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全角色強弱元素,行秋和夜蘭是鐵打的副C解析!
在說強弱元素前,我們先要了解元素反應。
目前原神輸出反應分為兩個類:增幅、聚變。
1、增幅反應,細分為:蒸發(fā)與融化。
蒸發(fā)反應:先水→后火=(1.5倍傷害)
? ? ? ? ? ? ? ? 先火→后水=(2倍傷害)
融化反應:先火→后冰=(1.5倍傷害)
? ? ? ? ? ? ? ??先冰→后火=(2倍傷害)
增幅反應是在角色輸出上倍率相乘,基于面板傷害和元素精通。
2、聚變反應,細分為:感電、超載、超導、凍結、擴散。
雷+水=感電反應、雷+火=超載反應。
雷+冰=超導反應、水+冰=凍結反應。
? ? ? ?先冰/水/火/雷+后風=擴散反應。
聚變反應是額外的固定傷害,基于角色等級和元素精通。
3、巖元素是獨立的結晶反應。
巖元素接觸到冰/水/火/雷時,會生成對應元素的結晶,拾取結晶獲得對應元素的護盾。為角色提供保護。對同元素敵人吸收量250%,對其他元素敵人吸收傷害100%。
結晶反應護盾的厚度,基于角色等級和元素精通。
強/弱元素、元素相克的作用
1、打元素反應時,先掛強元素,后用弱元素觸發(fā),會有元素殘留(先弱后強,是沒任何殘留的),可以打多段反應傷害。如:班尼特用E掛強火,然后用重云開大招,打出三把冰劍,可以全部觸發(fā)融化反應。吃滿2倍傷害。如果是掛弱火,那重云大招只能打到一把冰劍融化反應。
2、目前已知的元素相克機制為:水克火,火克冰、冰克水。對付護盾怪物時,主要用相克的元素來破盾,另外強元素要比弱元素破盾更快。
3、打元素反應時,除了強弱元素以外,還有元素相克機制,同樣的兩個弱元素,先掛相克元素,后用被克元素觸發(fā),會有元素殘留(1~1.5秒)。
如:水克火,先弱水后弱火,有水殘留。
? ? ? ?火克冰,先弱火后弱冰,有火殘留。
? ? ? ?冰克水,先弱冰后弱水,有冰殘留。
PS:行秋和夜蘭本來就是高頻掛水,而這個元素相克機制,更是讓行秋和夜蘭進一步抬高,行秋夜蘭掛的弱水,能讓胡桃/迪盧克/可莉/宵宮等主C的弱火打出蒸發(fā)反應后,怪物還有水元素殘留,繼續(xù)攻擊還能觸發(fā)2次蒸發(fā)反應,即是1次掛水,火c可以打2次蒸發(fā),因此,不會出現(xiàn)反向打工的問題。而目前火和冰角色掛元素間隔時間太長,都達不到行秋和夜蘭的效果。這正是火系親爹稱謂的由來。
強/弱元素區(qū)分
用元素攻擊敵人,按照怪物頭頂上元素附著時間。
9.5s后消失的元素為弱元素。
12s后消失的元素為強元素。
17s消失的元素為超強元素(目前只有兩三個角色能打強元素)。
以下是全部角色強弱元素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