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到底什么是RedCap?

2022-06-16 16:49 作者:鮮棗課堂  | 我要投稿

隨著3GPP R17版本的凍結,一個新的名詞逐漸開始熱門起來,那就是RedCap


究竟什么是RedCap?為什么要引入它?它和現(xiàn)在的5G有什么區(qū)別?


且看小棗君的深入解析……


█?什么是RedCap

RedCap,全名是Reduced Capability,中文意思是“降低能力”。它是3GPP在5G R17階段,專

門立項研究的一種新技術標準。


對于RedCap這個名字,大家可能覺得比較陌生。其實,它此前的名字,可能有讀者聽說過,

就是NR light(NR lite)。


說白了,RedCap就是輕量級的5G。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nèi)有些文章將RedCap全名說成是Reduced Capacity。這顯然是不對的,

Capacity的意思是容量,Capability是能力。


█?為什么會有RedCap

5G搞得好好的,為什么要搞一個輕量級的版本呢?原因如下:


眾所周知,5G分為三大應用場景,分別是eMBB(增強型移動寬帶)、uRLLC(低時延高可

靠通信)、mMTC(海量物聯(lián)網(wǎng)通信)。



eMBB是4G時代MBB(移動寬帶)的升級,主要側重于網(wǎng)絡速率、帶寬容量、頻譜效率等指

標。目前我們使用的5G手機通信,就屬于eMBB場景。


而uRLLC和mMTC,前者側重可靠性和時延,后者側重連接數(shù)和能耗。兩者都是主要服務于行

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包括工業(yè)制造、車聯(lián)網(wǎng)、遠程抄表等垂直行業(yè)領域。


我以前和大家說過,物聯(lián)網(wǎng)的應用場景是極其復雜、多樣的。不同的場景,對網(wǎng)絡的指標要求

并不一樣。


以速率為例,VR/AR、高清轉播需要高速連接,但是,遠程抄表(水表、電表),還有共享單

車同步數(shù)據(jù),只需要低速就可以了。相比速率,很多應用場景更關心功耗和成本。


物聯(lián)網(wǎng)經(jīng)過這么多年發(fā)展,已經(jīng)形成了高速、中速和低速三個類別:

“631”結構


如果算上現(xiàn)在越來越火的無源物聯(lián)網(wǎng)(超低速率),那就是四個類別:



僅靠5G,是滿足不了全部需求的。所以,現(xiàn)階段,是5G、4G一起在扛。甚至2G、3G也在幫

忙。



隨著2G、3G的退網(wǎng),絕大部分的2G、3G物聯(lián)網(wǎng)業(yè)務將會遷移到LTE Cat.1、LTE Cat.4和NB-

IoT。也就是4G、5G打天下。


那么問題來了,將來4G要退網(wǎng),怎么辦?或者,新運營商成立,難道除了5G之外,還要再建

一個4G網(wǎng)絡嗎?


所以,5G必須考慮長遠,建立一個輕量化的版本,用于覆蓋住目前LTE?Cat.1以及Cat.4的需

求,也就是中速及中高速需求。



于是,就有了RedCap。


換言之,NB-IoT/eMTC是閹割版的4G。而RedCap,是閹割版的5G。


從技術特性上來說,RedCap介于eMBB(超寬帶)和LPWA(低功耗廣域網(wǎng),NB-IoT等)之

間。


RedCap主要針對的是帶寬、功耗、成本等需求都基于eMBB和LPWA之間的應用。


它的帶寬速率低于eMBB,但是遠高于LPWA。它的功耗和成本高于LPWA,但是卻又遠低于

eMBB。


RedCap的能力,非?!熬狻保S色線是RedCap)


RedCap誕生的另一個驅動力,是5G終端芯片和模組的成本問題

完整版的5G終端芯片和模組,設計極為復雜,研發(fā)門檻極高,投入成本巨大。它們的價格,

也一直居高不下(500-1000元)。


高昂的價格,影響了5G在垂直行業(yè)的落地,用戶不愿意花這么多錢。


所以,搞一個輕量化的5G,也是為了在一些對速率、時延要求不那么高的場景,降低5G部署

和使用的成本,更好地服務用戶,加速5G落地。


█?RedCap是如何實現(xiàn)低成本的?

來到本文的關鍵部分,RedCap究竟是如何被閹割Reduced的。

下面這個表格,顯示了5G RedCap設備和5G傳統(tǒng)設備之間的主要區(qū)別。


原圖來自愛立信(鮮棗課堂翻譯)


首先,RedCap的頻譜帶寬更小。在Sub-6GHz頻段,RedCap的帶寬為20MHz,小于傳統(tǒng)5G

的100MHz。


其次,RedCap減少了收發(fā)天線數(shù)量,并降低了MIMO層數(shù)。對于Sub-6GHz頻段,RedCap終

端的接收鏈路可減少為1個或2個,相應下行MIMO降低為1層或2層接收。這樣一來,就降低了

對終端射頻收發(fā)信機和基帶處理模塊的能力要求。


第三,RedCap采用了64QAM這種更簡單的調(diào)制方式,同樣意味著對射頻和基帶的要求大幅降

低。

第四,RedCap采用半雙工FDD(HD-FDD),可以在不同時刻在不同頻率上進行收發(fā),不需

要雙工器。不僅節(jié)約了成本,還獲得了更好的集成能力(雙工器一般都比較大),減小了對設

備空間的占用,有利于設備的小型化。


第五,RedCap引入了一些節(jié)省功耗的手段,例如增強的非連續(xù)接收特性(eDRX),采用更

長的休眠模式,讓終端減小功耗,獲得更高的續(xù)航能力。


基于上述改動,根據(jù)預測,RedCap相比于5G公網(wǎng)終端,復雜度下降了60%,在基帶和射頻側

大約有70%左右的成本降低。更有說法稱,RedCap的整體成本可以減小2-5倍,甚至7-8倍。


雖然RedCap被嚴重閹割,但基本性能還是保留的。它可以基于5G現(xiàn)網(wǎng)平滑升級引入,不需要

對現(xiàn)網(wǎng)進行大的改造。

說完好的,再說不好的。RedCap失去了什么呢?


首先是速率。隨著終端帶寬的下降,MIMO接收的簡化,以及最高調(diào)制階數(shù)的下降,RedCap

的峰值速率也將大幅下降。


具體的速率值,根據(jù)天線數(shù)量和幀結構有所不同,可以參看下面的表格:


RedCap 上下行峰值速率參考(來自5G RedCap 技術白皮書)


覆蓋能力方面,因為天線設計的縮水,加上可穿戴終端的尺寸限制,覆蓋能力略有縮水。


傳輸時延方面,HD-FDD不能同時發(fā)送和接受,傳輸時延會有所增加。不過,對于RedCap的

應用場景來說,這些問題都沒有太大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考慮到應用場景和成本,3GPP提出RedCap一次只能在一個頻帶內(nèi)工作,不

需要支持載波聚合或者雙連接。(當然了,早期的RedCap終端,肯定是雙模的,畢竟5G的覆

蓋并不完美。)


差點忘記說價格。根據(jù)預測,RedCap的模組價格將會控制在100-200元(人民幣)之間,遠

低于目前大幾百元的5G模組,但是會比幾十元的NB-IoT模組高。



█?RedCap的典型業(yè)務場景

目前,根據(jù)3GPP R17的標準定義,RedCap支持三大業(yè)務場景,分別是:可穿戴設備、工業(yè)

傳感器和視頻監(jiān)控。


這三種場景對網(wǎng)絡的具體需求,如下表所示:


原圖來自愛立信(鮮棗課堂翻譯)


可穿戴設備,以智能手表為例。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智能手表都只支持4G,不支持5G。因為5G芯片成本太高,發(fā)熱量大,而

且eMBB的高速率,對于手表的屏幕尺寸來說,有點多余。


采用RedCap,完全可以滿足智能手表的視頻通話需求,不僅下行帶寬足夠,上行帶寬也遠遠

高于LTE Cat.1。


此外,RedCap在尺寸和功耗方面,也能夠滿足智能手表的需求。


再看看工業(yè)傳感器。


工業(yè)無線傳感器大家可能比較陌生。這個東西的類別很多,包括壓力傳感器、濕度傳感器、運

動傳感器、溫度計、加速度計、驅動器,等等。


這些傳感器在工業(yè)領域廣泛應用,數(shù)量巨大。它對可靠性要求略高,大概是99.99%。但是,

對時延要求不算高,100ms以內(nèi)就行。速率的話,一般都不超過2Mbps。


毫無疑問,RedCap是可以滿足的。


最后是視頻監(jiān)控。


視頻監(jiān)控是目前廣泛存在的一種物聯(lián)網(wǎng)需求,我們身邊到處都是。


很多人認為,視頻監(jiān)控要用5G。其實,視頻監(jiān)控也分為多種類別。有的是4K/8K超高清,高端

型監(jiān)控(7.5-25 Mbps)。也有的是高清或標清,屬于經(jīng)濟型監(jiān)控(2-4 Mbps)。


在實際應用中,經(jīng)濟型視頻監(jiān)控的占比反而更大一些,這些都不需要5G,用LTE

Cat.1/Cat.4,還有我們的RedCap,就足夠了。


除了上述三大場景之外,RedCap可以應用的地方還有很多,例如智能物流、智能電力、智能

巡檢、智能制造等。


根據(jù)各大市場咨詢機構的預測數(shù)據(jù),到2025年,國內(nèi)可穿戴、視頻監(jiān)控及電力行業(yè)終端規(guī)模

均可達千萬量級。對于RedCap來說,市場前景廣闊。



?RedCap什么時候可以商用?

2019年6月,在3GPP RAN #84會議上,RedCap被首次作為一個R17 Study Item(研究項

目)出現(xiàn)在大家面前。


2021年3月,3GPP正式通過了NR RedCap UE 標準化(即Work Item)項目的立項。


如今,2022年6月9日,3GPP R17凍結,也就意味著RedCap R17標準化完成。


根據(jù)經(jīng)驗,標準化之后,至少要1-2年的時間,才能實現(xiàn)初步的產(chǎn)業(yè)化。所以說,預計到2023

年的年中(或者2024年年初),我們將看到RedCap的早期商用化產(chǎn)品。


注意啊,RedCap的標準化并沒有徹底結束。2021年12月,3GPP R18 RedCap的標準化,已

經(jīng)啟動了。

3GPP RedCap 標準化工作進程(來自5G RedCap 技術白皮書)


R18?RedCap的目標,是對標Cat.1/1bis,進一步降低終端復雜度,實現(xiàn)RedCap終端復雜度的

極致簡化。


換言之,RedCap這項技術,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到底什么是RedCap?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基隆市| 全州县| 碌曲县| 岗巴县| 承德市| 凤山县| 玛曲县| 黎川县| 行唐县| 阳谷县| 九江市| 广昌县| 扎鲁特旗| 寿阳县| 怀宁县| 青浦区| 五常市| 邢台市| 兰溪市| 四平市| 义马市| 宝山区| 霍州市| 孟连| 曲麻莱县| 遵义县| 海城市| 开封市| 贡嘎县| 崇礼县| 博客| 太湖县| 晋江市| 聂荣县| 和硕县| 孝义市| 库车县| 宁晋县| 宜黄县| 盘锦市| 城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