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圈變天了》——對飯圈入侵v圈和近來asoul大節(jié)奏的思考
國內v圈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變天的呢???
vox入駐b站是我不能不提的一件事,作為虹的男v,在短短幾天內的漲粉速度可以說是驚人的,不僅如此粉絲數(shù)還陸續(xù)的超過了如今的幾位知名國v,以往在v圈幾乎沒有話語權的女粉首次出現(xiàn)在v圈的歷史舞臺,但其內核還是微博飯圈那一套流程,只不過對象從真人換成了v。
以往飯圈給我的感覺是對著幻想出的真人偶像的完美形象進行精神高潮的一群人,理所當然地,我會覺得她們對男v這種東西不感興趣。
我一年前還以電競圈和飯圈為典型代表分析過男女思維上的不同,認為根本原因在于一般而言男性的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的占比在7:3,女性則恰恰相反,這就導致了兩者水火不容的現(xiàn)象。我當時的核心觀點是人不能只擁有或者說只依賴一種思維去看事情,要學會平衡兩種思維從不同角度全面的看事情,否則就會落入二極管的境地。
然而我那個時候已經(jīng)接觸了v圈一定時間,當時覺得v圈是屬于青年男性的虛擬飯圈。因為無論是斗魚虎牙的真人女主播還是所謂的女神,我從這些人的粉絲受眾群體上感覺不到像女性飯圈一樣的狂熱皈依。但是v圈卻做到了這一點?;蛘哒fv圈的受眾應該年齡大概以大學生高中生為主,當然到了現(xiàn)在也有初中生或者35歲大叔,屬實沾點可怕了。
按我上面的理論來講,v圈的受眾一般而言的感性理性思維的占比在4:6 。從去年到今年僅僅一年的時間,v圈的消費體量入圈人數(shù)就翻了不只一倍,這并不是偶然。我的觀點是這跟國內男女對立的風氣,資本對男女地位的異化,畸形的失去平等地位的戀愛環(huán)境,以及國內教育體制對戀愛問題在高考前和高考后的截然相反的態(tài)度都有一定程度上的關系,或者說上述都為較重要的影響因素。
上述的種種因素會導致什么呢?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高考前戀愛就會被打上早戀的旗號遭到學校和家長的聯(lián)合絞殺,這無疑扼殺了很多好學生對于戀愛的認知。因為沒有體驗,沒有經(jīng)驗,等到高考后終于解放,上大學開始戀愛初體驗,這個時候就很尷尬。一方面自己是戀愛小白,另一方面近幾年來戀愛的風氣和環(huán)境遠遠不如以前,沒有對男女對立問題以及男女戀愛中地位平等的問題的清晰認知,就很容易陷入被pua或者被人當作舔狗一樣的小丑。
相對于現(xiàn)實中戀愛成本過高,v圈恰恰解決了這種問題。如果你想的話,你甚至可以把金錢成本降到0,所需要花的只是閑暇時的時間成本,同樣可以獲得情感上的滿足,精神上的愉悅。就像我總說的一句話,看v其實跟吃飯差不多,只不過是精神餓了。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這兩年v圈體量增長之迅猛了,因為有足夠大的需求,才會有足夠大的市場。
人們往往在現(xiàn)實中碰壁,就會轉向虛擬中獲得補償。
但是即便我把這些解構拆解明白了,vox入駐b站帶來的飯圈大舉入侵原生態(tài)v圈我目前還是無法理解,就像我說的,集美們還是用飯圈那一套粉頭指揮新來的萌新ylg玩皈依者狂熱。
可能正是因為現(xiàn)在的未成年女粉很多,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較高,而且易于被群體裹挾引導,才導致了這種現(xiàn)象嗎?我不太好說,因為更有意思的是,集美們不看男國v,看的是油管上的虹v,集美們都這么潮的嗎?手機里都有翻墻軟件是嗎?我不好說了。這就跟早些時候的hololive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讓我們來對比一下國v之光asoul吧,那很多人會說,既然都是飯圈,asoul和vox有什么好對比的?
正像以女性粉絲為主的飯圈有其獨特的運作模式,以男性粉絲為主的asoul也有其自身的獨到之處。
asoul的產(chǎn)生環(huán)境和當時的背景就意味著他們是極其反對資本運作下的傳統(tǒng)飯圈的,所以你會發(fā)現(xiàn)asoul的粉絲邏輯離不開“去中心化”四個大字,反粉頭,反小團體,粉絲沒有等級一視同仁等等,從某種角度講asoul確實開創(chuàng)了新型飯圈,這與其粉絲構成是分不開的。
但是不同于傳統(tǒng)飯圈的高效管理,一旦出現(xiàn)節(jié)奏,沒有什么控評反黑,只有一擁而上的團建,這方面來講也不得不說是一把雙刃劍,就像我曾經(jīng)預言過asoul會毀在它越來越大且無法控制的攻擊性拉滿的粉絲上(因為一個圈子的人越多,ylg就越多,逆天就越多,就會導致很多情況)
然而,正當我希望作為粉絲邏輯運營理念完全相反的新型飯圈asoul和傳統(tǒng)飯圈vox來一場激烈碰撞時(“無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asoul卻接連傳來噩耗。打開v吧就能看到各種各樣的asoul中之人盒信息,雖然v吧總說不開盒,但是在盒擴散這方面從來是喜聞樂見的,這就是為什么老說v吧吃二手或者幾手屎。
這個時候我已經(jīng)明顯感覺到不對勁了,明明去年7.28事件費盡心機挖掘機才只開出向晚中之人及一系列前世相關,怎么到了今年一下就能開出這么多了,盒技術又不會突飛猛進。那只能說明asoul里面有內鬼了,或者也可以猜測asoul故意泄露了中之人信息。
至于為什么要這么做?珈樂宣布畢業(yè)就是再明顯不過的答案。
拿著中之人的隱私信息,稍微露一點出去,就能以警示的方式控制中之人。
在資本手里,你們所謂的虛擬偶像已經(jīng)深陷合同的漩渦,不做聽話的木偶,就要付出違約的代價。我覺得這就是資本的傲慢吧,它明明可以做到很多事,做好很多事,但是為了它的利益,為了最大化的榨取剩余價值,它就是不肯去做。
資本永遠從利益的角度考慮問題,而不會站在粉絲的立場上。在他們眼中只要對粉絲說要造一個巴別塔就會有很多愿意相信來為之砸錢的傻子,“一個帶著希望的虛幻的夢就可以讓這么多人沉醉其中”,感情真是廉價的東西啊??
資本的傲慢不是沒有原因的。毀了一個asoul又如何呢?我們有成熟的技術啊,我們可以復刻一個bsoul,一個csoul。反正無論怎樣,總會有富哥們捧場,有傻子相信美夢。再退一步說,不做這個企劃了又如何呢?就當是投資的一個小小實驗性失敗。可是吃虧的受傷的又是誰呢?只會是沉浸在美夢中沉浸在曾經(jīng)的美好中不愿醒來的粉絲罷了。
但是現(xiàn)在資本還沒有和粉絲撕破臉,而是巧妙地把矛盾轉移到了粉絲的訴求和中之人無路可退這里形成對立面,就是暗示粉絲,你們鬧也沒用,鬧到最后只會毀了這個家,鬧到最后誰都不會有好下場,鬧到最后你們心愛的偶像就會墜入深淵再起不能,她們連目前算不上多好的現(xiàn)狀也不會再有,那么你們還要接著鬧嗎?
但是不要忘了,造成中之人悲慘現(xiàn)狀的是誰呢?把局面惡化到今天的是誰呢?明明可以挽留明明可以補救卻完全不屑于去做的是誰呢?
不正是吃人不吐骨頭的資本嗎?現(xiàn)在卻要借中之人之口對粉絲說,我們犯下的錯,只能由你們來承擔來忍受了。這不是純純的笑話嗎?
所以現(xiàn)在就是一個死局,我已經(jīng)看不到粉絲戰(zhàn)勝資本翻盤的任意一絲可能性了,因為資本不在乎,粉絲在乎,誰在乎誰就有弱點,有弱點在戰(zhàn)斗中就會敗北。
半年多前我認為7.28事件是asoul的轉折點,而今年的5.11事件對asoul無疑是致命一擊般的轉折點,你要是問我:“asoul死了么?”我只能說,沒死,但也沒在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