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人文-翻譯|黑暗之魂篇(4)用托爾金的精靈語解讀黑暗之魂中的名字
7. 黑暗之魂中的托爾金精靈語
一些玩家可能聽說過,黑魂系列里的楔形石原盤上刻有著一段完整的如尼文字(Rune),并且可以被準確地翻譯和解讀。事實上,作為黑暗系的奇幻游戲,黑魂在文字方面所汲取的靈感遠遠不止這些。

世界文學(xué)史上有一個對二十世紀后的歐美奇幻文學(xué)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的男人,他就是約翰·羅納德·瑞爾·托爾金(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 1892-1973)。著有《霍比特人》、《指環(huán)王》、《精靈寶鉆》等一系列作品的托爾金以他的著作給予了奇幻小說這一文學(xué)體裁巨大的發(fā)展動力。這些作品間接界定了現(xiàn)代奇幻小說對架空世界的構(gòu)建,也對架空世界中語言的使用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通俗來講,現(xiàn)代一眾奇幻作品中,從小說到電影再到游戲,只要是充滿魔法、咒語,脫離現(xiàn)實和物理客觀規(guī)律的世界,都或多或少有托爾金創(chuàng)作思想的影子。而更深一層,這些世界中的居民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語言。典型就是魔獸系列中的艾澤拉斯世界、德拉諾世界,里面的各個種族都有自己的語言:人類有通用語,矮人有矮人語,甚至連代表虛空的古神勢力都有自己的古神語。魔獸試圖通過像托爾金創(chuàng)造精靈語那樣來更好地向玩家展示游戲中的架空世界,承襲了托爾金展現(xiàn)架空世界的方式:一個生活在現(xiàn)實中不存在的世界的現(xiàn)實中不存在的族群,說一門現(xiàn)實中不存在的語言。

托爾金構(gòu)建了名為“精靈語”的全新、復(fù)雜、龐大的語言體系,是真正能稱得上是語言的人造語言。他也為這一語言體系的文字規(guī)劃了拉丁字母的寫法,為英語等一大批采用拉丁字母書寫的語言的引用提供了巨大的便捷。辛達語(Sindarin)是精靈語的一支,由托爾金基于威爾士語創(chuàng)造而來,是托爾金作品中以精靈王庭葛為首的帖勒瑞精靈的語言。Sindarin一詞來自于昆雅語(托爾金所創(chuàng)作的另一語言,精靈語分支之一,基于芬蘭語的語言特點創(chuàng)作)中的Sindar,意為灰人(灰精靈)。黑暗之魂對辛達語最直觀的引用,大概就是1和3中的王城亞諾爾隆德了。Anor Londo名字中的“Anor”,在辛達語中正是“太陽”(sun)的意思。

也許有人會說,Anor Londo只是一個名字而已,辛達語Anor只是一個構(gòu)詞上的巧合,因為后半部分的Londo并沒有什么合理的出處。但是結(jié)合黑暗之魂中的另一個地名小隆德遺跡(或新隆德、紐隆德遺跡,New Londo Ruins,故事設(shè)定為一個被黑暗吞噬而滅亡的小國),就能看出:在黑暗之魂的世界中,londo一詞是有特定含義的,而非一個僅僅作為名稱出現(xiàn)的單詞。盡管無法解讀具體含義,“l(fā)ondo”還是可以推測為“城市”、“國度”、“土地”之類。如果把“l(fā)ondo”一詞取“城市”意,“Anor Londo”就可以解讀為“太陽之城”。
這樣的解讀是否合理?我認為是合理的。雖然三代的亞諾爾隆德已經(jīng)衰敗,但每個通關(guān)了初代黑暗之魂的玩家都經(jīng)歷過“太陽之城”那光輝的幻象,狹窄的房梁和惡意滿滿的王城雙弓。大概大多數(shù)剛經(jīng)歷過塞恩古城的不死人都會在初見亞諾爾隆德時被那燦爛的光輝所震撼,因為前面的地圖都太過陰暗了,從不死院到下水道再到病村、教區(qū)和塞恩古城都是中性偏冷且黑暗的色調(diào),而亞諾爾隆德則呈現(xiàn)出橙紅色的暖色調(diào),形成極大的反差。這里能看到黑魂1中最大的太陽和最壯觀的城市,給人帶來巨大的視覺沖擊。

單從這點上看,稱之為“太陽之城”一點也不為過,即使黑魂1的亞諾爾隆德是籠罩在葛溫德林的幻象下才顯出這幅光景。(對著巨大寶箱來一箭就會打破幻象讓亞諾爾隆德陷入一片漆黑,連月亮都沒有)

順帶一提,黑暗之魂里的太陽之王葛溫(Gwyn)的名字,在威爾士語里是“白色”的意思,和辛達語算是同源了。葛溫boss戰(zhàn)的鋼琴主題曲是A小調(diào)并且全曲沒有一個升降號,也就是說演奏時只會用到白鍵,可以看作是對其威爾士語義的一個印證。


回到辛達語“Anor”一詞上。這個詞在托爾金的作品里的一個著名的用法就是“Minas Anor”米納斯亞諾,即剛鐸首都米納斯提力斯(Minas Tirith,“Tower of the Guard”,戍衛(wèi)之塔)的舊稱,意為“太陽之塔”(Tower of the Sun: minas – tower, anor – sun)。與之對應(yīng),在“太陽之塔”的西側(cè)也有“月亮之塔”,即“Minas Ithil”米納斯伊希爾,是城市米納斯魔窟(Minas Morgul,意為Tower of the black sorcery,暗術(shù)之塔)的舊稱。米納斯伊希爾有一個完整的稱謂,即“魔窟谷的米納斯伊希爾”,英文為“Minas Ithil in the Morgul Vale”,魔窟谷的月亮之塔。如果玩過黑魂3,你可能就會立刻聯(lián)想到另外一個地方,那就是“冷冽谷的伊魯席爾”,Irithyll of the Boreal Valley。

這兩個名字不僅讀音像似,連格式都是對仗的。即使辛達語中“月亮”一詞的表述是“ithil”,與“Irithyll”并不一致,“xxx的xxxx”這種格式也出賣了設(shè)計者的想法。既然“Irithyll”在辛達語不是“月亮”的意思,那這個地方在游戲里和月亮有關(guān)嗎?
當(dāng)然有了。作為黑魂3最著名旅游景點、截屏圣地,冷冽谷的伊魯席爾最具代表性的風(fēng)景不就是天上的大月亮和地上白花花的月光嗎?

小偷哥也提到過,伊魯席爾是“古老月之貴族的城鎮(zhèn)”:

冷冽谷出入憑證,小人偶:

顯然,到了魂3這里的地名設(shè)計還是想往托爾金的辛達語身上靠,只不過不知道為啥這次不采用原詞了??赡苁窃~讀起來不順口,也可能覺得直接照搬原詞影響不好,也可能是另有原因。不過表達的還是那個意思,就是“冷冽谷的月亮XX”,總之不僅形式對仗、讀音相似,還都跟月亮有關(guān)。

魂3里冷冽谷這個地方也比較特殊,因為這里緊挨著亞諾爾隆德,打完boss法王沙立萬往外走在往上爬幾層樓就到了,幾乎可以看作是一個地區(qū),連月亮和月光都是共享的。雖然魂3也有亞諾爾隆德,但是和魂1已經(jīng)天差地別。衰敗不堪的王城不僅沒有了太陽的光輝,臺階也覆上了冷冽谷的白雪,夜空下呼嘯的寒風(fēng)吹拂著銀騎士們的披風(fēng),不變的只有那一根根標槍一般粗迎面招呼主角的獵龍大箭。這一次,夜幕降臨在了“太陽之城”,伊魯希爾的新月升在了“太陽之城”的夜空。

在托爾金的作品中,剛鐸的“太陽之塔”除了“戍衛(wèi)之塔”外,還被稱為“落日之塔”:因為它地處安都因河的西面,與河?xùn)|方的“月亮之塔”遙相呼應(yīng),如同西下的夕陽。而“月亮之塔”也因此被稱為“升月之塔”。黑暗之魂中的亞諾爾隆德和伊魯希爾也是如此:初代的“太陽之城”亞諾爾隆德在葛溫德林的幻象中黯淡了最后一抹余暉,伊魯希爾的新月隨后升起,這就是魂1到魂3“太陽之城”,或是“落日之城”的變化。?除了辛達語之外,昆雅語在黑暗之魂中也有大量的應(yīng)用。但是與Anor Londo這樣的直接引用不同,很多對昆雅語的解讀需要從構(gòu)詞的角度進行。即,黑暗之魂系列中一眾乍一看意味不明疑似充數(shù)的名字,都包含著昆雅語的語素。將這些名字中的語素拆分,就會得到有意義的昆雅語詞綴和詞根;再將這些昆雅語語素的含義進行整合,就會得到這個名字在游戲中的定位。?

拿我們最喜歡的索哥的名字舉例:“Solaire of Astora”,亞斯特拉的索拉爾,這一稱謂包含兩個名字:人名“Solaire”和地名“Astora”。索拉爾是一代游戲玩家遇見的第一個太陽騎士,戰(zhàn)斗力極強,態(tài)度樂觀,對太陽有著堅定的信仰和追求,是陪伴玩家走過相當(dāng)長的游戲流程的NPC伙伴。"Solaire"的拉丁文字包含兩個昆雅語語素:“sól”和“air?”,含義分別是“頭盔”和“圣潔”。其中“sól”只有名詞詞義,“air?”兼具名詞和形容詞詞義。因此索哥的名字按照昆雅語直接理解就是“圣潔的頭盔”。而索哥的頭盔可以說是極具辨識度。在廢都伊扎里斯,如果在遇到因受挫而陷入自我懷疑的索拉爾前沒能擊殺通往混沌溫床捷徑上的紅眼太陽蟲,就會觸發(fā)索拉爾發(fā)瘋的結(jié)局。心灰意冷的索拉爾會把太陽蟲當(dāng)成他所追尋的太陽,脫下自己原本的頭盔,把太陽蟲戴在頭上而后進入活尸化。太陽蟲替代了sól(頭盔),原來的Solaire也就隨之逝去了。

“Astora”則形似昆雅語詞匯“astar”,這個詞在昆雅語中的含義是“信仰”、“忠誠”以及“可靠”。如果我們對比三部游戲中所有來自亞斯特拉的角色:初代游戲在不死院交與玩家使命(以及原素瓶)的奧斯卡“Oscar of Astora”,防火女安娜斯塔西亞“Anastacia of Astora”,太陽騎士索拉爾“Solaire of Astora”,貫穿一三兩代的拳王鐵匠安德烈“Andre of Astora”,以及三代的重要支線NPC安里“Anri of Astora”,不難發(fā)現(xiàn)“astar”正是他們所擁有的的共同品質(zhì)。

盡管索哥的名字有另一種可能更加直觀且廣為人知的解讀方式:拉丁語詞根Sol(太陽)+后綴aire(表示以詞根部分內(nèi)容為職業(yè)或具有其特點的人,Sol + aire能夠被直接理解為“太陽哥”),這樣的昆雅語解讀仍不失人物在游戲中的定位,甚至能解讀一些拉丁語(以及其他非人工語言)無法解讀的人名地名。很難確定這樣的命名只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

如果說索拉爾的名字只是巧合的話,下一個例子則是一個黑暗之魂中精靈語參考的有力證明。
魂3在打完深淵監(jiān)視者boss后進入的下一個區(qū)域叫做卡薩斯的地下墓地,“Catacombs of Carthus”。名副其實,這里確實是一片地下墓地,在地下,也是墓地,敵人也都以骷髏為主。根據(jù)游戲背景故事的設(shè)定,卡薩斯“Carthus”是一個因為沾染深淵的黑暗而被深淵監(jiān)視者消滅的國家。這里的骷髏會使用暗術(shù),并且能夠在這里找到“守墓人咒術(shù)書”這樣記錄黑暗咒術(shù)的物品。?

如果將卡薩斯“Carthus”拆分開來,就能得到“car”和“thus”兩個昆雅語素?!?/span>car”在作為詞綴時,表示動詞“做”、“構(gòu)建”等(make, do, build, form);“thus”作為詞根則表示為“黑暗”、“黑霧”?!癈arthus”因此可以被解讀為“產(chǎn)生黑霧”(making/casting black fog)。
而這片區(qū)域的最終boss是霸主沃尼爾,一個籠罩在黑暗中的巨大骷髏,觸碰boss房間的骷髏圣杯,就會有黑霧從中蔓延開來,逐漸將玩家吞噬并進入boss戰(zhàn)斗,也就對應(yīng)了“Carthus”所包含的兩個昆雅語素“產(chǎn)生”、“黑霧”的含義。另外,在擊敗boss后所獲得的“沃尼爾的靈魂”,可以在放逐者魯?shù)浪鼓抢飺Q取咒術(shù)“黑蛇”,又一個卡薩斯產(chǎn)生的暗術(shù)。

? ? ??

盡管solaire、carthus這樣的組合并不一定符合昆雅語的語言規(guī)則,但其中包含的各個語素的含義卻拼湊出了這個名字在游戲中的定位??梢酝茰y,這些命名并不是無意義的隨機選擇,而是對各個語言要素精心挑選和排列的結(jié)果。實際在游戲中這樣的例子也有更多,Youtube上的大佬Fauntus在他的視頻What'sin a name: The language of Dark Souls中列舉了大量類似案例,我也會在未來對其中一些做出詳細解讀。
參考資料:
1. 維基百科J. R. R. 托爾金:https://en.wikipedia.org/wiki/J._R._R._Tolkien?
2. 托爾金精靈語詞典Elfdict:https://www.elfdict.com?
3. 角色扮演類游戲與托爾金的影響:https://www.grin.com/document/111043?
4. Musescore 烏薪王葛溫-鋼琴獨奏樂譜:https://musescore.com/user/20825596/scores/4990398?
5. Fauntus:黑暗之魂中的名字里有著怎樣的含義:黑暗之魂的語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21GEyQP4V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