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氈的制作過程 哈薩克毛氈

1.把選好的羊毛均勻地攤在皮革上,幾個婦女圍坐在羊毛四周,雙手用70-80厘米長的柳木條抽打,致使羊毛蓬松為止。
2.把蓬松的羊毛平鋪在草編的草簾上,厚薄依用途而定,然后均勻地撒上水,這樣容易使羊毛粘連在一起。
3.再把鋪有羊毛的草簾子緊緊地卷起來,用羊毛繩子捆緊,套一條帶子,前面有1-2人拉,后面4-5人用腳踩,大約用2-3小時,待羊毛形成氈子后解開草簾。
4.這種氈子的緊密度不夠,稱為生氈,生氈還必須進一步加工。方法是,去掉草簾,再把生氈分段卷起,4-5人同在一個方向,合力用肘部及手部的力量使勁搓,搓好一段再往上卷一段,大約用2-3小時,直至搟完整張氈子,使之成為熟氈。
5.最后用水多次沖洗,沖掉臟污及沙土,晾干后,便成為做花氈的主要材料。
6.設(shè)計圖案。對花氈的布局、花氈的邊沿、采用的工藝等內(nèi)容進行設(shè)計,哈薩克族婦女在設(shè)計花氈圖案時,不用樣本,不用圖紙,全憑腦子的記憶和現(xiàn)場發(fā)揮,直接在白色的氈子上,用木炭畫出各種圖案。
7.染色。染色的顏料大部分都是礦物質(zhì)和植物原料。染的方法:按比例在瓷盆里用開水把顏料化開,把需要染的氈片放在盆里染2-3分鐘即可,然后拿出來晾干、壓平后即可。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