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Linux-Qt環(huán)境搭建

tslib之前在測試觸摸屏的時候使用過,這里再來記錄一下編譯過程。
下載tslib庫的源碼:https://github.com/libts/tslib/tags
將下載的源碼拷貝到ubuntu虛擬機中,然后解壓:
編譯 tslib 的時候需要先在 ubuntu 中安裝一些文件:
在 ubunt中創(chuàng)建一個名為“tslib”的目錄存放編譯結果,然后執(zhí)行以下指令進行編譯:
編譯完成后,make install會將編譯成果復制到指定的tslib目錄中:

將tslib文件夾先整個打包為arm-tslib.tar.bz2文件,后面移植到開發(fā)板時用:
2 Qt源碼編譯
2.1 下載Qt5的源碼
下載地址:https://download.qt.io/archive/qt/5.15/5.15.2/single/

將下載的qt-everywhere-src-5.15.2.tar.xz拷貝到Ubuntu中,然后解壓:

2.2 修改qmake.conf
修改qtbase/mkspecs/linux-arm-gnueabi-g++/中的qmake.conf文件
這個文件默認的內容是:
修改成如下:

2.3 配置編譯選項
查看編譯選項,輸入./configure -help 指令,查看可配置選項

可以看到配置項有很多,因此可以使用一個配置腳本來進行配置。
編寫一個autoconfigure.sh文件,然后根據自己的情況,寫入如下配置:
注意其中3處是自己的配置路:?
1 /home/xxpcb/myTest/imx6ull/otherlib/qt/qt-everywhere-src-5.12.9/arm-qt 為編譯輸出路徑。
2 /home/xxpcb/myTest/imx6ull/otherlib/tslib-2/tslib/include 為tslib 頭文件路徑。
3 /home/xxpcb/myTest/imx6ull/otherlib/tslib-2/tslib/lib 為tslib相關庫文件路徑。
其它一些參數的含義:
-opensource:構建Qt的開源版本
-release:使用release版本的Qt
-xplatform linux-arm-gnueabi-g++:指定編譯器
-skip qt3d:跳過Qt的3d
-make libs:編譯要用到的庫
-make examples:編譯生成Qt的例程代碼
-nomake tools:不生成Qt的工具
-no-openssl:不使用openssl
2.4 編譯
配置前需要先安裝 g++
賦予腳本可執(zhí)行權限,然后執(zhí)行 autoconfigure.sh

運行完成之后:

然后就可以執(zhí)行make指令進行編譯了。
編譯大約需要十幾到幾十分鐘。

編譯完成之后,再執(zhí)行make install進行安裝,安裝之后就可以看到arm-qt文件中的內容了:

將qrm-qt文件夾先整個打包為arm-qt.tar.bz2文件,后面移植到開發(fā)板時用:
2.5 編譯出錯的問題
make編譯時可能會遇到編譯出錯
情況1:我遇到過下面這種:

這種情況是因為我的ubuntu虛擬機空間不夠用了,解決方法就是給虛擬器擴容,具體操作過程見:
情況2:編譯最新版本的QT源碼報錯

使用Qt最新版本5.15.2編譯報錯,暫未找到解決方法,所以我先用5.12.9版本的Qt。
3 開發(fā)板上配置Qt環(huán)境
3.1 復制tslib和Qt的編譯文件
將之前打包的arm-tslib.tar.bz2和arm-qt.tar.bz2壓縮包復制到板子中,可以先復制到nfs網絡位置,然后解壓到/usr/lib 目錄下,解壓后開刪除無用的壓縮包。
這是對arm-qt的操作步驟:
arm-tslib復制與解壓過程類似。
3.2 設置開發(fā)板的環(huán)境變量
編輯/etc/profile,寫入如下內容:
然后使該配置立即生效:
4 Qt運行測試 ?
Qt的編譯文件中,自帶的Qt的一些例子,可以先來在板子上運行這些例子看看Qt程序能否在板子上正常運行。
這是運行其中的一個程序: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Z4y1o7U1?spm_id_from=333.99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