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劍盾小插曲

2018-07-05 13:41 作者:戰(zhàn)歌古典劍術和煉武館  | 我要投稿

由于筆者近期工作非常繁忙,因此相當一段時間沒有更新,非常抱歉。一直以來發(fā)布長劍內(nèi)容,不知讀者是否有審美疲勞,這次換個口味發(fā)布點劍盾內(nèi)容,之后會照常更新長劍內(nèi)容。


在歐洲早期,一手劍一手盾幾乎是標配,盾牌也有著各種形狀尺寸,小圓盾是其中一種,但被使用了相當長的時間。盡管在歷史畫作、文學著作中不難看到穿著盔甲手持小圓盾的圖片,但這一時期小圓盾使用方式已無記錄可尋,目前重建的單手劍——小圓盾戰(zhàn)斗系統(tǒng)所依據(jù)的手稿基本都是描述無甲戰(zhàn)斗。

最早的劍配小圓盾圖畫出現(xiàn)在1230年,大量的著作展示了小圓盾這件武器在14,15世紀有多常見,無論是平民、傭兵還是貴族都可能攜帶這件武器,例如Geoffrey Chaucer的故事系列《Canterbury Tales》中就可看到不同階層、職業(yè)的使用者。1465年(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期間)一名叫St. Gallen的修士在手稿中描述了兩個貴族間的無甲決斗使用了這種盾牌,在Albrecht Dürer的Triumphal Procession木版畫中也有小圓盾的圖像。

《Canterbury Tales》配圖局部
《Triumphal Procession》——Albrecht Dürer,1520年


關于劍

單手劍可以算是最古老的劍種了,希臘、羅馬等很多文明中都有自己的單手劍,直到中世紀中期,它幾乎都是劍的唯一標準,在歷史上單手劍從來都沒有被取代過。

《Histoire d'Outremer,》——William of Tyre,1337年

作為人們?nèi)粘W孕l(wèi)防身的首選,單手劍又稱為短劍(Kurzes Schwert),需要注意這里的“短劍”并非現(xiàn)代愛好者通常以為的短劍(Kurzsschwert)。通常大眾比較熟悉的單手劍造型是中世紀騎士劍,劍型為Oakeeshott Type X,這個劍型屬于早期單手劍但應用廣泛,可以配合大型盾使用。單手劍雖然貫穿了中世紀,但形制卻發(fā)生過多次變化,最初主要源自維京人的單手劍,劍刃相對較寬,劍格較小,劍柄短,堪稱大盾的咖啡伴侶。而標準的騎士劍則配有一個長直或略帶弧度的劍格(9世紀)和一個圓盤形配重球(11世紀),劍刃也更加寬。之后劍型根據(jù)盔甲防具的演變不斷調(diào)整,變得更加美觀、靈活、便于揮動。通常認為形成經(jīng)典歐式單手劍造型應該在10世紀左右。劍刃造型從早期的頭重腳輕偏重劈砍轉(zhuǎn)變?yōu)楹笃诘臐u細劍身,重心更適于快速擊劍。

著名的Oakeshott劍型分類,創(chuàng)建于1950年,大概自1990年獲得普遍認可

關于那個時期的技術、形制變化有這樣一個假設:由于和羅馬劍盾融合,開始采用中心持握的盾牌提供更好的防御效果,尤其是在攻擊時用盾牌保護持劍手免受傷害,這樣的防御要求是臂掛式盾牌無法勝任的。而纏劍技術逐漸變?yōu)橹髁饕矊е聠问謩Φ膭Ω裨鲩L以保護持劍手臂?,F(xiàn)存最早的戰(zhàn)斗手冊《I.33》中即展示了基于纏劍的戰(zhàn)斗體系,在這種戰(zhàn)斗方式下不適合使用缺乏靈活性的早期劍型。

維京劍與Oakeeshott Type X——由Albion仿制

與長劍一樣,單手劍也有兩個振點,即整個劍身上振動最小的兩個點,一個在手柄內(nèi)(理想位置在持劍手的中指處),一個在弱劍身前端,這個振點通常也稱為攻擊點,用這一點斬擊效果最佳,并且對持劍手的震動最小。找出振點的方法很簡單,一手持劍一手擊打配重球,振動幅度最小的部位及是振點。

劍的重心在劍格前側(cè),重心的作用有時被人過分夸大了。平衡性固然重要,但一把劍的手感更多取決于使用者的習慣,經(jīng)過大量的使用練習,劍手對劍的駕馭才能達到最佳,最符合戰(zhàn)斗風格的劍才是最好的。

單手劍的重量通常為900~1300克,建議不要選擇太重的練習劍,通常不要超過1200克。

一把適合配合小圓盾的劍,屬于XVII型,盛行于14至15世紀,適合刺擊兼具劈砍性能,由瑞典匠人Peter Johnsson制造


關于盾

小圓盾的起源并不是非常清晰,羅馬時代曾出現(xiàn)各種類型的圓盾,但之后一段時期它們幾乎都消失了,歷史上也很難找到記載,直到中世紀才再次遍地開花,與各種兵器組合使用,長匕首、單手劍、彎刀等等。

小圓盾與長劍的組合,出自《P 5126》——Paulus Kal,1480年

小圓盾主要用于無甲戰(zhàn)斗,弓手、步兵等各類型戰(zhàn)士通常會攜帶一個小圓盾。當然全甲戰(zhàn)士也可能會使用。劍盾組合的戰(zhàn)斗方式在幾個世紀中隨著劍型變化不斷發(fā)生改變,盾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與技戰(zhàn)術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逐漸發(fā)展出即使在狹窄空間也可以靈活戰(zhàn)斗的格斗方式。有不少歷史圖畫顯示持盾手還可以抓一把匕首用來戰(zhàn)斗,這類使用方式主要源自蘇格蘭戰(zhàn)士。(蘇格蘭圓盾是大盾和小圓盾的混合體,通常比小圓盾略大并且采用大盾的持握。)

出自《Alte Armatur und Ringkunst》——Hans Talhoffer,1459年

典型的小圓盾是鋼制的,也有工匠采用木制或硬皮革。通常直徑25~35cm,重量1~1.4kg;盾帽厚度不少于1.5毫米,內(nèi)部空間要足夠戴重型手套持握。外形以圓形為主,當然也有比較特別的造型,如方形、橢圓形、帶突刺的、甚至是人臉的造型……手柄在盾牌中心位置,可以通過纏繞皮革、手繩的方式調(diào)整粗細方便持握,在戰(zhàn)斗時盾面會在拳面正前方和手背方向靈活轉(zhuǎn)動。除了用于防御,也可以用盾面、盾沿進行攻擊。

兩種不同造型的小圓盾,出自《Alte Armatur und Ringkunst》——Hans Talhoffer,1459年
Hans Talhoffer版小圓盾現(xiàn)代仿制品,由Medieval Gears出品


下一篇將繼續(xù)更新長劍內(nèi)容,稍后會選擇時間再發(fā)布一篇劍盾內(nèi)容簡要介紹幾個主要大師手稿的技術風格。


劍盾小插曲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钟山县| 东阳市| 博兴县| 沈阳市| 马龙县| 礼泉县| 牟定县| 普宁市| 铜鼓县| 鄂托克前旗| 嵊州市| 保定市| 开远市| 阳东县| 德清县| 五峰| 隆昌县| 莲花县| 兴隆县| 谢通门县| 年辖:市辖区| 云龙县| 利津县| 沙河市| 佛山市| 房山区| 施秉县| 哈尔滨市| 民乐县| 马鞍山市| 裕民县| 余干县| 错那县| 定州市| 西盟| 濉溪县| 和龙市| 柳江县| 拜城县| 沧州市| 富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