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視直逼第一,央視再次證明自己的“眼光”,這次該張一山火了
不得不承認,央視這些年,選劇的“眼光”真準(zhǔn)。
首先,明明不討好的題材,在它的手中都成為收視爆款。
比如年代劇《人世間》,以普通人的視角,不僅描繪了國家發(fā)展和老百姓生活的磅礴變遷,而且還展現(xiàn)人心情感的溫度和歷史巨變的厚度。

其次,故事是真敢拍,敢于直面現(xiàn)實。
比如生活劇《熟年》,以女性角色作為切入點,毫不避諱地講述養(yǎng)老、教育、婚姻等問題,撕開生活背后的真相。

最后,是央視選角的眼光,總能找到貼合劇情的演員。
比如掃黑劇《狂飆》,“高啟強”張頌文和“大嫂”高葉,央視一出手,這兩個銀幕經(jīng)典角色就誕生了。

然而,央視最近又出手了,只不過這次有點冒險。
題材上,青春成長劇,這種類型早已被拍爛了,甚至成為了“爛劇”的代名詞。
演員上,張一山、關(guān)曉彤、范丞丞等,全是清一色的年輕演員,沒有找一位老戲骨撐場面。

然而,《曾少年》首播當(dāng)天,該劇的收視直逼第一。
第一集播出僅10分鐘,收視率就成功破1,令人刮目相看。
不得不感嘆,央視再次證明了自己的“眼光”。

隨著觀眾的審美改變,相比于年代劇、懸疑劇、掃黑劇等劇集,青春成長題材明顯好拍,但是又很難拍好。
究其原因,在于故事稍一不慎就有可能變得“狗血”,讓人無法直視。
但是,在看完4集后,終于明白央視為何會對這部劇如此看好。

一、男女主人設(shè)穩(wěn),感情戲一波三折,戲劇效果搶眼。
《曾少年》的故事,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愛情和事業(yè)。
前者注重于懷舊,后者則更加寫實。

故事剛開始,高考結(jié)束,謝喬(關(guān)曉彤 飾)失魂落魄地走在街上。
原來,她的錄取通知書遲遲沒有收到消息,以為自己高考落榜。

結(jié)果,謝喬一個不小心,與一位郵遞員迎面相撞,差點出了意外。
就在她幫忙撿起掉落在地上的郵件時,突然發(fā)現(xiàn)了寫有自己名字的北清大學(xué)的錄取通知書。
這可把她高興壞了,拿著通知書一路飛奔回家。

另一邊,遠在加拿大留學(xué)的秦川(張一山 飾),接到了謝喬的電話,通知他自己考上了理想的大學(xué),問他會不會國參加開學(xué)典禮。
原來,兩人從小一起長大,算是青梅竹馬。
當(dāng)年,秦川和謝喬約定,當(dāng)她考上大學(xué)后,自己就和她說一個秘密。
聽到這個消息后,秦川便開始為表白計劃著一切,結(jié)果這一過程并不順利。

第一道難關(guān)——沒錢。
自己好不容打工攢下來的零花錢,準(zhǔn)備留作買回國的機票。
結(jié)果,正當(dāng)自己回家打開存錢罐時,才發(fā)現(xiàn)里面的錢被姐姐秦茜(李溪芮 飾)給偷偷拿走了。

無奈之下,只好把自己心愛的摩托車賣了。
結(jié)果,這錢還沒放熱,回家后就遇到了持槍的劫匪,這下徹底沒希望了。

好在有個喜歡自己的室友陳寶嘉,秦川放下身段才借到了回國的機票錢。
開學(xué)典禮的當(dāng)天,秦川終于如愿以償見到了謝喬。

第二道難關(guān)——錯失表白。
原來,秦川的那個秘密,就是向謝喬表白。
早在兩人讀高中的時候,秦川就喜歡上了謝喬,但是他并不知道,謝喬的心中有其他人選。
那個人,就是秦川的好兄弟——何筱舟(葉筱瑋 飾)。

謝喬之所以想考上北清大學(xué),就是想跟師兄何筱舟同一個學(xué)校,然后找機會向他表白。
結(jié)果,當(dāng)秦川來到謝喬的學(xué)校后,看著謝喬跟她擦肩而過,眼里完全沒有他,只有何筱舟時,心里無比的失落。

盡管如此,他依然要裝作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跟兩人打招呼。
故事看到這里,是不是很多觀眾都有一股熟悉感。
曾經(jīng)的某個時候,明知對方有喜歡的人,自己卻還在傻傻暗戀她。

第三道難關(guān)——渣男奪愛。
秦川去國外后,謝喬打算借著一個機會,向師兄何筱舟表白。
結(jié)果,何筱舟早已經(jīng)有喜歡的人,而且還是自己的室友肖千喜(毛曉慧 飾)。
兩人一見鐘情,很快在了一起。

傷心過度的謝喬,遇到了一個花花公子楊澄(范丞丞 飾)。
情商特別高的楊澄,一下子就俘獲了謝喬的心。
這可好,秦川還未表白,就成功失戀了。

于是秦川再次回國,決定留在謝喬的身邊。
一邊創(chuàng)業(yè),一邊保護她。

劇情看到這里,人物關(guān)系已經(jīng)鋪開,愛情線的敘事節(jié)奏非常快。
往往,青春成長劇最怕的就是故事狗血、做作,很顯然《曾少年》沒有犯這個老毛病。
不僅如此,全劇并沒有光講愛情故事,而是在其中加入了事業(yè)線,兩人故事線不分主次、并行不悖。
只能說,接下來好戲才剛剛開始!

二、全員演技在線,幕后陣容強大,《曾少年》這次有贏面。
在此之前,其實還有一部《曾少年之小時候》,主要圍繞著謝喬、秦川、何筱舟三位少年高中時期的故事展開。
該劇播出后,不僅在收視獲得了成功,而且口碑也爆了,評分達到8.4
作為一部續(xù)作,央視拍攝《曾少年》時,該穩(wěn)的地方就穩(wěn),該變的地方就變。

1、“穩(wěn)”
《曾少年》是根據(jù)九夜茴的同名小說改編,她的小說基本上拍一部爆一部,比如《匆匆那年》、《花開半夏》。
相比《曾少年之小時候》,九夜茴依然擔(dān)任續(xù)作的編劇,最大程度上保留原著的味道。

而導(dǎo)演王雷,曾經(jīng)參與制作了《與青春有關(guān)的日子》。
后來,與劉暢聯(lián)手,共同拍攝了電視劇《我們的日子》。
不得不說,兩人都是青春劇的一把好手,很善于捕捉青春的氣息。
兩人在《曾少年之小時候》之后,繼續(xù)為《曾少年》的質(zhì)量保駕護航。

2、“變”
而從演員陣容來看,央視把第一部的主演全換了。
雖然這一舉措很冒險,但是沒想到卻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就拿張一山和關(guān)曉彤來說,目前看來算是抗住了壓力。

先看張一山
從《家有兒女》到《余罪》, 張一山算是成功完成了轉(zhuǎn)型。
但是,一部《鹿鼎記》卻讓他的演技飽受詬病。
但是在《曾少年》中,張一山的演技表現(xiàn)可圈可點。

在劇中,張一山的演技不再浮夸,而是從內(nèi)心活動到肢體動作都收放自如。
比如,秦川向謝喬的表白戲。
先是內(nèi)心坎坷不安,眼神出現(xiàn)了閃躲,說話變得吞吞吐吐,將一個男孩面對喜歡女生時的羞澀、緊張的情緒,演得淋漓盡致。

再比如,秦川為謝喬出頭的戲。
當(dāng)他看到謝喬被楊澄當(dāng)街親吻,立刻醋意大方,上前就是一拳將對方打倒在地,還不斷質(zhì)問對方。
整個過程,張一山的演技很自然,沒有那種刻意表現(xiàn)的痕跡,跨越了演員和角色本身的年齡跨度這道障礙。

再看關(guān)曉彤
在《二十不惑2》、《一仆二主》等劇集里,關(guān)曉彤演的角色都大同小異。
雖然《曾少年》里“謝喬”這個角色大致差不多,但是擺在關(guān)曉彤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打破觀眾的刻板印象。

在劇中,有一場戲令我印象深刻。
秦川回國后,打電話給謝喬說自己回來了,讓她回頭看。
可是,當(dāng)謝喬回頭看,發(fā)現(xiàn)何筱舟正站在不遠處,整個人瞬間變了。

臉上露出幸福的微笑,眼里完全看不到離自己更近的秦川。
不僅如此,說話語氣也突然變了,略帶一絲甜味,把電話另一頭的人當(dāng)成了何筱舟。
短短一場戲,把一位少女的內(nèi)心變化,刻畫得非常真實。

其實,除了兩位主演外,其他的角色也是有血有肉,
比如李溪芮飾演的秦茜,范丞丞飾演的楊澄、毛曉慧飾演的肖千喜等,每個角色性格鮮明,真實且豐滿。

三、央視出手,《曾少年》強勢來襲,帶觀眾品味青春的酸甜苦辣
在國劇中,以青春為題材的劇集并不少,比如《少年派》,但是能夠獲得成功卻如鳳毛麟角。
不難看出,央視這次敢于直面這個題材,是有一定的底氣,主打的就是一個“真”。

底氣一,來源于生活。
央視對于生活的捕捉,一向是非常的寫實。
在劇中,觀眾可以看到秦川和何筱舟的情比金堅,和姐姐秦茜的相愛相殺,以及跟謝喬的兩小無猜。
往往,這對于演員的演技是一個極大的考驗,不僅要貼合角色,還要演出真情實感。
目前看來,這一點還算過關(guān)。

收視直逼第一,央視再次證明自己的“眼光”,這次該張一山火了??由 娛樂沒有圈 提供
底氣二,來源于記憶。
青春成長劇里的故事,往往都是觀眾記憶中都有留存,很容易引發(fā)共鳴。
無論是懵懂的初戀,還是為兄弟兩肋插刀的友情,《曾少年》都拍出了最真實的樣子,有一股久違的青春氣。

總的來說,《曾少年》不是借著“青春”的殼,去講偶像劇的故事。
而是真正將視角對準(zhǔn)年輕人,實實在在地拍青春。
從這群主角們的身上,你有沒有看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