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繆手記 第三卷第九本(完結)

何況她還被剝削。一天工作七小時,才三萬五千法郎。
德·比爾(J. de Beer)?!巴閼摫慌刑幩佬獭U嬲那槿说綍r就數的出來了。”這甚至不是真的。意志的薄弱要比恐懼來的強烈的多了,通常。
E.B.的丈夫來信,跟我說他妻子在鬧自殺,讓我去調解。我這人極其容易且常常及其愚蠢地感到自己對他人有責任。
我掙扎得像條被卡在漁網網眼上的魚。
李奧波德關于尼采:“將韌性與反抗做了結合之后進而對生命產生認可,此乃生命那偉大的正午之巔。”
“去贏取自由和心靈的喜悅,以便能夠創(chuàng)造而不為外界的范本所宰治?!?/p>
尼采是在1887年讀了《地下室手記》才知道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他認為這可媲美他對《紅與黑》的發(fā)現。
有好些年,我一直想要遵照所有人的道德標準來生活。我強迫自己去過和所有人一樣的日子,強迫自己和所有的人相似。盡管心里并不認同,但嘴上還是上說著要結合一致的話。到頭來簡直慘不忍睹。如今,我在碎片中游蕩,沒有任何法則,四分五裂,沒有朋友并接受自己的孤單,不再抗拒我的獨特和我的殘缺之處。
近五年來,我一直在批判的是我自己,是我所相信和所經歷者。此即何以哪些理念與我一致的人感覺受到攻擊,并對我頗為怨恨;不是這樣的,我在跟自己作戰(zhàn),而我不是毀了自己就是重獲新生,如此而已。
道德會導致空泛和不公義。它是宗教狂熱和盲從之母。道德總是一分為二,總是在區(qū)隔、空洞化。
嫉妒之所以讓人痛苦是因為我們會把對方化約為物品,然而人都渴望自己的主體性受到認可。人就不會去嫉妒上帝。
到了能獨當一面的歲數卻還保持著通常會隨之而逝的同理心,是件不幸的事,因為少了這同理心才能讓職權在無須太尊重別人的狀況下順利行使。?(這里應該是作者的反諷)
在石頭城里唯風和雨能引起對原野和天空的記憶。??(喜歡下雨的人,肯定也喜歡自然吧)
我無法和別人長久生活在一起。我需要一點孤獨,那份永恒。
幫助我的還有——平等心——這種對自我和他人的接納就是在創(chuàng)造,難度很高。
我愛過的第一個人,我對她忠實但她卻離我而去,另結新歡染上毒癮。也許很多東西皆因此而生,因為虛榮,因為害怕再度受傷,盡管我已甘愿受了不少折磨。不過從那以后,換成是我在逃避,在某種意義上我甚至想要被所有人拋棄。
有時我會怪自己無能力愛人。也許這是真的,但我也曾經選出了某幾位,忠誠地為她們保留了我最好的一部分,無論她們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