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周年快樂 我和《街頭籃球》有個約會
第一章:初識

還記得2005年11月10日凌晨0點51分18秒,那時的我正就讀于一所寄宿制高中,那天是星期四,那夜的我沒有選擇入睡,厭倦了枯燥無味的課堂,帶著晚自習的疲倦,我來到網吧包夜玩游戲,那時候花上5塊錢可以玩一晚上。偶然間發(fā)現(xiàn)一個網站上出現(xiàn)了街頭籃球網絡游戲的宣傳畫面,由于本人是NBA忠實的籃球迷(火箭隊),所以在觀看完比賽之后一直渴望有一款籃球游戲能夠讓我得到在現(xiàn)實中無法得到的成就感。我本能的點開了那個街頭籃球宣傳頁面。領取了一個內測號,帳號開頭是fsi。后來便于街頭籃球結下了長達17年的不解之緣。由于當時很多網吧都沒有安裝街頭籃球,所以我只能靜靜的等待。。

2005年12月26日,那天我剛滿18周歲,按照國家規(guī)定,可以攜帶身份證光明正大的進入網吧上網咯!O(∩_∩)o 到了網吧,我剛坐下,隨意的掃了一下旁邊哥們的電腦屏幕,天吶,這不就是我期盼已久的街頭籃球嗎?一向不愛跟陌生人打交道的我大膽的拍了一下那哥們的肩膀問了句:嘿~哥們,你這玩的游戲是不是叫街頭籃球?那哥們隨口答了句:是的,我也剛玩。我二話不說,馬上點開網吧的游戲菜單,找到了那個一直沒有改變的游戲圖標。
我迅速的點開了游戲,用我上個月?lián)尩降哪莻€fsi開頭的內測號登陸了游戲,選擇了G這個職業(yè),開始了我的街頭籃球職業(yè)生涯。。。非常遺憾的是,這個賬號后來被盜了,讓我難過了很久很久。。。
第二章:摸索

剛開始玩街球的那段時間,想起來很可笑。不停的失誤,不停的被隊友怒罵?!癟MD你會不會打?菜鳥”、“操,我空了你看不到?”、“不會打就退吧”。。。這樣的指責不斷接踵而來。作為G,我迅速作出了調整,盡量減少了控球時間,減少了浪投,增加了跑位和隊友的配合,后來戰(zhàn)績逐漸的提升到了50%以上,3分球命中率也提升到了40%以上,開始從菜鳥轉為入門級別,慢慢了熟悉了游戲操作和團隊配合,為日后的征途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認識了一些好朋友。我無聊的生活開始獲得了一些樂趣。
第三章:友情

游戲中會遇到很多無腦者,但也會遇到很多能配合的來的隊友,遇到這種隊友,我果斷的加他為好友,并且索取QQ號,方便以后一起打球。認識了這么多人,總結起來就2個人印象最深刻,而且還在街頭籃球線下活動上見過面。第一個叫陳曉偉,蘇州人,他在游戲里是PF,記得有一次我開SF和他玩,我犀利的進攻和防守引起了他的夸贊,我自稱“犀利姐”,他果斷的自稱“犀利妹”。所以我們私底下都以姐妹相稱,哈哈。
2013年8月份的全國聯(lián)賽上??倹Q賽和12月8號的國際大師賽我都有去現(xiàn)場觀看。并且有幸和陳曉偉在12月8號的國際大師賽上見了面,是我街頭籃球職業(yè)生涯第一個見面的隊友,相談甚歡,此為后話。第二個叫梅伯涵,浙江臺州人,我們2007年游戲里認識,他在游戲里也是PF,角色名叫國產小冬瓜,我一直喊他小冬瓜,這呆子一開始玩?zhèn)€女號就欺騙我說他是女的,后來才被我拆穿。2014年的全國聯(lián)賽上海站,我和他約好了見面,還參加了2對2海選,可惜首輪出局,我們約好了第二年再戰(zhàn)!
第四章:總結&感概
掐指一算,街頭籃球陪伴了我17年,從一個高中生走向了社會,這17年來,我玩過無數(shù)款游戲,但唯一一個能讓我堅持下來的就是街頭籃球。原因是:街頭籃球每天都能遇到不同的隊友和對手,每場比賽的過程和結局都不一樣,有時候一個小小的失誤就容易改變比賽的結果,比賽的可變性很強,你永遠無法預料下一秒發(fā)生的事情。作為一個NBA球迷,我會繼續(xù)支持街頭籃球,繼續(xù)玩下去,死了都要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