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修改的方法有哪些?
論文的修改沒有固定的方法和模式,作者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習慣和具體寫作情況,采用不同的修改方法,從而達到修改的目的。下面paperbale查重介紹幾種常見的修改方法,可供參考。
1.熱加工法
這種修改方法,就是在論文初稿完成后,趁熱打鐵,及時抓緊修改,對自己寫作過程中已意識到,但怕中斷思路而無暇顧及的缺漏或錯誤加以補充或修改。這種方法的好處是,此時作者的思維仍處于興奮狀態(tài),對全文內(nèi)容尚熟知于心,因此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但由于作者的思路尚處于初稿寫作的邏輯框架之中,熱處理的方法又往往難以帶來新的突破。
2.冷處理法
這種修改方法,是作者在完成論文初稿之后,有意識地放一段時間,等自己經(jīng)過一番冷靜沉思,或遇到新的啟發(fā)之后,再動筆去修改。冷處理時由于作者跳出了初稿思路的圈子,有可能以一種清醒的、開放的新角度去審視自己的研究成果,從而發(fā)現(xiàn)潛在問題,獲得新的突破。當然,這種方法很容易忽略掉在初稿寫作過程中偶然產(chǎn)生的思想火花。所以,在運用冷處理法時,不宜過“冷”,要恰如其分,把握時機。
3.“集體會診”法
這是一種虛心求教、集思廣益的修改方法。作者在對自己的論文初稿做了一定修改之后,送給同學、同行尤其是師長指教,請他們看一看,指出文章的得失所在,然后集中大家的智慧,再對論文進行修改。
很顯然,“集體會診”法是充分吸取了思路各異、認識不同的人的意見,集多家之言而后做修改的,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不少人都采用這種方法。末武國弘在與大學生談到論文寫作時,曾說草稿“在同學或同事之間交換閱讀,彼此聽取批評也是有益的。因為作者注意不到的缺欠和錯誤,別人卻容易發(fā)現(xiàn)”。這既是經(jīng)驗之談,也是修改論文的良方。
IThenticate、Turnitin、萬方、維普、早降重等論文查重:paperbale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