三、四是毛澤東的插話。

  [2]陳賡,當時任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第四縱隊司令員。

  [3]胡宗南,當時任國民黨軍西安綏靖公署主任。

  [4]參見本卷第258頁和第264頁。

  [5]指白勞德解散美國共產黨的錯誤。一九四三年蘇、美、英三國首腦德黑蘭會議后,當時擔任美國共產黨總書記的白勞德,用“階級合作”的觀點來解釋德黑蘭會議,并于一九四四年四月發(fā)表了《德黑蘭:我們在戰(zhàn)爭與和平中的道路》一書。白勞德認為,要實現(xiàn)同壟斷資產階級的合作,無產階級就必須放棄自己的奮斗目標和取消自己獨立的政黨。一九四四年五月,白勞德主持解散了美國共產黨,另組非黨的美國共產主義政治協(xié)會。白勞德的錯誤一開始就遭到以福斯特為首的許多美國共產黨員的反對,一九四五年六月,在福斯特領導下,美國共產主義政治協(xié)會通過了批判白勞德路線的決議,同年七月,又舉行特別代表大會,決定重建美國共產黨。

  [6]指一九四七年七月七日《人民日報》(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機關報)發(fā)表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七七”紀念日發(fā)布對時局口號》,其中提出了堅決、徹底、干凈、全部地消滅一切蔣介石進犯軍,反對蔣介石的內戰(zhàn)、饑餓、獨裁、賣國政策,成立民主聯(lián)合政府,以及沒收官僚資本,實行土地改革,保護民族工商業(yè)等項主張。

  [7]黃炎培(一八七八——一九六五),上海川沙人。當時任中國民主建國會常務理事。

  [8]國民參政會,是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于一九三八年三月三十一日決議設置的最高咨詢機關。參政員由國民黨政府指定,國民黨員占大多數(shù)。國民參政會成立初期,對于團結全國人民,發(fā)揚抗日民主,推動全面抗戰(zhàn)起了一定作用。隨著國民黨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政策的發(fā)展,國民參政會越來越成為國民黨政府的御用工具??谷諔?zhàn)爭結束后,國民黨召開“國民大會”,國民參政會于一九四七年五月舉行第四屆第三次大會后撤銷。

  [9]見本卷第201頁注[14]。

  [10]德黑蘭會議,是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至十二月一日蘇、美、英三國首腦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的關于加速打敗法西斯和戰(zhàn)后世界安排等重大問題的會議。會議簽署了《蘇美英三國德黑蘭宣言》和《蘇美英三國關于伊朗的宣言》。 波茨坦會議,是一九四五年七月十七日至八月二日蘇、美、英三國首腦在德國柏林附近的波茨坦舉行的進一步商討關于戰(zhàn)后世界的安排及蘇聯(lián)對日出兵問題的會議。會議期間,經中國政府同意,于七月二十六日發(fā)表了《中美英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

  [11]指毛澤東一九四七年二月一日為中共中央起草的對黨內的指示《迎接中國革命的新高潮》(《毛澤東文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11—1217頁)。

  [12]波立特(一八九○——一九六○),英國共產黨創(chuàng)始人之一。當時任英國共產黨總書記。

  [13]總動員令,指國民黨政府一九四七年七月四日發(fā)布的《戡平共匪叛亂總動員令》。

  [14]“三三制”,見本卷第225頁注[13]。

  [15]五四指示,指中共中央一九四六年五月四日《關于土地問題的指示》?!吨甘尽窙Q定將抗日戰(zhàn)爭期間實行的減租減息政策,改變?yōu)闆]收地主土地分配給農民的政策。

  [16]杜斌丞(一八八八——一九四七),陜西米脂人,當時任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務委員兼西北總支部主任委員。侯外廬(一九○三——一九八七),山西平遙人,歷史學家。

  [17]三邊,指陜西定邊、安邊和靖邊。

?

?

?

?

122、做好到國民黨區(qū)域作戰(zhàn)的準備工作

  (一九四七年七月二十六日)

  滕薄王[1],并告劉鄧,謝韓,鄭李[2]:

  敬[3]電悉。(一)已令各部加速準備,按時出動,甚慰。趙[4]縱最好能與各部同時出動。(二)各部除完成新兵補充,軍事整訓,干部配備及經濟、糧食、船只等項準備工作外,還必須做兩件事:第一,必須進行充分的政治動員,使一切指戰(zhàn)員明了任務的光榮與重要性,指出到國民黨區(qū)域作戰(zhàn)與在解放區(qū)作戰(zhàn)的不同,指出戰(zhàn)勝國民黨的各項條件,使一切人具有克服困難的決心與勇氣,具有遠征意志,完成充分的精神準備。第二,各縱、各旅領導機關,必須由你們派人幫助他們研究并確定到國民黨區(qū)域工作的各項政策,包括如何征集糧食,如何發(fā)動群眾,如何利用與對付國民黨的保甲、稅收機關及區(qū)鄉(xiāng)政府人員,如何對付地主武裝及建立群眾武裝等項。

  軍委

  午宥根據(jù)毛澤東手稿刊印。

  【注釋】

  [1]滕薄王,指膝代遠、薄一波、王宏坤,當時分別任晉冀魯豫軍區(qū)第二副司令員、第一副政治委員和第三副司令員。

  [2]劉鄧,指劉伯承、鄧小平,當時分別任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司令員和政治委員。謝韓,指謝富治、韓鈞,當時分別任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第四縱隊政治委員和副司令員。鄭,指鄭位三,當時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副書記。李,指李先念,當時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二副書記、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副司令員。

  [3]敬,即二十四日。

  [4]趙,指趙基梅,當時任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第十二縱隊司令員。

?

?

?

?

123、整頓隊勢以利爭取新勝利

  (一九四七年八月六日)

  劉鄧,陳粟[1],并請轉告陳唐葉陶[2]:

  目前整個形勢對我有利,敵已分散,我已集中。敵機動兵力分置于魯中、運東、隴海(桂系等)三處,加以魯西之敵新受巨創(chuàng),士氣不振,我則以一部鉗制魯中之敵,主力位于魯西南;敵雖想從運河、隴海兩線向魯西南進攻,但估計短時間內尚不可能;敵目前既怕你們全力向東攻邱、歐[3],又怕你們全力向南攻隴海。在此情況下,你們全軍可以安全休整十天內外,鼓勵士氣,整頓隊勢,以利爭取新勝利。此次華東各部雖有幾仗未打好,但完成了集中兵力、分散敵人之巨大任務。待陳粟率野直及六縱到鄆、巨[4],我軍實力更厚,領導更強,對于爭取新勝利極為有利。中央特向你們致慰問之意,并問全軍將士安好。

  中央

  未魚

  根據(jù)毛澤東手稿刊印。

  【注釋】

  [1]劉鄧,指劉伯承、鄧小平,當時分別任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司令員和政治委員。陳粟,指陳毅、粟裕,當時分別任華東野戰(zhàn)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和副司令員。

  [2]陳,指陳士榘,當時任華東野戰(zhàn)軍參謀長。唐,指唐亮(一九一○——一九八六),湖南瀏陽人,當時任華東野戰(zhàn)軍政治部主任。葉陶,指葉飛、陶勇,當時分別任華東野戰(zhàn)軍第一縱隊司令員和第四縱隊司令員。

  [3]邱,指邱清泉,當時任國民黨軍整編第五師(原第五軍)師長。歐,指歐震(一八九九——一九六九),廣東曲江人,當時任國民黨軍陸軍總司令部徐州司令部第三兵團司令官。

  [4]鄆、巨,指山東鄆城和巨野。

?

?

?

?

124、對我軍南進的三點意見

  (一九四七年八月十二日)

  劉鄧[1],并告陳粟[2]:

  有三點請你們斟酌:

  (一)鑒于二萬五千里長征時期休息太少,疲勞太甚,減員太多,而那種性急有許多是不必要的;此次我軍南進,必須減少不必要的性急,力爭少走路、多休息,情況緊張時應當走幾天長的,但應跟著休息幾天,恢復疲勞。

  (二)在目前幾個星期內,必須避免打大仗,專打分散薄弱之敵,不打集中強大之敵,待我軍習慣于無后方外線行動,養(yǎng)精蓄銳,又在有利于我之敵情、地形條件下,方可考慮打大仗。

  (三)不要希望短期內就能在大別山、豫西、皖西等地建立鞏固根據(jù)地,這是不可能的,這些都只能是臨時立足點。必須估計到我軍要有很長時間(至少半年)在江河之間東西南北地區(qū)往來機動,宣傳群眾,發(fā)動群眾,并在殲滅敵人幾十個旅之后,方能建立鞏固根據(jù)地。

  (四)以上三點,如劉鄧認為可行,則請告知陳唐、葉陶[3]一體遵行,使大家有精神準備,以利戰(zhàn)勝蔣介石。

  軍委

  未文

  根據(jù)毛澤東手稿刊印。

  【注釋】

  [1]劉鄧,指劉伯承、鄧小平,當時分別任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司令員和政治委員。

  [2]陳粟,指陳毅、粟裕,當時分別任華東野戰(zhàn)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和副司令員。

  [3]陳唐,指陳士榘、唐亮,當時分別任華東野戰(zhàn)軍參謀長和政治部主任。葉陶,指葉飛、陶勇,當時分別任華東野戰(zhàn)軍第一縱隊司令員和第四縱隊司令員。

?

?

?

?

125、西兵團的作戰(zhàn)任務

  (一九四七年八月二十四日)

  陳粟[2],并告劉鄧[3],華東局:

  粟裕同志巧酉電[4]意見極為正確。西兵團作戰(zhàn)范圍規(guī)定為黃河以南,淮河以北,運河以西,平漢以東,望轉示榘唐、葉陶[5]及六、十兩縱及炮縱堅決執(zhí)行。目前除六縱、十縱、炮縱在聊城張秋鎮(zhèn)休整,迅速準備南進外,請令榘唐、葉陶遵劉鄧哿辰、馬申[6]兩電,攻占魯西南各薄弱縣城,并大舉破襲汴徐線。第二步準備向路南行動,務必采取積極行動,策應劉鄧作戰(zhàn)?,F(xiàn)已有約二十個旅之敵軍向劉鄧方面前進,魯西南及豫皖蘇邊區(qū)較為空虛。你們必須在九、十兩月內殲滅幾部敵人,攻占多數(shù)薄弱城鎮(zhèn),逐步將此兩區(qū)創(chuàng)造成有利戰(zhàn)場及支援劉鄧之后方。若西兵團在九、十兩月內不能達到上述目的,而使劉鄧在大別山站不住腳甚或遭受不利,因而被迫北返,則于大局不利。部隊每旅有五千人左右即很可作戰(zhàn),不應經常顧慮補充,應當提倡不怕犧牲、不怕困難、連續(xù)作戰(zhàn)、猛攻猛打之作風。一個大的戰(zhàn)役(包括幾個戰(zhàn)斗)之后,休整時間亦不宜過長,十天半月即夠,整月休整之事,一年只宜有一次或二次,因為敵情不許可我們作長時間休整。彭副司令[7]指揮之西北野戰(zhàn)軍原來只有六個旅,本月始由晉西北增加兩個旅,每旅人數(shù)少者三千,多者五千,共不過三萬四千人,其中包括兩個戰(zhàn)力很弱的地方旅,五個多月(三月十九日起)作戰(zhàn),完全未補充解放區(qū)新兵,補充的都是俘虜兵,五個月共殲敵約八個旅。他們連續(xù)作戰(zhàn),每次作戰(zhàn)后只有五天至多十天之休息,但現(xiàn)在不但人數(shù)比戰(zhàn)前略為增多,戰(zhàn)斗力也增強了。我華東軍在第一年作戰(zhàn)中,已表現(xiàn)自己為全國各區(qū)戰(zhàn)績最大的軍隊,七月減員較多,無損大局。希望你們盡速趕至魯西南,統(tǒng)一指揮西兵團各縱,配合當?shù)氐胤奖鴪F,完成中央付給我華東軍的偉大任務。我相信你們必能完成此種任務。為著使執(zhí)行任務堅決有力,必須使全兵團一切部隊從上至下(一切指戰(zhàn)員)明確了解自己任務。此次西兵團倉卒出動,對于在運河以西、淮河以北、黃河以南、平漢以東地區(qū)作戰(zhàn)之新任務尚未充分傳達。望令各縱首長迅速傳達,并令各級干部研究地理環(huán)境(營長以上每人發(fā)簡明地圖一張)及民情、敵情,以利作戰(zhàn)。第二年作戰(zhàn)基本任務是將戰(zhàn)爭引向國民黨區(qū)域,部分任務是在內線殲滅敵人,借以破壞國民黨之計劃(將戰(zhàn)爭引向解放區(qū),破壞解放區(qū),使不能持久),達到我們分散敵人,各個擊破敵人,并使解放區(qū)不被破壞,使戰(zhàn)爭能夠持久之目的。這一戰(zhàn)略方針亦須使各級干部完全明了。此電請轉發(fā)西兵團及東兵團[8]各縱及旅級同志為盼。陳毅同志已從渤?;夭糠瘢銈兒螘r可到聊城?

  毛澤東

  未敬

  根據(jù)手稿刊印。

  【注釋】

  [1]西兵團,指華東野戰(zhàn)軍西線兵團,也稱外線兵團,下轄第一、第三、第四、第六、第八、第十縱隊和特種兵縱隊,并指揮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第十一縱隊。

  [2]陳粟,指陳毅、粟裕,當時分別任華東野戰(zhàn)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和副司令員。

  [3]劉鄧,指劉伯承、鄧小平,當時分別任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司令員和政治委員。

  [4]指粟裕一九四七年八月十八日酉時給中共中央軍委和華東局的電報。電報說:依近日情況判斷,敵有大部隨劉鄧南去可能,因此西兵團應位于魯西南及隴海線上行動,必要時以一部挺進路南,破襲津浦,威脅徐州,才能有效地拖住敵人,并尋機殲滅薄弱之敵。此計劃如能有效實施,不僅可拖住一部敵人不能南去,且可迫使魯中、膠濟線之敵抽出一部分敵西來。建議東兵團于迅速完成整補后,第一步以殲滅沂水南北之敵為目標,第二步向臨沂、蒙陰地區(qū)進擊,與西兵團相呼應,腰斷山東之敵為南北兩段,而后向隴海。西兵團擬在泰西打開局面并與陳唐會合后,即以運河西岸為中心。

  [5]榘唐,指陳士榘、唐亮,當時分別任華東野戰(zhàn)軍參謀長和政治部主任。葉陶,指葉飛、陶勇,當時分別任華東野戰(zhàn)軍第一縱隊司令員和第四縱隊司令員。

  [6]哿辰、馬申,即二十日辰時和二十一日申時。

  [7]彭副司令,指彭德懷,當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西北野戰(zhàn)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8]東兵團,指華東野戰(zhàn)軍東線兵團,也稱內線兵團,下轄第二、第七、第九縱隊和正在組建的第十三縱隊。

?

?

?

?

126、陳謝部的作戰(zhàn)范圍和原則

  (一九四七年九月二日)

  陳謝韓,并告劉鄧,彭[2]:

  (一)三十日、三十一日六時、三十一日十二時、一日十時、一日十九時各電均悉。攻占新安、澠池、宜陽、洛寧等地,殲敵四千余,甚慰。

  (二)你們作戰(zhàn)范圍,包括黃河、渭水以南,漢水以北,平漢路以西,西安、漢中線以東廣大地區(qū)。應使干部熟習這一地區(qū)地理、敵情、民情,準備以至少半年時間在這一地區(qū)東西南北往來機動,大量殲滅敵人,才能建立根據(jù)地。

  (三)作戰(zhàn)原則:對敵守備薄弱之據(jù)點及城市則堅決攻取之,對敵有中等程度的守備而又環(huán)境許可之據(jù)點及城市則相機攻取之,對敵守備強固之據(jù)點及城市則避開之,著重點放在調動敵人打運動戰(zhàn)及占領廣大鄉(xiāng)村,消滅反動武裝,發(fā)動群眾,必須準備經過一個困難時期,逐步建立根據(jù)地。

  (四)目前停攻橫水,以一部監(jiān)視洛陽之敵,主力西進,相機攻取陜縣、靈寶、閿鄉(xiāng)[3]、盧氏、洛南、商縣、商南七城或七城中之幾城,著重掃除七縣鄉(xiāng)村中之反動武裝。你們第二步機動方向是東向平漢路或南向漢水以北,臨時酌定。

  軍委

  二日十二時

  根據(jù)毛澤東手稿刊印。

  【注釋】

  [1]陳謝部,指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陳謝集團,前委書記陳賡、副書記謝富治、常委韓鈞。

  [2]劉鄧,指劉伯承、鄧小平,當時分別任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司令員和政治委員。彭,指彭德懷,當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西北野戰(zhàn)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3]閿鄉(xiāng),一九五四年并入河南靈寶縣。

?

?

?

?

127、土地會議應該采取徹底平分土地的方針

  (一九四七年九月六日)

  中工委:

  申微電[2]悉。平分土地,利益極多,辦法簡單,群眾擁護,外界亦很難找出理由反對此種公平辦法,中農大多數(shù)獲得利益,少數(shù)分出部分土地,但同時得了其他利益(政治及一般經濟利益)可以補償。因此,土地會議應該采取徹底平分土地的方針,將農村中全部土地、山林、水利,平地以鄉(xiāng)為單位,山地以村為單位,除少數(shù)重要反動分子本身外,不分男女老少,在數(shù)量上(抽多補少)質量上(抽肥補瘦)平均分配。不但土地、山林、水利平均分配,而且要將地主、富農兩階級多余的糧食、耕牛、農具、房屋及其他財富拿出來,適當?shù)胤峙浣o農民中缺乏這些東西的人們,地主、富農所得的土地財產不超過也不低于農民所得。大規(guī)模的森林及水利工程不能分配者,由政府管理。此外,同意即由土地會議通過土地法大綱,作為向各解放區(qū)政府的建議。同時,起草一個黨內決議,由中央公布[3]。

  中央

  魚酉

  根據(jù)毛澤東手稿刊印。

  【注釋】

  [1]指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一九四七年七月十七日至九月十三日在河北建屏縣(一九五八年并入平山縣)西柏坡村召開的全國土地會議。會議確定了徹底平分土地的政策,起草并通過《中國土地法大綱》,作出了結合土地改革整頓黨的組織的決定。

  [2]指劉少奇一九四七年九月五日為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起草的給中央的電報。電報說,土地會議已進入結束階段,會議集中討論了土地政策問題。多數(shù)意見贊成徹底平分土地,認為該辦法簡單,進行迅速,得利者在老區(qū)占百分之五十到六十,不動者占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仍可團結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農民,是利多害少。因此,決定普遍實行徹底平分,由土地會議通過一個公開的土地法大綱,各解放區(qū)政府提議,同時通過一個黨內決議,以總結一年來土改經驗,并提出執(zhí)行政策的方法等。土地法大綱及決議草案待通過整理后,電請中央批準并發(fā)出。上述各項,特別關于徹底平分田地原則,是否妥當,望即復示。

  [3]一九四七年十月十日,中共中央作出《關于公布<中國土地法大綱>的決議》。決議說:中國的土地制度極不合理,必須根據(jù)農民的要求,消滅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今年九月,中國共產黨召集的全國土地會議,詳細地研究了中國土地制度的情況、土地改革的經驗,制定了《中國土地法大綱》,作為向各地民主政府、各地農民大會、農民代表會及其委員會的建議。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完全同意這個土地法大綱,并予以公布。希望各地對于這個建議,加以討論及采納,并訂出適合于當?shù)厍闆r的具體辦法,展開及貫徹全國的土地改革運動,完成中國革命的基本任務。

?

?

?

?

128、陳粟部在一兩個月內應只打小仗不打大仗

  (一九四七年十月三日)

  陳粟,并告劉鄧[2]:

  你們兵力業(yè)已展開于廣大地區(qū),現(xiàn)應確定一個月至兩個月內只打小仗不打大仗。各縱應劃定地境,每縱幾個縣,從事殲滅境內小股敵軍、民團、土匪、保甲,建立政權,實行土改。每縣撥出一個營的架子(干部)及一個連的兵力,建立各縣武裝基干。各縱主力則在自己轄境內往來機動作戰(zhàn),包括破擊鐵路在內。你們五個縱隊范圍,不但包括隴海以南、運河以西、平漢以東、淮河以北,而且可以一部渡淮南進,直達壽縣、合肥、巢縣之線以東長江以北地區(qū),與劉鄧區(qū)域、蘇中、蘇北完全銜接。如一個月至兩個月時間不夠,還可酌量延長,使敵主力置于無用之地,疲于奔命,而我則于短期內殲滅了敵之爪牙,建立了我之根據(jù)地,為不久將來集中兵力作戰(zhàn)打下基礎。此種工作看似不甚重要,實則具有偉大戰(zhàn)略意義。你們冬衣問題亦須照劉鄧辦法,令各縱自己分別向商人及有花布民家用借貸方法(將來還錢分文不少)解決。每人制棉衣一件即可過冬,不要盼望后方運送,以致誤時。

  軍委

  三日二十二時

  根據(jù)毛澤東手稿刊印。

  【注釋】

  [1]陳粟,指陳毅、粟裕,當時分別任華東野戰(zhàn)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和副司令員。

  [2]劉鄧,指劉伯承、鄧小平,當時分別任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司令員和政治委員。

?

?

?

?

129、西北戰(zhàn)場作戰(zhàn)經驗

  (一九四七年十月十一日)

  西北我軍在彭副司令[2]指揮之下,包括三個地方旅在內,總共只有十個旅,每旅大者五千余人,小者三千余人,全軍共計四萬余人。邊區(qū)人口一百五十萬,三分之一左右淪于敵占,一切縣城及大部鄉(xiāng)村均曾被敵侵占,現(xiàn)仍有十一城在敵手。本年荒旱,近數(shù)月糧食極端困難。七個月作戰(zhàn),未補解放區(qū)新兵,補的都是俘虜,即俘即補。七個月中沒有作過一次超過兩星期的正式整訓,絕大部分時間都在行軍作戰(zhàn)中。然而,我軍戰(zhàn)斗意志極其堅強,士氣極其高漲,裝備火力大大增強,人員因有俘虜補充,亦比三月開始作戰(zhàn)時略有增加。利用邊區(qū)地方廣大,人民擁護,七個月內擊破了胡宗南[3]中央系步騎二十四個旅及雜牌十個旅的攻勢,被我殲滅及受殲滅性打擊者達十一個旅,加上敵人拖疲餓瘦,使我轉入了反攻。人民雖受敵人摧殘搜刮的災難,卻極大地提高了覺悟。我軍雖在數(shù)量上少于敵人幾倍,但在戰(zhàn)斗力上優(yōu)于敵人,尤其是在精神上壓倒敵人,敵人極怕我們,我們不怕敵人。目前我軍主力準備再在內線一個短時期,即打到敵后去。估計再有一年左右時間,即可殲滅胡軍大部,并奪取西北許多地方。這一經驗,望各首長轉知所屬,加以研究。對于若干干部似乎認為一定要有定期大休整,要有兩三千人一個團的充實的大部隊,要有大批民伕、大車隨軍使用,要有充分的后方糧彈供給,才能打大勝仗,稍有疲勞減員即叫苦連天的思想,轉變?yōu)橐磺腥〗o于敵,不靠后方接濟,大大減少民伕、大車,節(jié)省糧彈,提倡不怕傷亡,連續(xù)戰(zhàn)斗,善于利用兩個戰(zhàn)役或戰(zhàn)斗之間的空隙進行短時休整(七天、十天或半月),善于捕捉戰(zhàn)機,經常保持旺盛士氣,多打勝仗,每戰(zhàn)確保勝利,一切從打勝仗中解決問題的思想。這后一種思想,必須在各軍鞏固地建立起來,特別是關內各軍必須如此。即使有后方接濟,亦決不可存依賴之心,必須將重點放在依靠前線,依靠野戰(zhàn)軍從前線自己解決問題。不但西北有此經驗,各區(qū)自己亦必有這種經驗,務望總結起來,加深部隊教訓,爭取大反攻勝利。

  根據(jù)毛澤東手稿刊印。

  【注釋】

  [1]這是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的給各戰(zhàn)略區(qū)首長的電報的一部分。

  [2]彭副司令,指彭德懷,當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西北野戰(zhàn)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3]胡宗南,當時任國民黨軍西安綏靖公署主任。

?

?

?

?

130、對待自由資產階級須防止過左傾向

  (一九四七年十月二十六日)

  

  我們在政治上要孤立自由資產階級(特別是其中的右翼)和在經濟上保護他們,二者似乎矛盾,其實并不矛盾。在蔣介石打倒以后,因為自由資產階級特別是其右翼的政治傾向是反對我們的,所以我們必須在政治上打擊他們,使他們從群眾中孤立起來,即是使群眾從自由資產階級的影響下解放出來。但這并不是把他們當作地主階級和大資產階級一樣立即打倒他們,那時,還將有他們的代表參加政府,以便使群眾從經驗中認識他們特別是其右翼的反動性,而一步一步地拋棄他們。在經濟上,則將在長時間內容許他們存在,并使他們的經濟在政府法令許可下有一個一定程度的發(fā)展,以利經濟之恢復與發(fā)展。對于在平分土地后生長出來的新富農也是如此。在這個問題上的過左性急,是錯誤的。

  根據(jù)毛澤東手稿刊印。

  

  周副主席:

  指示電很好,很有必要。惟須增加一條,作為第五條,將對自由資產階級的政策問題完全弄清楚,預防過左傾向發(fā)生,這一傾向,在歷史上是發(fā)生過的。

  此電當作普遍指示,發(fā)往各地。投降主義不要分對敵對階級,這是一個問題。臨時迂回可能,亦須指出[2]。

  毛澤東

  十月二十六日

  根據(jù)手稿刊印。

  【注釋】

  [1]一九四七年人民解放戰(zhàn)爭進入戰(zhàn)略進攻以后,當時任國民黨政府全國經濟委員會委員的劉航琛提出了一個組織和平統(tǒng)一大同盟的方案。為了揭露這一方案是美蔣緩兵之計的陰謀,同時糾正黨內部分同志認為可以利用它促蔣下臺的錯誤認識,周恩來為中共中央起草了《關于反對劉航琛一類反動計劃的指示》。本篇一是毛澤東在修改這個中央指示稿時加寫的第五條。本篇二是毛澤東審改中央指示稿后寫給周恩來的信。該指示于一九四七年十月二十七日下發(fā)。

  [2]毛澤東在修改中央指示稿第三條時,對必須揭露各種偽裝的反蔣分子企圖混入反蔣陣線,迷惑人民,繼續(xù)維護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的陰謀問題加寫了一段話:“但如果我們事先的揭露工作做得不夠,南方及各大城市人民群眾的多數(shù)竟被劉航琛一類計劃所迷惑時,我們?yōu)闋幦∪罕娖鹨?,亦可能采取某種臨時迂回方法,達到覺醒群眾將革命戰(zhàn)爭進行到底之目的?!?/span>

?

?

?

?

131、我們完全有把握徹底打倒蔣介石反動集團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六日)

  中國人民現(xiàn)在正在進行偉大的革命戰(zhàn)爭,其目的是打倒美國帝國主義及其走狗蔣介石在中國的統(tǒng)治。這個戰(zhàn)爭業(yè)已取得偉大的勝利,必將繼續(xù)勝利,直到打倒一切敵人,建立一個嶄新的中國。當此慶祝十月革命三十年的日子,中國人民應當相信,我們苦難的日子是完全能夠度過的,什么困難也能克服,獲有美國帝國主義援助的蔣介石反動集團,我們完全有把握將其徹底打倒。我們不孤立,全世界一切反帝國主義的國家與人民都是我們的朋友。但是我們強調自力更生,我們能夠依靠我們自己組成的力量打倒我們的敵人。中國民族是一個能戰(zhàn)斗的民族,俄羅斯人在十月革命以來所創(chuàng)造的戰(zhàn)勝帝國主義與國內反動派的偉績,中國人亦能創(chuàng)造出來。今后數(shù)年的時間必能證明這一點。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現(xiàn)在已是燎原的時候了。

  根據(jù)毛澤東手稿刊印。

  【注釋】

  [1]這是毛澤東在修改新華社社論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時加寫的一段話。這篇社論發(fā)表在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九日《人民日報》。

?

?

?

?

132、給陳瑾昆的信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十八日)

  瑾昆同志:

  十月八日來示敬悉。國內外大勢觀察正確,不會有第二個方向,進度亦快,不會稽延不決,誠如尊論。惟我們寧可作從長打算,估計到一切可能的困難,以自力更生精神,準備付以較長時間,似屬有益。兄及諸同志對于憲草慘淡經營,不勝佩慰。惟發(fā)表時機尚未成熟,內容亦宜從長斟酌,以工農民主專政為基本原則(即拙著《新民主主義論》及《論聯(lián)合政府》中所指之基本原則),詳由王謝[2]二同志面達。弟身體有時略有毛病,大體尚好,勿以為念。天寒尚祈珍攝。敬祝安好!并問陳夫人及諸小弟妹好!

  毛澤東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十八日

  江青附筆祝全家安好!

  根據(jù)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出版的《毛澤東書信選集》刊印。

  【注釋】

  [1]陳瑾昆,當時任中共中央法律委員會委員。

  [2]王,指王明,即陳紹禹(一九○四——一九七四),安徽金寨人,當時任中共中央法律委員會主任。謝,指謝覺哉(一八八四——一九七一),湖南寧鄉(xiāng)人,當時是中共中央法律委員會負責人之一。

?

?

?

?

133、改造舊藝術創(chuàng)造新藝術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關于戲,我是個外行,只會看。這里在座的有從西安、北平等地來的,也有從張家口來的,就從張家口說起吧。張家口失守時大家也許很不高興,但我們的戰(zhàn)術就是這樣,“你來我就走”。當然用很多的兵力也不是不可以堅守,不過那樣不合算。我們打仗是用大的兵力吃敵人小的兵力。一年多的自衛(wèi)戰(zhàn)爭,我們已消滅敵人一百六十多萬,其中俘敵一百零幾萬。我們打仗,部隊主要是靠俘虜來的蔣軍士兵補充,槍炮子彈也主要靠國民黨運送,我們沒有大的兵工廠。過去吃穿供給是靠解放區(qū)內部解決,現(xiàn)在還要靠國民黨區(qū)來解決,如劉鄧[2]大軍在大別山地區(qū)、陳謝[3]大軍在伏牛山地區(qū)打仗,人員、槍炮、子彈都是從敵人那里來的。這是我們解放軍擴大隊伍的一個特點。這是世界上任何軍隊所少有的,而我們一貫就是用這個老法子。八路軍的干部大多是從南方來的,不久仍要打到南方去,現(xiàn)在住在北方,這叫做南方的骨頭長了點北方的肉。胡宗南[4]占領了我們的延安,還要把我們趕出陜北,但我們卻至今仍在這里。從延安撤出時,很多人懷疑我們能不能消滅胡宗南,當時邊幣[5]也跌價。然而現(xiàn)在卻改變看法了,他們相信我們能消滅胡宗南。我們現(xiàn)在有個口號是:“打到南京去,活捉蔣介石?!敝劣谧詈髣倮枰獛啄?,那要看我們的努力如何再來決定。現(xiàn)在美國人在開會,還要援助蔣介石,我們不怕,最多也就是像去年那樣援助多少億美金,還不是很快就花完了。我們還準備著美國出兵援助呢。國民黨在去年七月發(fā)動全面內戰(zhàn)時,由于還有尚未遣返的日軍一百萬以及遺留下來的物資,再加上美國的援助,因此它可以瘋狂地進攻一下。各國的情形都是如此,統(tǒng)治者的力量由大而小,解放者的力量由小而大。俄國的沙皇曾經多么威風,后來還不是倒了。蘇聯(lián)的共產黨開始時人槍也很少,我們的解放軍開始時人數(shù)也很少,但現(xiàn)在已經發(fā)展至兩百萬。國民黨軍隊現(xiàn)在的人數(shù)比我們的多,但最后的勝利是我們的。據(jù)說蘇聯(lián)有一個工人,人家五年才能做完的事情他一年就可以做完,這里有一個道理,就是解放了的人民為自己而工作,所以具有無限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我們打蔣介石、胡宗南并沒有任何外國的援助,但是我們可以打垮他們,就是這個道理。不久,張家口以及其他許多地方我們都可以奪回來。

  藝術團體也是如此。你們平劇院接受舊的藝術,還要創(chuàng)造新的藝術。舊的藝術是有缺點的,尤其是它的內容,我看是顛倒是非、混淆黑白。歷史本來不是帝王將相創(chuàng)造的,而是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可是在舊戲中,比如孔明[6]一出場就神氣十足壓倒一切,似乎世界就是他們的,勞動人民不過是跑龍?zhí)椎?。世界上本來百分之九十的人是工人、農民,我們住的房子,都是他們雙手蓋起來的,土豪劣紳連個柱子都搬不動,可是許多的舊戲卻把勞動人民表現(xiàn)成小丑。當然,舊戲中也有些劇本是好的,如《打漁殺家》[7]之類。有些舊戲你們可以改造它,用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掌握了這門藝術,并且從政治上來個進步,你們就可能寫些新的東西。打仗也是個創(chuàng)造,但這是死了好多人才換來的。一九二七年我在武漢時還是個白面書生,但是在以后二十年的戰(zhàn)爭中創(chuàng)造了打仗的新的方法。同樣,我們黨的每一個工作人員和干部,在各種工作中都有可能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前途是我們的。打敗仗我們不怕,不打敗仗我們就不知道仗應該是如何打法。平劇這個劇種在延安曾有過很多的爭論。平劇把老爺、太太、少爺、小姐寫成一個世界,窮人就不算數(shù)。平劇的形式目前我們不忙改,只挑出若干需要修改的戲,首先從內容著手改造。過去在延安改造了兩個戲,一個是《逼上梁山》[8],一個是《三打祝家莊》[9],缺點就是太長了。有些舊戲我看寫的還很精練。希望你們大膽地進行藝術創(chuàng)造,將來奪取大城市后還要改造更多的舊戲。《惡虎村》這出戲應該把黃天霸改寫成特務[10]。按照馬列主義的觀點,國家組織第一是軍隊,沒有軍隊就沒有力量,第二是政府。蔣介石的政府是壓迫人民的,我們的政府是壓制惡霸、土豪劣紳的。至于我們有個別干部欺壓老百姓,也要根據(jù)老百姓的意見對他進行制裁,因為他是人民的罪人。

  平劇在中國有很多人搞,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那里有一攤子。我們這些同志在政治上提高了,將來到了大城市,要把那些舊的戲劇團體接收過來,去領導他們。如果單靠演舊戲,我們自然演不過他們。如果在政治上不提高,那我們就領導不了他們。

  根據(jù)中央檔案館保存的講話記錄稿刊印。

  【注釋】

  [1]這是毛澤東在陜北米脂縣楊家溝對晉綏平劇院演出隊的講話。

  [2]劉鄧,指劉伯承、鄧小平,當時分別任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司令員和政治委員。

  [3]陳謝,指陳賡、謝富治,當時分別任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陳謝集團前委書記和副書記。

  [4]胡宗南,當時任國民黨軍西安綏靖公署主任。

  [5]邊幣,指一九四一年陜甘寧邊區(qū)銀行發(fā)行的紙幣。

  [6]孔明,即諸葛亮(一八一——二三四),瑯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的政治家、軍事家,劉備的主要謀士,劉備稱帝后任蜀國丞相。

  [7]《打漁殺家》,又名《慶頂珠》、《討魚稅》,戲曲傳統(tǒng)劇目。主要內容是,蕭恩與女兒桂英打魚為生,當?shù)貝喊远∽咱乒唇Y官府,勒索魚稅,濫施刑杖,父女被迫起而反抗,殺死惡霸全家,遠走他鄉(xiāng)。

  [8]《逼上梁山》,新編歷史劇,中共中央黨校大眾藝術研究社于一九四三年集體創(chuàng)作,楊紹萱、齊燕銘等執(zhí)筆,取材于小說《水滸傳》。主要內容是,北宋末年,高俅專權,內憂外患交織,饑民慘遭殺害,同情饑民的禁軍教頭林沖因遭高俅父子陷害,被迫投奔梁山義軍。

  [9]《三打祝家莊》,新編歷史劇,延安平劇院一九四四年集體創(chuàng)作,李綸、魏晨旭、任桂林執(zhí)筆,取材于小說《水滸傳》。主要內容是,梁山宋江率軍兩次攻打祝家莊,因情況不明而失利,第三次攻打,改變了策略,派人打進莊去作內應,弄清了情況,聯(lián)合莊內貧苦農戶,里應外合,取得成功。

  [10]《惡虎村》,又名《江都縣》、《三義絕交》,戲曲傳統(tǒng)劇目。清代楊振綱根據(jù)小說《施公案》改編。主要內容是,清代江都縣令施世綸升遷,路經惡虎村時,被莊主濮天雕、武天虬劫去。施世綸的護衛(wèi)黃天霸與濮天雕、武天虬是盟兄弟,他借祝壽為名,入莊探明情況,當夜聚集同伙,殺死武天虬夫婦和濮天雕妻,逼死濮天雕,救出施世綸,并火燒了莊院。毛澤東看了晉綏平劇院演出團演出的《惡虎村》并提出修改意見后,晉綏平劇院曾對該劇作了改編的嘗試。

?


063《毛澤東文集》第四卷 西北戰(zhàn)場作戰(zhàn)經驗 一切以打大殲滅戰(zhàn)為目標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东山县| 昔阳县| 泗阳县| 土默特右旗| 阳谷县| 新巴尔虎右旗| 沅江市| 夏河县| 泰顺县| 周口市| 莆田市| 台中县| 和龙市| 石城县| 瓮安县| 体育| 新巴尔虎左旗| 延津县| 永吉县| 仪征市| 邵东县| 满洲里市| 霍林郭勒市| 灵川县| 齐齐哈尔市| 于都县| 东至县| 温州市| 鞍山市| 固镇县| 闻喜县| 德州市| 贺兰县| 名山县| 西乌珠穆沁旗| 湖口县| 托克托县| 屯门区| 苍梧县| 清苑县| 东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