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罕見曝光間諜案,我國高級軍工專家涉案,疑似涉及電磁炮泄密
隨著我國國家安全日的到來,我國官方也罕見地公布了多起間諜案件。其中有一起更是涉及我國近些年來的核心國防機密。
據央視在4月16日的報道,此前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第713研究所的高級軍工專家張建革,就因為一次出國訪問交流,被境外勢力有意識地不斷接觸,一次次通過金錢和利益誘惑,開始從張建革口中,獲得我國的軍事情報和裝備數(shù)據。在事情敗露之后,張建革想要通過乘飛機的方式離開中國,卻被我國國家安全人員在機場抓捕。
根據官方的公開消息,張建革涉及出賣的情報,被確認有“機密級”情報9條,“秘密級”情報6條,內部情報資料5份,為境外勢力搜集的“機密級”情報2條,內部資料1份。
有細心人士猜測,張建革涉及出賣的項目,還可能和我軍未來海上作戰(zhàn)力量中核心的艦載電磁炮項目有關。如果平常關注我國的軍事裝備類消息,其實不難發(fā)現(xiàn),在055大驅首艦服役前后的一段時間,網上曾經流傳出了055大驅艦首的艦炮改裝電磁炮的相關消息。但是在之后一段時間,類似測試又突然銷聲匿跡?;蛟S就和類似事件有關。
而之所以猜測,此事和張建革有關,其實是因為其所在的713研究所,就是專門從事相關工程應用的重要研究部門。甚至張建革本人,也多次發(fā)表過與電磁炮項目的技術論文。我軍《美國的艦載電磁炮研究》論文的編者一欄中,也有他“張建革”的名字。如果要說此人最能掌握到的、最熟悉的機密文件,莫過于我軍的電磁炮項目了。
據了解,有相關人士透露,我國在2013年就開始研制電磁炮項目,當時國際范圍內研制該項目的國家寥寥無幾,很多難題無法找到借鑒對象。經過多年研究,艦載電磁炮系統(tǒng)裝在了055大驅上,在渤海進行實彈演習。這是國際上罕見的戶外實戰(zhàn)測試。就實際情況來說,甚至超越了美軍的研究進度。但經過測試之后,相關動向全部消失,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情,還是已完成實戰(zhàn)化研究,只是因為機密問題,徹底掩蓋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有分析人士懷疑,從我國的判決來看,張建革以間諜罪被判15年有期徒刑。這個時間長度,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與張建革對外泄露的眾多機密信息來說,卻顯得有些輕了。唯一的可能性,恐怕就是張建革在被抓捕后,存在“立功”表現(xiàn)。而這到底立的是什么功,就有些見仁見智了。恐怕境外勢力滲透到我國境內的一些情報網絡,是保不住了。(聽風吹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