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沒有私人充電樁還買了電動車的人,現(xiàn)在后悔了嗎?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討論度比較高的話題:那些沒有私人充電樁還買了電動車的人,現(xiàn)在后悔了嗎?其實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問題和油車沒油是一樣的問題,之前人民網(wǎng)就發(fā)表過一篇文章《充電1小時排隊4小時!新能源車“充電尷尬”怎么破?》。
一位新能源汽車車主從深圳出發(fā)前往湖南衡陽,在高速公路耒陽服務區(qū)給汽車充電時,花費5個多小時,其中有4個小時在排隊。這4個小時我連洗手間都不敢上,因為怕被插隊。

充電難為新能源車車主們帶來“里程焦慮”,車主們不得不想方設法省電。有人不得不關閉車載空調(diào),寧可自己難受點,也要讓車子跑遠點。還有人遇上堵車,干脆熄火停車,全家人下車在路邊乘涼。這樣的場景旁觀者可能一笑而過,但當事人可真是笑不出來。
當然很多人說這是在高速上,在城市里就沒那些顧慮。
1、但下邊就有一個車主說:
買車之前聽了別人說的,家里沒車位沒關系,現(xiàn)在充電樁到處都是,可以去附近商場充,公園充,路邊充,想著自己家可是一線城市,周圍配套很完善,五公里范圍內(nèi)一搜有2000多個樁,商場公園都帶充電,覺得這下應該穩(wěn)了。
沒想到啊。
買完以后,每周為了充電,雷打不動必須開車去門口那個原本走路只要五分鐘就能到的小商場,什么都不買瞎逛上兩小時,然后花費停車費25元。公園停車場也能充但要多開三公里,周末門口都是人,堵車排隊半小時。

2、另一個新能源車主雖然沒有遇到找樁的困境,但網(wǎng)約車占樁的情形也讓人頭疼。
地面的公共充電樁一開始也是很香,雖然電費貴了點,但勝在穩(wěn)定可用,還能免充電時的停車費。但后來隨著網(wǎng)約車大面積采用電動車,地面的公共充電樁幾乎都堆滿了網(wǎng)約車,只能是錯峰去充電。錯峰錯的可不是電價的波峰,而是網(wǎng)約車司機舍不得充電的高峰期,高峰電價貴到離譜,也只能用油價瘋漲來安慰自己了。

3、還有個新能源車主用一個形象的比喻說明了購買新能源汽車和安裝私人充電樁的關系。
其實話說回來,如果有一個私人充電樁的話,養(yǎng)一輛電動車,似乎就跟古代刀耕火種的時候差不多,養(yǎng)一匹馬,不騎馬的時候,馬就在馬廄里吃草補充能量。如果自己沒有私人充電樁,就等同于騎馬沒有馬廄,那就十分尷尬了,好歹老馬識途,我的電動車可不行啊。
所以,買電動車不后悔,但是沒有私人充電樁,的確是有點后悔了。

4、更有很多新能源車主呼吁:所以代駕都有了,啥時候來個代充電服務呢?半夜電價還便宜一些,抵扣一下應該花不了多少錢。
或許就像人民網(wǎng)最后寫的一樣: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有望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這更要求全社會要將很多工作做在前面,齊心協(xié)力用“組合拳”幫助新能源車的車主們免除“里程焦慮”,再不用花大量時間等一個充電樁。相信最終也會解決這個問題。
關于充電樁的價格,多久能回本,大概一個小區(qū)鋪多少臺等等問題,如果你想了解,可以私信我,有問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