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入志插圖*
談入志插圖*
王照倫
?
關鍵詞? 插圖? 類型? 設置? 設計? 問題
摘? 要? 文章首先回顧了“圖志”變“方志”的地方志演變歷程,指出插圖在地方志中的地位和作用。接著分析了插圖的類型,給出了插圖的設置和設計的原則。最后結(jié)合第1屆新方志在插圖方面存在的問題,提供了解決志書插圖問題的全面解決方案。
?
??? 插圖是志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因此,古今志書編者都十分重視這一問題。特別是方志由地記發(fā)展到以圖為主的“圖志”(圖經(jīng))階段時,圖,一度成為志書的主體,文字記述處于從屬地位。在圖志演變成地方志之后,志文上升到主要位置,但志圖仍然沒有被編者忽視。當今,由于現(xiàn)代成圖科技的進步,使新志書插圖種類、表現(xiàn)手法和內(nèi)容得以豐富,圖更為新志讀者所矚目。又因為圖是一種特殊的志書語言,有著文字和表格等表達方式無法替代的作用,新志書編者對它也不敢絲毫懈怠。圖,不僅能直觀形象地表達地情信息,而且能調(diào)節(jié)和美化志書版面,給讀者美的享受。另外,入志插圖的狀況,也反映著編者的審美能力,體現(xiàn)著編者的編纂水平。我們在肯定插圖獨特功能的同時也注意到,在新志書編纂實踐中,由于缺少統(tǒng)一的標準和規(guī)范,各地志書編者在處理志書的插圖時,有較大的隨意性,出現(xiàn)了一些不能叫人滿意的問題,降低了插圖的功能,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志書質(zhì)量的下降。本文結(jié)合修志實踐,僅就如何處理志書中的插圖問題談點淺見,希望志界能在今后的志書編纂實踐中強化入志插圖的審讀和加工工作,將入志插圖的質(zhì)量提高到一個新水平,進而使志書總體質(zhì)量得以提高。
???? 一、插圖的地位和作用
??? 為了探討志書的插圖問題,我們對《萬寧縣志》《瓊??h志》《沈丘縣志》《大新縣志》《戶縣志》《費縣志》《慶云縣志》《平度縣志》等8部新志書中的插圖作了一些統(tǒng)計和分析。這8部志書共有插圖727幅。平均每部90.88幅。最多的是《沈丘縣志》有143幅,最少的是《費縣志》有54幅插圖。這些插圖是志書質(zhì)量高低的直覺標志,特別是志首圖,是一部志書除封面之外最先進入讀者視線的部分,凡是責任心較強的志書編者,都會給予高度重視。
??? 好的志書插圖,不但能給讀者賞心悅目之感,而且會向用志者提供文字記述無法表達的信息。如《平度縣志》志首第22圖——1985年出土的明代開片瓷瓶照片,用兩個側(cè)面照將它的造型、色澤、圖案和花紋表達得淋漓盡致,如同親睹實物一樣。這幅照片反映的信息,是任何一位高明的文字專家都無法用文字來表述的。這就是圖的魅力之所在,也是圖在兩千多年的志書編纂中永駐不衰的基本原因。
???? 二、插圖的類型
??? 在成圖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志書插圖的種類大大地超過了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代,因此,不好用一種簡單的標準去劃分志書插圖的類型。但是,為了志書編纂實踐和方志理論研究的需要,我們可以采取不同的分類標準,找出基本的插圖類型。
??? 1.位置分類法。按照插圖在志書中位置的不同,可分為志首圖和志中圖兩大類。
??? 志首圖是在志書目錄前面的圖。根據(jù)以上8部志書統(tǒng)計,共有志首圖324幅,占所有插圖的44.57%。志首圖主要有行政區(qū)劃圖、區(qū)域圖、風景名勝圖、文物古跡圖等。
??? 志中圖是在志書正文中的圖。有的隨文字插在相應的部位,如《瓊??h志》《大新縣志》等。有的集中插在某個或幾個專志的中間或前后,如《戶縣志》等。還有的集中與分散相結(jié)合,既在一些專志中或前后集中設置一批,又在有些專志中隨文插入相應的圖。以上8部志書,除《費縣志》外,其余7部都設有志中圖,共403幅,占8部志書總圖數(shù)的55.43%。
??? 2. 成圖分類法。按入志插圖形成的途徑不同,可分為繪制圖和照片兩大類。
??? 繪制圖一般有地圖、示意圖、書畫作品圖等,它是用手工或機械繪制的圖。在以上8部志書中,繪制圖138幅,占總圖量的18.98%。
??? 照片是用照相機拍攝的圖片。在照相技術傳入我國前,舊方志中的插圖全都是繪制圖。在照片中,大都是一照一圖,個別為了多角度反映被志事物,也有一圖中有兩張或兩張以上的照片。以上8部志書共有照片589幅,占總圖量的81.02%。
?? ?3.色彩分類法。按照入志插圖的色彩情況不同,可分為單色圖和多色圖,即黑白圖和彩色圖。
??? 黑白圖是用正文墨色印制的插圖,這中間既有繪制圖,亦有照片。由于黑白圖制版簡單、印刷費用較低,被廣泛地用于志書之中。據(jù)以上8部志書統(tǒng)計,黑白圖共有467幅,占64.24%。
??? 彩色圖是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顏色調(diào)制的志書插圖。在這類圖中,繪制圖主要是所志區(qū)域的行政區(qū)劃圖和繪畫作品,照片則是用彩色膠卷拍攝的事物圖象。據(jù)以上8部志書統(tǒng)計,彩色圖有260幅,占35.76%。
?? ?4.坐標分類法。按照圖中是否有坐標軸,可將志書插圖分為坐標圖和非坐標圖兩大類。在這里,對雖然是坐標圖,但在圖中無坐標軸的,仍按非坐標圖看待。
??? 坐標圖是在圖中明確標有坐標軸的插圖。據(jù)以上8部志書統(tǒng)計,坐標圖共10幅,占1.38%。
??? 非坐標圖是圖中無坐標軸的插圖。以上8部志書共有此類圖717幅,占98.62%。
??? 5.內(nèi)容分類法。按照志書插圖的內(nèi)容不同,可分為人物圖、實物圖、事件圖、風情圖、作品圖、框(線)圖和地圖。
??? 人物圖主要是反映入志人物的照片或繪畫作品。以上談到的這8部志書,均設置有此類插圖,共87幅,占11.97%。
??? 實物圖反映的對象是客觀世界中實際存在著的物,它可以是建筑、山水、單位、產(chǎn)品,也包括動物、植物等,是入志插圖的主體。據(jù)以上8部志書統(tǒng)計,這類圖407幅,占55.98%。
??? 事件圖是反映入志事件的插圖。在上面8部志書中,有6部志書設有這類插圖,《慶云縣志》和《大新縣志》沒有這類插圖。此類圖在這8部志書中共有21幅,占2.89%。
??? 風情圖是反映所志區(qū)域風俗民情等方面情況的插圖。在上面談到的8部志書中,只有《瓊??h志》《平度縣志》沒有此類圖,其余6部志書均設有風情圖。這類圖在8部志書中共有18幅,占2.48%。
??? 作品圖是反映所志區(qū)域內(nèi)攝影、書畫作品的插圖。除《瓊??h志》《費縣志》外,其余6部志書均設有這類圖。以上8部志書此類圖共68幅,占9.35%。
??? 框(線)圖的主體是方框和線條,是用框或線去反映事物狀態(tài)的圖。上面8部志書有3部設有框(線)圖,共19幅,占2.61%。
?? 地圖在入志插圖中的分量雖不是太重,但它的種類很多,如行政區(qū)劃圖、城區(qū)圖、交通圖、地貌圖、水文圖、人口分布圖、方言分布圖、學校分布圖、風景名勝點分布圖,等等,有數(shù)十種之多。以上8部志書共有地圖107幅,占14.72%。
??? 三、插圖的設置原則
??? 在志書的什么地方設置插圖,設置什么樣的插圖,是由方志對入志事物的記述需要決定的。設置插圖的目的,是能直觀、形象地反映被志事物,強化方志對事物記述的深度和力度。由于圖的印刷成本較高,特別是彩色圖,成本更高,應本著降低成本,又不影響方志記述的原則,盡可能做到“少、精、當”。
??? 1.少。在這里,少,并不是說越少越好,而是說在滿足志書反映被志事物要求的前提下,去設置插圖。不用插圖能將被志事物記清楚的,或者說用了插圖并不能增加記述力度和深度的,就不用;用一張圖能說明問題的,就不用兩張,能用黑白圖恰當?shù)胤从潮恢臼挛锏木筒挥貌噬珗D。
?? ?2.精。有3個方面的含義:一是要精心選圖,不能采取“撿到籃子里就是菜”的方式。這個地方需要不需要插圖,需要一張什么樣的插圖,編者要精心考慮。二是要精心加工,很多插圖,是社會有關方面提供的,由于供圖單位和供圖者對志書編纂知識缺乏了解,在構(gòu)思、繪制、拍攝插圖時,很難同時考慮志書的特殊要求,因此,擺上編者案頭的圖,用在志書中可能就有些不妥或者很不合適。這就需要對圖進行精心加工,個別的甚至需要重新繪制或拍攝。三是圖樣要精。凡是選入志書的插圖,一要自身完美,二要符合志體,三要與文字記述實現(xiàn)珠聯(lián)壁合。
?? ?3.當。要求所有的入志插圖都要恰當。第一,設置的位置要恰當。對于一幅具體的圖來說,是放在志首還是放在志中,在志中集中放置還是插入相關的文字之中,要經(jīng)過認真考慮。編者應追求錦上添花的效果,千萬不能做畫蛇添足的事情。第二,插圖的形式和內(nèi)容要恰當。說到底,設置插圖是為了更好地反映被志事物,因此,選用一個什么內(nèi)容和何種形式的插圖,就成為志書編者不得不考慮的問題。應本著內(nèi)容與記述對象相吻合,形式簡便實用的原則進行。
??? 四、插圖的設計原則
??? 目前尚未看到志書插圖設計的有關標準或規(guī)范出臺,但有關行業(yè)或部門為了滿足本系統(tǒng)業(yè)務工作的需要制定了一些標準,這些標準有的經(jīng)國家批準成為國家標準,有的經(jīng)部門批準成為行業(yè)標準。我們在設計志書插圖時,可以參照有關標準。但這些標準沒有考慮志書的編纂要求,方志界應當根據(jù)修志工作的實際需要制定一些具體要求,最好能在志界搞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以規(guī)范各地方志編者對入志插圖的處理行為。由于插圖內(nèi)容和形式的復雜多樣,加之我們對這一問題的認識還很膚淺,同時,本文的目的不是在于起草入志插圖的標準,而在于通過對已出版的志書中的插圖存在的問題的分析和討論引起志界關注這一問題,因此,在這里不可能對各類圖提出十分具體的要求。但是,為了使插圖和志文實現(xiàn)高度統(tǒng)一,可以提出一些原則性的建議,為編者在設計插圖時提供一些參考。我們認為,科學性、邏輯性和規(guī)范性應當成為入志插圖設計的基本原則。
??? 1.科學性原則。入志插圖的科學性主要表現(xiàn)在構(gòu)圖的合理性、信息表達的準確性兩個方面。
??? 構(gòu)圖的合理性,是任何一位制圖者都必須優(yōu)先考慮的問題。不論是繪制圖還是拍攝圖,首先要進行構(gòu)思。志書在某個地方需要一張插圖,圖的作者就要考慮怎樣設計這張圖才能更好地反映被志事物。一張圖可以從多角度和多層次上反映被志事物,圖的作者或編者就要考慮如何用最簡潔明快的圖像語言去反映被志事物,并且使插圖層次分明、線條色塊運用巧妙。
??? 設計插圖的最終目的在于傳達地情信息。反映的地情信息是否準確,是衡量入志插圖優(yōu)劣的主要標準之一。一張好的插圖,應當能夠向志書讀者表達可靠的和豐富的地情信息,這是對高質(zhì)量的入志插圖的基本要求。
??? 2.邏輯性原則。入志插圖的邏輯性,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插圖內(nèi)容與志書正文在邏輯思維上要一致,二是插圖自身要符合邏輯。
??? 入志插圖,特別是在專志中間的志中圖,必須與正文相應的文字在對入志事物記述上要保持一致,使圖、文相輔相成,圖中的標注要與正文存在對應關系。另外,如果在圖中或圖旁有文字說明,應注意既不能與正文重復,更不能和正文矛盾。
??? 插圖自身的邏輯性,主要表現(xiàn)在構(gòu)圖要素的和諧統(tǒng)一、自明性、圖的全部內(nèi)容符合有關標準或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等方面。第一,入志插圖的色調(diào)、線條、符號、標注等要和諧統(tǒng)一。第二,入志插圖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直觀性,一張插圖要說明什么問題,一定要一目了然,不能叫讀者產(chǎn)生不知所云、莫名其妙的感覺,這就是圖的自明性。第三,插圖一定要符合有關標準。如插入志書中的地圖,一定要按照測繪部門的地圖繪制標準處理。再如坐標圖,要符合有關坐標圖的繪制要求,對于標值線、標值、曲線、文字、符號等的處理,要按照被志事物所屬行業(yè)的規(guī)范或國家統(tǒng)一標準去辦,不能隨心所欲。同時,圖的內(nèi)容一定要符合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
??? 3.規(guī)范性原則。入志插圖的規(guī)范性,主要表現(xiàn)在構(gòu)圖要素齊全、編排合理、圖題準確精煉等方面。
??? 構(gòu)圖要素齊全。一要主體符號齊全,二要輔助符號齊全。主體符號即信息符號,如地圖中的比例尺、圖例、行政區(qū)劃邊界線等,坐標圖中的標值線、方框或線條等,照片中的主景等。輔助符號雖不能反映地情信息,也不能缺少,如圖框等。
??? 編排合理。編者應在3個方面特別注意。第一,在一個頁碼上排幾幅圖時,圖的大小、方位、先后要通盤考慮,盡可能搞得圓滿。第二,隨文插圖應放在相應的文字中間或貼近相應的文字。第三,志首圖與志中圖、集中圖與分散圖要有合理的分工和適當?shù)谋壤?/p>
??? 圖題準確精煉。一要題與圖妥帖和諧,不能題、圖脫節(jié);二要圖題精,能用一個字的就不用兩個字,能用詞素的就不用詞組。
??? 另外,入志插圖的規(guī)范性還要求分清圖與表的界限,處理好框線圖中的線條、坐標軸,同時代的地圖用同一張底圖繪制,等等。
??? 五、入志插圖存在的問題
??? 由于插圖是一個專業(yè)性很強的部分,它涉及多學科,有著較高美學要求,加之志界對它研究的深度不夠和重視程度有待提高以及編者制圖水平方面的欠缺等原因,導致了面世志書中的插圖出現(xiàn)了一些較為普遍的問題。
?? ?1.濫與少并存。濫,是指入志插圖中信息量極低甚至毫無地情信息的插圖太多。在以上8部志書中,除《大新縣志》外,其余7部志書都有縣委、縣政府大門或辦公樓的照片放在志首,這類照片除說明境內(nèi)有這么一個單位或這么一幢建筑外,不能給讀者帶去任何有價值的信息。這是其一。二是個別志書的廣告類插圖太多?!丁痢量h志》在志首有25幅廣告插圖,占該志志書插圖總數(shù)的46.3%。加上4幅編者照片和兩幅縣委、縣政府房屋照片,共有57.4%的志首插圖地情信息量極低。三是編者照片太多。《××縣志》在志首共有7幅編者彩色照片,占志首插圖總數(shù)的13.46%。用這么多的彩照去反映編者的“風采”,是否有點過分?
??? 少,是指地情信息量高的插圖少。特別是志書的經(jīng)濟部類,照片更少。像一些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工業(yè)產(chǎn)品,用文字記述,讀者很難對被志對象產(chǎn)生立體感,如有一張圖插入期間,會產(chǎn)生事半功倍之效??上н@類照片很少,絕大部分插圖集中在政治、文化部類。同時,高信息量的插圖少,也降低了圖在志書中的作用。
?? ?2.要素不全。一張插圖能否很好地反映地情,構(gòu)圖要素是否完整成為一個基本標志,由于志書編者大都是人文學科出身,對圖的研究不是很深,有些人處理文字是行家,處理起插圖來就有點力不從心,導致了個別入志插圖要素的殘缺,這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無比例尺、無成圖時間、坐標軸不完整、無圖框、無圖題。
??? 無比例尺、無成圖時間問題,主要是就地圖而言的。沒有比例尺,讀者不知道圖中點與點之間的實際距離。因此,這樣的圖傳遞的信息是不明確的,違反了志書插圖設計的邏輯性原則中的自明性原則?!丁量h志》在第二編地理前面設置了3張地圖,其中兩幅無比例尺,這是不應該的。另外,地圖中的地貌、地物等隨著時間的變化會有很大的改變。同一個地區(qū),清初的地貌、地物與民國初期會有很大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時的地貌、地物與志書斷限時也有很大改變,所以,標注繪圖時間(或測繪時間),就顯得十分必要了?!丁量h志》在志首設有5幅地圖,其中兩幅沒有注明測繪時間。
??? 坐標軸,是坐標圖的重要構(gòu)成要素,它的準確、完整與否,直接影響著坐標圖對地情信息的表達。一條完整的坐標軸,是由原點、方向和長度單位構(gòu)成的?!丁量h志》在第109頁上的《×縣1949—1983年出生、死亡、凈增人數(shù)變化曲線對比圖》中,坐標軸既無原點亦無方向。還是這部志書,在第113頁的《×縣1982年人口年齡金字塔》中,于圖的右上方注明單位:萬。一般情況下,只有當縱、橫坐標軸的長度單位一樣時,才能統(tǒng)一在一處標注,而此圖兩條坐標軸的單位不同,這樣標就不妥了,會給讀者閱圖造成困難。另外,“萬”作為橫軸的單位也不準確,應當用“萬人”。
??? 圖框,不僅能劃定圖的邊界,使圖顯得完整,而且還有在一頁多圖的情況下起調(diào)節(jié)相鄰圖大小的功能,使圖產(chǎn)生協(xié)調(diào)美。除照片外,繪制圖都應有圖框?!丁量h志》在第九編鄉(xiāng)鎮(zhèn)簡介中共有19張地圖,都沒有圖框,卻給圖題加了框,不知編者是根據(jù)什么原則繪制的。
??? 圖題作為入志插圖的標題是絕對不能少的。在新編地方志的插圖中出現(xiàn)有圖無題的現(xiàn)象,就太不應該了。無題圖多發(fā)生在入志插圖是照片的情況下,一般繪制圖大都有圖題。
? ??3.圖、文不合。我們設置插圖是為了更好地反映入志事物,所以,插圖和文字記述一定要緊密配合,千萬不能把它們搞成兩張皮?!丁痢量h志》在文化專志文化藝術章文物名勝節(jié)古跡內(nèi)設9個子目介紹境內(nèi)的古跡,各子目中均無“全茗土司古墓(明代)”的介紹,卻在第391頁的右上角插入一幅《全茗土司古墓(明代)》圖,造成了圖、文脫節(jié)。
??? 4.圖、題不符?!丁痢量h志》在第310頁上插進一張圖,圖題為《青島第一掛車廠生產(chǎn)的掛車》,圖的三分之二以上的版面是工廠廠區(qū),只在圖的右下角不足三分之一的地方有掛車的局部圖像,圖中的景物與圖題不是一回事,圖的作者沒有把被志事物——掛車作為主體去處理。
?? ?5.錯訛。入志插圖的錯訛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插圖自身的錯誤。二是插圖與志書的正文、表格等的矛盾。
??? 關于插圖自身的錯訛,主要有圖例與圖不符、地名標錯、數(shù)字計算錯誤3種表現(xiàn)形式。第一,圖例與圖不符?!丁痢量h志》志首行政區(qū)圖,圖例中的縣駐地、鄉(xiāng)鎮(zhèn)駐地的符號與圖中的符號不一致。這種情況,不是圖例錯了,就是圖錯了,或者二者皆錯。第二,地名標錯。剛才提到的這幅地圖,李園鄉(xiāng)駐地應是揚家疃村南,而在該圖中標注為李子園。第三,數(shù)字計算錯誤?!丁痢量h志》第134頁上的《幾個年份擁有拖拉機一覽》是個直線圖,圖中共有5個年份的情況,有兩個年份算錯。1978年拖拉機總數(shù)應為1179臺算成1174臺,1985年應1222臺算成1673臺。
?? ?6.其他方面的問題。一是重復標注。《××縣志》地理專志第73頁圖三中的圖題下面標注了比例尺,在圖的右下角又標上了比例尺。
??? 二是視圖為表。《××縣志》第379頁上的《1984年10月縣委組織機構(gòu)系統(tǒng)表》和第390頁上的《國民黨××縣黨部組織系統(tǒng)表》,都是方框圖,并不是表。
??? 三是排倒?!丁痢量h志》第54頁上的《××縣地質(zhì)礦產(chǎn)分布圖》、第142頁上的《××縣水電形狀圖》、第214頁上的《××縣郵電線路示意圖》都排倒了,應將此三圖在志書中的方位轉(zhuǎn)180度。
??? 四是曲線粗細問題?!丁痢量h志》第109頁的坐標圖中有3條曲線,其中兩條實線一條虛線。這兩條實線粗細基本一樣,并且二線在圖中有交叉,給讀者閱圖造成了不便。應當將兩條實線一條畫成粗實線,另一條畫成細實線,以示區(qū)別。
??? 五是圖中文字錯訛?!丁痢量h志》第241頁上的圖題,其中的圖寫成了“□”。該志有多處這類錯誤,就不一一指明了。
??? 六是圖題不妥?!丁痢量h志》在第92頁隨文插入一張照片,題目是“當年膠東抗大學員就在滿家村西的白果樹下上課”太羅嗦了。該志第199頁、277頁中插圖的標題都很長,應精煉。
??? 七是以局部代整體?!丁痢量h志》第403頁上有張照片是某公路的一段,編者在圖題中卻說是××公路。
??? 八是圖像不清。有些入志插圖,特別是個別照片,攝影技術很低,加之印刷質(zhì)量又不高,圖像模糊,在志書中黑糊糊一片。
??? 九是套色不準。有的彩色插圖印刷質(zhì)量不高,套色不準。
十是同時期地圖不是同底圖繪制。志書中的地圖,只要是同一時期的,不論有幾張,也不管主要反映什么事物,都應用同一張底圖繪制。而我們有的新編地方志沒有這樣做。我們從同比例尺的不同地圖邊界線在細節(jié)上有變化中,可以看到這一問題。
* 原載《中國地方志》1997年第2期,《河北地方志》1997年第6期摘發(fā)。與楊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