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書法怎么學》

? ? ? ? 吾自幼五歲習書,至今接觸書法約有14載。
? ? ? ?老子《道德經》開篇就講:“道可道非常道”,這簡單的6個字就有三種斷句方法,且不同斷句也是不同含義。但不管怎么讀,“書法該怎么學”這種問題其實誰都很難講...
? ? ? ? 傳統(tǒng)中華文化領域中,“7”是個很神奇的數字?!兑捉洝窂拓灾性弧捌呷諄韽汀?,就是告訴大家做任何事情只要和7及其倍數沾邊都會成為一個嶄新的階段。接觸書法14年的我,確實每逢七年都感觸頗深!
? ? ? ?在專業(yè)書法院校畢業(yè)人的眼中,我們算是“不入流的江湖派”,但正是由于這種無束縛的“散養(yǎng)”狀態(tài),使得我們這種人經歷了太多磨難,也正是因為這些困苦,導致我在教學以及對書法理解上逐漸摸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而這條道路,促使我、我的學生以及很多學生家長卻實現了“三贏”的教學效果。
? ? ? ??書法怎么學?武術怎么學?文化課怎么學?.....太多類似問題其實答案只有一個——先學做人!書法學完了難道要到處顯擺么?武術學完難道要到處欺負人么?文化課學完難道用所學知識危害社會么?我曾和一個喜歡武術的青年人探討:“一位合格的武術教師應該如何教學孩子們學習功夫?”他說了很多很多,最后我講了一句讓他半天沒說上話:“習武先習德!”
? ? ? ? 這些思想應歸功于我的恩師徐碧先生,怹曾傳授與我練字的兩個秘密:一個是"學寫字,先學做人!";還一個是"永字八法先寫三個月"。就這樣,"永"這個字最后寫多半年,不到13000多遍。

一、我的課上講什么?
? ? ? ??書法課上,講書法并不是我的主要內容。聽上去很蹊蹺,right?是的,也曾經歷過一些家長不理解,甚至背后捅刀子、起外號等等給我一個又一個“驚喜”。但一個多學期過去了,從這些家長嘴里竟然可以聽到:“孩子回家跟我講:‘我們叢老師說了,您這樣做不太好,您應該...‘
? ? ? ?孩子直接教育家長我并不贊同,中華文化源于《易》而成于《孝》,這并不符合孝道。但我卻從家長的臉上看到了滿意的目光。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孩子長大了、懂事了,心靜了,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了。我常和很多家長聊天時說起:“孩子字不好的原因并不在字上。就像中醫(yī)和西醫(yī)。中華文化是‘抓根’的藝術。這根就在‘心’。心靜了字自然也就提高了。”時間往往可以證明很多事情。
? ? ? ? 1、為人處事(從國學里講)
? ? ? ? 我經常和很多人講起:“在我這兒練字,孩子字練得好與不好一點都不重要。只要他有興趣,長大隨時可以撿起筆繼續(xù)寫。但人品要是有問題,那時一輩子的事兒.....”
? ? ? ? 您會反對這句話么?如果現在有一副秦檜的字,您愿意收藏么?和珅的字您愿意收藏么?書法界宋四家“蘇、黃、米、蔡”中的“蔡”最開始是蔡京,可為何后來變成了蔡襄?就是因為其名聲太臭。難道要收藏一副導致徽宗亡國之人的書法作品么?那這品味真是....
? ? ? 這就告訴了人們,無論自己多大本事,人品不行,一切=0。這樣您還會反對說書法課一上來就著急講書法么?我的學生們95%都很愿意上我的課,并且書寫也提高很快,什么原因?因為我經常課上和他們聊天。又蹊蹺了不是?如果您是家長此時此刻會不會又想:“我花了錢上書法課,這老師怎么和學生聊天?”
? ? ? ? 聊什么?《易經》《道德經》《黃帝內經》《論語》《詩經》《孫子兵法》....太多了,都是隨機脫口而出,而且最終將這些內容回歸到書法。一位老師如果你只能講出你本專業(yè)的東西,那不是本事。那是最起碼的職業(yè)標準,最低層次的。太多課堂事情發(fā)生是隨機的,你怎么應付?拿什么應付?完全靠平時積累。如果連自己都不愛讀書,難道你要求孩子們多讀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
? ? ? ? ?引導孩子思考是非常重要的。無論學書法、武術、舞蹈、圍棋等等等等。他們都是一樣的,子曰:“吾道一以貫之”,這個“一”指的就是太極。任何事情達到“貫通”,一切就開竅了。如果學書法就是只學書法、學武術就是只學武術,那最后其實那個也沒學懂,那才叫“花了一堆錢,最后打水漂”。對么?
? ? ? ? ?既然我們學儒家,那就再說一點??鬃又v“有教無類”,但孔子也講:“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币粋€人連舉一反三的能力都沒有,那即使孔子有教無類也是不愿意繼續(xù)給你講的。平時生活難道不應該舉一反三么?難道犯了一個錯誤,不總結改正等待再犯?書法同樣是舉一反三,中國漢字這么多,不舉一反三學是學不過來的。“三、上、王、主、玉”等等,這些都是一個字型。學了一個“三”,后面就應該通過前面的經驗去書寫。這些學會了,為人處事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 ? ? ?
? ? ? ? 2、生活(道法自然)
? ? ? ? 可曾想過,書法為何會有“起行收”三個階段?中國功夫為何也有起始、過程、收氣的過程?一切都是通的。這就是儒家所講“慎始善終”。晚上睡覺鋪被子,起床后難道被子不疊就走了么?這就是沒有善終。
? ? ? ?“慎始善終”,“始”=“時”。孔圣人學了這么多年《易經》,最后就說了四個字:“時也,命也。”一切都在一個“時”。如果孩子寫字占格不好,這就是不知“始”的重要,第一筆就落錯位置,導致一步錯步步錯。最后在格子里是寫不好的。
? ? ? ?書法為何有“主筆”一說?為何有平行等距?為何有左右、上下、半包圍、上中下、左中右、全包圍...這么多復雜的結構?為何筆畫分成一類偏軟一類偏硬?這都是生活,都是陰陽。主筆就相當于一幅畫的主體、一個班的班長、一個部門的領導、合唱的領唱...太多太多你可以舉例。這不是生活是什么?平行等距不就是整齊的、能使自己能有一個好心情上課的教室環(huán)境么?整個書法就是在玩線條,線條怎么能自然并且不失筆法才是很重要的,因此越體會生活,越對書法的理解有幫助。

? ? ? ? 來看看這個字,這不就是兩個人么?這不就是互相謙讓么?語文老師都會說:“木字旁右邊變成點,因為右面有東西擋著...”但為何就不多說一句,右邊的字是左邊變短呢??整部《易經》六十四卦,很多人講“乾坤易之門”,但其核心卻在“謙卦”上?;ハ嘀t讓才是真的。為何整個故宮一根釘子都沒有?不就是榫卯么?如果這個道理懂了,所有帶結構的字不全是這個道理么?是不是一下就通了?下面這幅圖不就是“左中右”結構么?大家請看,兩邊的人都會不自覺向左右靠,唯獨中間的人一定會很擠。書法就是這么好理解!

二、智慧的開發(fā)
? ? ? ??我說的是智慧,不是知識。智慧就離不開陰陽,書法的學習離不開智慧,別看它只是寫字而已。我并不是說知識不好,可經常聽人講“知識改變命運”,知識真的改變命運么?那為何現在很多人就是因為有了知識然后把自己弄監(jiān)獄去了?我經常問學生:“是什么東西都能學么?溜門撬鎖也是知識,你們學么?入侵國家安全部門做黑客也需要知識,你們做么?......”因此首先要教會孩子“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然而我聽到孩子嘴里說的最多的話就是指著別人說:“因為他也這么干了...”
? ? ? ??很多年前我身邊曾經有一位老師在飯桌閑聊時對我說了一句話,我至今記憶猶新:“我們做教師的,要認識到自己首先是一名教師,其次才是一名書法教師...”這話說的簡直太棒了!身為教師,你不教孩子養(yǎng)成良好習慣,本本分分做人做事,教什么呢?什么技能長大學都不晚!現在社會這么亂,新聞這么多殺人的消息,外面的留學生生命得不到保障,手段極其殘忍,為何?難道是因為知識么?我不覺得孔子比我們更了解航空母艦和原子彈。但為何他們的社會反而比我們更和諧呢?現今“倫理”哪兒去了??良心哪兒去了???
? ? ? ??我們從小父母就教知識、長大學校教、看書看報都是知識、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我們缺知識么?只要你想學,哪兒都能學,唯獨智慧學不到。
? ? ? ??我曾對一個學武術的孩子講:“你學完了功夫,記住為師一句話:不要逢人便說你練武。最好除了身邊重要的人,誰都不告訴。”孩子對我投來了疑惑的目光。我又對他講:“舉個例子,假如有人跟你結仇,可人家明知你習武,可又打不過怎么辦?也許三拳兩腳解決的事情,因為打不過就帶了刀子或槍來整你,你又當如何?”孩子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我繼續(xù)說,“如果我是你,我就對誰都保密我練過武,并且真得遇到突發(fā)情況我更裝傻、裝聳、裝打不過。因為老子《道德經》講的很清楚:‘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闳?,他自然也就不強了。但你強,他比你還強。如果你弱了他仍然不肯罷休,再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用武力打他個措手不及,如何?”孩子的媽媽當時也在場,在旁邊默默點了點頭。智慧是學不來的,只能引導他去悟。這是一輩子的東西!
? ? ? ?我曾經教孩子們怎么舉手回答問題。聽上去好像挺傻的內容,回答問題還用教?舉手說就是了??烧娴檬沁@樣么?我覺個例子,老師問1+1=幾?你會舉手回答么?當所有人都會的時候,你的舉手有價值么?如果老師問了一個很難的問題,而你在別的同學還沒開始想的時候就馬上搶答且答對,又有價值么?中國人最厲害的就是“造勢”,有智慧的人并不會馬上回答,因為就算別人答出來沒給自己機會又如何?至少自己心里會,這就夠了。聰明人會觀察別人會不會,如果全班都答不上來,老師馬上就要扭頭寫答案的時候。突然,你舉起了手,大喊一聲:“刀(deng)下(yi)留(xia)人!”并且干凈利索的答對。是什么狀態(tài)?全班同學會不會都扭頭看著你并且嘴里念叨:“哇塞...你好膩害...”?這就是“時也,命也......”

上面這個字很有趣:上面兩個XX就是“爻(音:搖)”。爻就是《易經》里的單位名稱,每個卦都有六個爻組成。這里也就代表所學的內容(有的則寫成“文”,意思一樣)。爻的兩邊就是左右手,代表手把手教下面那個小子學習。大家來看,整個字如果看成是一個人,那上面那坨“亂麻”是身體那個部位?很明顯是頭,對吧?這就告訴大家,學習是“越學頭越大的”。中華文化不是學出來的,學只能學其表面,最重要的是“悟”。老子更高,他稱為“明,明道。”學,只能學知識。但智慧是永遠學不到的。不要總逼著孩子學,只會越學越傻。我接觸太多博士學位的人,說出話的水平還不如一個大專畢業(yè)的。并不是他們知識儲備量不夠,而是東西學死了,不會用,還很自以為是。要逼著孩子悟,悟道才是最重要的!從哪兒引導?從生活,從為人處事。《道德經》曰“道法自然”,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這樣他收獲反而是非常大的。
三、總結
? ? ? ?上面講了這么多,有沒有發(fā)現,明明這篇文章的題目是“書法該怎么學”,可整篇文章的內容卻很少提起書法?可您如果認真讀到這里,再翻回去思考,有沒有體會到其實說來說去都在幫孩子修心?他們會處理事情了,會處理好同學之間、老師之間、家長之間的關系,也就不至于“血氣方剛”、做事魯莽了吧?那心是不是自然就安靜下來了?拋開書法不說,其它各科成績是不是也能自然而然提高了呢?
? ? ? ??所以說,書法在某種程度來看,其價值是高于任何一個科目的,并不是因為我是書法老師就把這科說的多么神圣。
? ? ? ??關于教育孩子,如果您說作為家長不懂教育孩子很著急,該怎么辦?至少有兩樣東西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時候盡量學會,它們直接關系到后面整個一生:“孝道的體現‘’和”習慣的養(yǎng)成”。守孝道,將來才能明白什么是對領導忠,才會和哥哥弟弟等處理好關系,才能學會什么是“義”——忠孝節(jié)義;“性相近,習相遠”,《論語》提到關于“性”的地方只有這六個字。我們人有人性、狗有狗性、貓有貓性。人性總是相似的,不一樣的則是“習慣”。知識并不改變命運,習慣才可以真正改變。
? ? ? ? 最后,書寫方面回家一定要有時間去練習,當然練越多越好。但更重要的是習慣?!墩撜Z》開篇第一句就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边@里的“習”不是復習,是習慣的意思。即使孩子沒時間練字,哪么每天寫三行,只要認認真真,每天堅持養(yǎng)成一種習慣,也沒啥可難的。但如果回去不練,那您花這錢上這培訓班的意義何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歲在已亥初夏于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叢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