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O艦船百科R】極樂級重型巡洋艦 —— 偏科旗艦

Elysium-class heavy cruiser也常被稱為極樂級指揮巡洋艦,是UNSC的一種重型巡洋艦,于2520年與馬拉松級同時問世,后被其所取代。它作為翠鳥級的高效替代品設計,是第一種配備頂級武器和裝甲的“現(xiàn)代”戰(zhàn)艦。

本文為同人性質內容

概述
它在艦隊指揮官中很受歡迎,經(jīng)常被作為旗艦。它唯一的缺點是價格昂貴,雖然是一種超級戰(zhàn)艦,但建造過程繁瑣,成本高昂,無法大規(guī)模服役。由于先進的指揮和控制功能,它更適合作為指揮艦,以至于有時被稱為指揮巡洋艦。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馬拉松級最終取代了它的地位。在馬拉松級服役后,它們便立即取代了極樂級在保衛(wèi)內殖民地方面的角色。
服役歷史
大多數(shù)極樂級并沒有因此退役,而是從內殖民地轉移到外殖民地,并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其中大部分最終置于了CMA的控制下,并被CMA作為旗艦采用。當人類星盟戰(zhàn)爭爆發(fā)時,它們是CMA最現(xiàn)代化和最有效的主力艦,直到CMA被UNSC吸收。在戰(zhàn)爭中,它們的部署情況非常罕見,特別是從未有兩艘或以上同時參戰(zhàn)。該級的首艦UNSC極樂世界號曾作為塞巴斯蒂安·T·謝爾比上將的旗艦長達數(shù)年,直到2526年在米德維爾之戰(zhàn)中被摧毀。而在2535年的空心點之戰(zhàn)前,UNSC莫比爾灣號曾是喬治·E·埃利奧特上將的旗艦。
它們中大部分在外殖民地的戰(zhàn)斗中被毀,但有幾艘幸存到了戰(zhàn)爭后期,并被召回保衛(wèi)內殖民地。他們分別參與了增壓器之戰(zhàn)、米里登之戰(zhàn)、新卡塔奇之戰(zhàn)、阿勒維翁之戰(zhàn)和斯科普里之戰(zhàn)。最后一艘現(xiàn)役的該級艦UNSC利奧尼斯號在2552年的致遠星之戰(zhàn)被毀。
船艦名錄
UNSC極樂世界號(CC-1) —— 作為首艦于2511年3月14日下水,擔任塞巴斯蒂安·T·謝爾比上將的旗艦,于2526年的米德維爾之戰(zhàn)被毀
UNSC水仙號(CC-2) ——?2511年4月3日下水
UNSC星空幻想號(CC-4) ——?2511年5月7日下水
UNSC莫比爾灣號(CC-5) ——?2511年6月17日下水,擔任喬治·E·埃利奧特上將的旗艦,于2535年的空心點之戰(zhàn)被毀
UNSC瓦爾哈拉號(CC-7) ——?2512年3月14日下水,塞巴斯蒂安·T·謝爾比上將的第三旗艦,于索尼之戰(zhàn)被毀
UNSC極北之地號(CC-12) ——?2512年2月16日下水
UNSC特彌斯庫拉號(CC-13) ——?2512年3月21日下水
UNSC仙宮號(CC-20) ——?2514年7月30日下水
UNSC約敦海姆號(CC-31) ——?2513年8月21日下水
UNSC香格里拉號(CC-33) ——?2513年9月9日下水
UNSC阿瓦隆號(CC-45) ——?2514年8月25日下水
UNSC那洛迦號(CC-49) ——?2514年10月13日下水
UNSC亞特蘭蒂斯號(CC-51) ——?2515年9月11日下水
UNSC第八支柱號(CC-63) ——?2516年1月7日下水
UNSC利奧尼斯號(CC-65) ——?2516年12月12日,于2552年的致遠星之戰(zhàn)被毀
船艦信息
制造商:雷耶斯-麥克利斯造船廠
隸屬:
UNSC
CMA(原)
前輩:冥府級重型巡洋艦
后(同)輩:馬拉松級重型巡洋艦
生產(chǎn)時間:2520年—2527年
類型:重型巡洋艦
躍遷引擎:有
船體:191-200厘米鈦-A裝甲
武器
2門49F9A1磁力加速炮
90座射手導彈艙
6座M66哨兵自動炮
26座M40長弓導彈艙
5枚聚變火箭
38座M910堡壘點防御炮
搭載:36架GA-TL1長劍號
參與:
大反叛
人類星盟戰(zhàn)爭
角色:艦隊指揮與控制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