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喜歡逃避,該怎么辦?
許多人將“逃避”作為一種應對機制,與對抗相比,這似乎更容易——但從長遠來看,逃避可能是有害的,它會讓你產生更多的恐懼、焦慮、憂郁和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學會解決逃避,可能意味著挑戰(zhàn)讓你感到不舒服的事情。面對你的恐懼可能看起來很嚇人,但即使是很小的進步,也會產生很大的不同。

導致逃避行為產生的原因?
“很多事情都會導致逃避行為的產生,但通常這是一種習得的行為,”新概念心理專家榮新奇教授說。“也許你的家長希望你在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一直都掛著幸福的笑容。讓你在面對困難時選擇逃避,從而獲得快樂,避免受傷和難過。”
生活在情緒不支持的環(huán)境中,或者是在沒有時間或地點表達情緒的環(huán)境中,也會對逃避行為的產生造成影響。
榮教授指出,不利的生活事件、心理創(chuàng)傷和慢性壓力等因素,都可能導致一個人產生逃避行為。
為什么逃避應對沒有幫助?
逃避應對是指你回避處理壓力而不是直接應對事情,即使這是你喜歡或是有益的事情。
“逃避應對是我們盡量不去感受我們的感受而做的任何事情,”榮教授解釋說。
雖然避免某事可以緩解你的直接焦慮,但它會產生無益的長期后果。“逃避應對的問題在于它并不能解決問題,”榮教授說。
如果你因為感覺太多而避免讓你害怕的事情,你永遠不會學會克服恐懼并更自由地生活。某些形式的逃避也會導致其他問題——例如,在你難過的時候經常酗酒,這會導致你產生一些軀體方面的疾病或心理健康問題。
總體而言,逃避應對與抑郁和焦慮有關,它還可能導致你產生逃避現實的行為。例如,不健康的物質成癮或過度沉迷游戲世界中。

研究發(fā)現
2020年對飲食失調患者的研究發(fā)現,那些使用逃避應對的人,例如在進餐時分心以更好地忍受他們的焦慮。他們當時的焦慮程度較低,但從長遠來看,飲食失調癥狀會更嚴重。
研究人員說,鼓勵接近和容忍出現的困難想法和情緒的應對方法,而不是逃避它們,可能有助于減輕患者的整體癥狀。
逃避也會導致工作中的問題。2017年的研究發(fā)現,回避困難的工作關系會導致情緒衰竭、更少的寬恕和更多的無禮行為。相反,面對問題可以得到更多的寬恕,這有助于促進工作和同事的關系。
2016年的一項研究顯示,逃避應對工作也可能導致適得其反的習慣,例如過度使用社交媒體和降低績效。

如何停止逃避你的恐懼?
學習如何解決逃避應對,不必涉及極端的暴露方法。它可以從小事開始,比如簡單地承認你是在“逃避”還是“面對”。
1.認識逃避
“解決逃避應對的第一步是認識到你正在這樣做——注意你正在遠離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為它們騰出空間的微妙和更明顯的方式,”榮教授說。
一旦你承認你正處于一個你會選擇逃避的時刻,你就可以積極地朝著它邁出一小步,而不是遠離讓你不舒服的事情。
2.從小處著手
“每天做一件讓你有點害怕的事情或你通常會避免的事情,除非你不得不這樣做。當這變得容易時,看看你是否可以再推動自己一點,”榮教授建議道。
你不必從那些最大、最困難的沖突和事件開始,你可以從一些簡單或微小的事情開始。比如,你一直拖延的壞毛病,或你一直打算做但還沒做的愛好、計劃等。
3.預想可能的結果
立即從痛苦中脫離出來的感覺很好,因此你可能會經常采用逃避作為應對策略。為了幫助擺脫這種心態(tài),榮教授建議在決定逃避之前,仔細考慮一下自己這樣做可能產生的結果。
“深呼吸,注意你的感受,想想你如果這次選擇逃避的話,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下次再遇到這種事情該怎么辦?如果你這次選擇面對這件事情,并嘗試去解決它,又會有怎樣的結果……細細斟酌其中的利弊,相信你會做出更好的選擇”他說。
4.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榮教授建議,面對逃避的應對策略,可以嘗試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試圖逃避問題。
例如,如果你因某個同事而在工作中感到壓力,寫下一些可能改變這種現狀的方法,可以幫助你在解決問題的同時,解決你的逃避想法。
寫下一系列步驟會很有幫助,這樣當直覺告訴你要逃避時,你知道有方法可以幫你解決眼前的困境,你就可以重新集中思想和精力做你當下應該做的事情。
5.尋求專業(yè)人士的幫助
解決逃避問題并不總是與日常壓力源有關。有時逃避行為可能來自你周邊的生活環(huán)境,這些環(huán)境使你感覺不安全或不希望參與情感需求/需要表達。
為了幫助你進一步了解你的逃避應對模式,心理健康專家可以與你一起發(fā)掘這些行為背后的根本原因。
榮教授表示,學習如何解決逃避問題通常需要外界的幫助,尤其是專業(yè)人士的幫助和支持。
“在這種情況下,我建議尋找一位專業(yè)的心理治療師或心理咨詢師,通過諸如認知行為療法(CBT)和催眠療法等心理治療方法,幫助來訪者探尋其逃避行為背后的‘癥結’所在,從而為來訪者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幫助來訪者走出逃避的‘舒適區(qū)’?!彼f。
參考資料:
·Balmores-Paulino RS(2018)。逃避應對策略。
·Hershcovis S等人(2017)。應對工作場所不文明行為的對抗和逃避應對的影響。
·Holahan CJ等人(2011)。壓力產生、逃避應對和抑郁癥狀:10年模型。
·Hughto JMW等人(2018)??缧詣e成人的受害和抑郁癥狀:逃避應對的中介作用。
·Kuper LE等人(2011)。應對中度藥物濫用結果的變化因行為治療方式而異。
·Melodia F等人(2020)。避免應對和逃避動機在有問題的在線游戲中的作用:系統(tǒng)文獻綜述。
·Ng JCY等人(2016)。這不是我想要的:逃避應對策略對工作場所與工作無關的社交媒體使用的影響。
·Thomassen AG等人(2021)。逃避應對介導了抗逆性對男性和女性受試者的精神困擾癥狀的影響。
·Vanzhula IA等人(2020)。在進餐時間避免應對預示著更高的飲食失調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