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榮有時,趨舍同歸

2018廣州二模作文
一片曾經(jīng)豐饒的土地逐漸變得貧瘠,許多動物陸續(xù)離開了這里。
小鳥對蚯蚓說:“我也要走了,你不走嗎?”蚯蚓說:“我還是想留在這里?!毙▲B拍拍翅膀,依依不舍地飛走了。蚯蚓看了看小鳥的背影,繼續(xù)埋頭松土。
甲蟲從遠方趕來,和蚯蚓一起忙碌起來。
幾年之后,小鳥回來了,帶著一群伙伴,它們嘴里銜著各種各樣的種子。小鳥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片土地已經(jīng)變得松軟,還長出了小草。蚯蚓說:“你離開的這段時間,甲蟲和我一起翻土堆肥,這里漸漸變好了?!?/span>
小鳥和伙伴們把種子播撒在大地上。大地上開滿了鮮花,蝴蝶和蜜蜂也來了。
根據(jù)上面的材料,結(jié)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枯榮有時,趨舍同歸(片段)
詩云:風(fēng)雨如晦,雞鳴不已。是啊,每逢山河飄搖之際,我們的故土,總有一些如蚯蚓一般的堅守者和先驅(qū)者,不離不棄,殫精竭慮,蓽路藍縷,以啟山林。
積貧積弱的時代,正是他們堅毅如炬的眼神照亮了祖國踉蹌前行的迷途,正是他們?nèi)紵幌ǖ木窕鹁孀屄L夜里的國人不再迷茫;也正因了他們蹣跚而又堅定的腳步,也正因了他們手胼足胝披荊斬棘的求索,前方的荒原方成一路坦途,蕭索的瘠土重又芳香四溢。
日月流轉(zhuǎn),時移世易,但我們的歷史,何曾湮滅了那些“拆下肋骨當火把”的耕耘者的精神之光。試看禮崩樂壞的春秋,孔夫子拖著孱弱的身軀,奔走呼號,雖風(fēng)霜刀劍,千劫萬難,吾亦往矣;試看危急存亡之秋,西南聯(lián)大的士子抗日從軍,以信念為憑,以鮮血起誓,奔赴一場劫難,宛如奔赴一場盛宴。一寸山河一寸血,他們是用性命去捍衛(wèi)滿目瘡痍的神州大地。更可見,當中國在最彷徨的十字路口躑躅時,一代代的知識分子化作黑夜里“唯一的光”,“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聚沙成塔,眾志成城。雖螢火之光,亦可光耀日月;縱塵露之微,猶思補益山海。恰是這一批批如蚯蚓般堅守的人兒,赤縣神州不致荒涼殆盡,芳華故土得以重復(fù)生機。
絕大多數(shù)的文字,應(yīng)是寫于2018年11月
2021年11月26日略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