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古共工國揭秘(3)

2021-06-21 20:00 作者:bili_596801887  | 我要投稿


作者|張敬國

中華龔氏網(wǎng)|五神山肖明揚 整理

第3章:有關共工氏的傳說,大洪水以及部落戰(zhàn)爭

史籍中關于共工氏的記載,幾乎無一不與洪水以及戰(zhàn)爭有關。上至女媧,下至大禹,數(shù)千年之間,共工氏幾乎成為所有統(tǒng)治者重點打擊的對象。

據(jù)《路史·共工氏傳》記載:

“共工氏,羲氏之代侯者也,是曰康回。髦(通毛、牦)身朱發(fā),□(左央右皮)狠明德,任智自神。太昊氏沒,俶亂天常,竊保冀方。搶攘為杰,於是左概介丘(泰山),右矕終隆(終南山),振滔洪水,以薄空桑?!?/p>

?

圖3-1:很久以來,人們總是將共工與祝融之戰(zhàn)和“女媧補天”這兩件事扯在一起,但這實際上是兩回事。女媧之時,共工和祝融都還沒有出生。《山海經(jīng)》說共工的父親就是祝融,所以共工是用不著跟自己的父打架的,只是后來有人硬是頂替了共工的父親所擔任的“祝融”一職,共工不服,于是便和新來的祝融打了起來?!胺狡渚龂?,專以財利,貿(mào)興有亡(無)。其取之也,水處十七而陸處十三,乘天勢以隘制天下,而用不匱。迨其跋戶,更復虐取,任刑以逞,人不堪命,於是立兵仗、聚亡義,以奸天憲?!腊俅?,隳高闉卑,率方輿而潮陷之?!畫z氏戮之,共工氏以亡?!?/p>

《路史》之作者羅泌,說共工氏名曰“康回”,遠在神農(nóng)時代之前,為“百王之先”伏羲氏之臣。伏羲死后,帝女媧氏繼位,共工氏遂與之爭。共工氏控制著自終南山至泰山之間的廣大地域,以水上貿(mào)易興國,同時廣置兵器,修造方輿(方舟),發(fā)動洪水,威脅傳說中的帝王之都“空桑”,其后乃被女媧氏所滅。

共工氏是否曾與女媧氏爭斗,或為羅氏一家之言。但《路史》關于共工的記載,最少能說明共工氏家族的歷史極其悠久,遠在傳說中的“三皇”時代,共工氏就赫赫有名了。而且,共工氏若非歷史悠久,也不可能在移居長江流域之后,一夜之間就發(fā)跡于凌家灘。不過,以下的記載又證明共工氏并沒有被女媧所消滅——

歷史在進入“五帝”時代后,共工氏又先后與帝顓頊(高陽氏)、帝嚳(高辛氏)、帝祝融(重氏或重黎氏)、帝舜(媯氏或姚氏)、帝禹(崇氏或夏后氏)之間爆發(fā)戰(zhàn)爭。盡管共工氏沒有在以上任何一場戰(zhàn)爭中取得勝利,但是作為一個數(shù)千年來接連不斷地與傳說中最強大的部落和部落聯(lián)盟作戰(zhàn)的民族,其本身又該是何等的武勇和強大呢?

有關共工氏最著名的傳說,是共工氏曾以其頭觸“不周之山”,斷天柱,絕地維,造成了中國大陸整體呈現(xiàn)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形地貌,這被說成是所有的大洪水形成的原因。

據(jù)《論衡·談天篇》記載:“共工與顓頊爭為天子,不勝,怒而觸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維絕。女媧銷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天不足西北,故日月移焉;地不足東南,故百川注焉?!庇捎诠补な系倪^錯,故長江、黃河之水從西北高原流向東南,而東南方的海水亦間歇性地發(fā)威,倒灌進平均海撥極低并且人口密集的華北、華東平原。所以,共工氏是天下一切洪水災害的始作俑者。

本來,共工氏頭觸不周之山是一個古老的傳說,而女媧氏煉五色石補蒼天是另一個古老的傳說。由于這兩個傳說均與上古時的大洪水有關,故《論衡》的作者王充遂將這兩個傳說揉合在一起,這樣就制造了一個共工觸山,女媧補天,并且帝顓頊又與其遙遠的祖先女媧氏處于同一時代故事?!堵肥贰肥悄纤螘r的著述,而《論衡》是東漢時的作品,由此可見,《路史》可能借用了《論衡》的某些觀點,但是又刪除了其中共工與顓頊爭斗的情節(jié),改為共工氏直接與女媧作戰(zhàn)。

更早在西漢時,大貴族淮南王劉安,曾召集了一大批儒學之士,編撰了著名的《淮南子》一書,其書不但對于共工氏和女媧均有提及,而且還同時記錄了多個不同的版本:

據(jù)《淮南子·天文訓》記載:“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痹谶@里,有共工與顓頊“爭為帝”的情節(jié),天崩地坼,鬼哭神驚,但是這場戰(zhàn)爭卻與女媧補天無關。

又據(jù)《淮南子·覽冥篇》記載:“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p>

這是一段曾經(jīng)的世界末日的情景,女媧氏以創(chuàng)世女神的面目出現(xiàn),但是這場毀滅性的大災難,卻又與共工氏無關。

而《淮南子·原道篇》又說:“昔共工之力,觸不周之山,使地東南傾。與高辛爭為帝,遂潛于淵,宗族殘滅,繼嗣絕祀。”那么在這里,顓頊、女媧又都出局,與共工爭帝者改作帝嚳高辛氏。由此可知,《淮南子》是出自多人之手,非一人之作,其源頭均來自淮南地區(qū)不同的民間傳說。

在《史記·補三皇本記》中,共工氏的強敵又變成了祝融,其書云:“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與祝融戰(zhàn)。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p>

關于祝融的出身,有很多個版本。其一來自于《山海經(jīng)》,說祝融是共工的父親,祝融、共工均是炎帝族系的人物;另一個版本則謂祝融是顓頊的孫子,而顓頊乃是黃帝族系的人物。

?

圖3-2:共工觸不周之山。沒有人知道不周山在哪里,共工以其頭觸不周之山,天崩地裂,鬼哭神嚎。雖然是戰(zhàn)敗了,但是他的威力仍舊使人震驚不已。

顓頊的孫子重氏(或重黎氏)曾在帝嚳時擔任地位極為顯赫的“祝融”一職,故顓頊的孫子,當然也可以稱做“顓頊”或“顓頊氏”。重氏既然是帝嚳的大臣,那么共工分別與高陽氏顓頊、高辛氏帝嚳以及祝融之爭,就可以看作是由重氏一人以顓頊的孫子、帝嚳大臣以及大祭師“火正”祝融的三重身份,奉帝嚳之命前去與共工氏作戰(zhàn)。也就是說共工氏的敵人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奉帝嚳之命前去征討四方的顓頊氏祝融家族。

但是,古老而且強大的共工氏部落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打敗的,據(jù)《史記·楚世家》記載:“重黎為高辛氏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后,復居火正為祝融?!?/p>

帝嚳為了剿滅共工氏,不惜殺掉了作戰(zhàn)不力的重黎,而復以重黎之弟吳回繼任祝融一職。吳回有其兄之鑒在前,戰(zhàn)戰(zhàn)兢兢,恪盡職守,在隨后與共工氏的戰(zhàn)爭中九死一生,慘失其右臂(《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云:有人名曰吳回,奇左,是無右臂)。而共工氏亦受重創(chuàng),共工戰(zhàn)敗而以頭觸不周山的故事,就有可能發(fā)生在其與新任的“祝融”吳回的某一次決戰(zhàn)失利之后。

及至堯、舜之代,共工氏其亡也久矣。然而在《淮南子·本經(jīng)訓》中卻又出現(xiàn)了這樣的記載:“舜之時,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

堯舜時的共工,是一個專門負責治水、筑城的官職,兼而總管百工之事。據(jù)今本《竹書紀年》記載:帝堯“十九年,命共工治河”。帝堯前期的共工,極有可能是早年曾被打敗了的共工氏后裔,因其族有一技之長,善于制作石器、打造船只和治水,遂被堯舜集團所留用。此時的共工,不再是一個強大的部落首領,而只是一個政治地位不高,但責任極其重大的職位,他仍然要對所有的洪水災難,尤其是發(fā)生在王都“空?!背侵車暮樗疄暮?,承擔主要或者是全部的責任。

?

圖3-3:共工之臣相柳氏和治水英雄大禹。距今4000多年前,帝顓頊的后代大禹殺了共工氏之臣相柳,所有與共工氏有關的記載便從此斷絕。

空桑,傳說在山東曲阜之北約數(shù)公里處。炎帝、少昊氏、顓頊等都曾以此城作為首都,而帝堯亦可能一度都于此城。曲阜位于泗水河曲東南側(cè)的高地,其北、西兩面均為泗水所包圍,所以泗水是曲阜天然的護城河。帝堯中晚期,使舜主政,其時泗水爆漲,威協(xié)王畿,帝堯極為震恐。同以往所有的統(tǒng)治者一樣,只要洪水爆發(fā),不能抵擋,就一致認定共工氏必須承擔罪責,即使號稱“堯天舜日”的堯和舜,亦不能例外。古老的共工氏最后的消亡,應當就是在堯舜時期。

共工氏的滅亡,并不代表洪水從此消失,洪水是大自然之子,它決不會依附于共工氏的存在而存在。據(jù)今本《竹書紀年》記載:帝堯“六十一年,命崇伯鯀治河。”崇伯鯀是顓頊一族的后代,帝堯的大臣之一,傳說他是大禹的父親。崇伯鯀治水歷時十三年,據(jù)說作用不大,后被舜帝所殺,他是中國歷史上記載的第一個因奉命治水而死的悲劇英雄。

及至禹時,據(jù)《山海經(jīng)·海外北經(jīng)》記載:“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為澤溪。禹殺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樹五谷種?!眰髡f中并沒有大禹與共工之間的直接對抗,蓋其時世上早已沒了共工。所謂“共工之臣”,只是指當時殘留下來的共工氏余部而已,竟又一次被大禹所代表的統(tǒng)治集團所消滅。共工氏的歷史,至此徹底走向終結(jié)。

上述有關共工氏的歷史和傳說,并不能直接證明共工氏曾經(jīng)居住于凌家灘,更不能證明凌家灘遺址就是共工家族的墓地,要證明凌家灘遺址與共工氏的關系,就必須想辦法讓凌家灘遺址出土的大量玉器和石器“說話”。眾所周知,在凌家灘遺址中并沒有發(fā)現(xiàn)史前的文字,而比凌家灘遺址更晚并且其文明更加發(fā)達的良渚遺址,同樣也曾讓許多考古工作者和新聞工作者大失所望。

自一百多年前發(fā)現(xiàn)殷墟甲骨文以來,人們對從地下考古發(fā)掘出更多和更加古老的文字一直充滿了期待。似乎只有文字的出土,才能證明我們民族的歷史。但其實呢,就算是在甲骨文中,我們也沒有見到過“黃帝”和“炎帝”的字樣,難不成黃帝和炎帝就不存在了嗎?當然不是。

?

圖3-4:玉璜。凌家灘出土了大量的玉璜,這個玉璜一直沿用到了漢代。解開凌家灘遺址秘密的第一把鑰匙,就是凌家灘的玉璜。那么玉璜又是什么?它們能夠代表共工家族的特征嗎?

本文地址:https://news.gongqq.com/culture/2021/0621/2738.html

(原標題:?古共工國揭秘(3)?


古共工國揭秘(3)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望都县| 南靖县| 新泰市| 怀化市| 万年县| 礼泉县| 沽源县| 顺昌县| 万盛区| 甘谷县| 甘肃省| 迭部县| 积石山| 天祝| 盘锦市| 沅陵县| 德钦县| 前郭尔| 正阳县| 克拉玛依市| 乌拉特前旗| 建宁县| 昌都县| 鸡东县| 安陆市| 石门县| 吴旗县| 盱眙县| 河曲县| 巨鹿县| 广灵县| 陵水| 马关县| 黔南| 独山县| 米林县| 柯坪县| 凭祥市| 阳信县| 昔阳县| 屏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