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義主義】經(jīng)驗主義(2-4-1)——霍布斯的極簡形而上學:利維坦和契約論的哲學

2-4-1 經(jīng)驗主義(Empiricism)
代表人物:托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利維坦》(Leviathan)
沒有了政府的自然狀態(tài)是“孤獨、貧困、污穢、野蠻和短暫的”
英格蘭內(nèi)戰(zhàn)時的文化先鋒之一,此后利維坦成為國家的代名詞。
場域論:2.自然秩序vs文明秩序
自然秩序是互相斗爭,互相沖撞的(自然狀態(tài)state of nature),而人們?yōu)榱俗员O嗷ヂ?lián)結(jié),結(jié)成契約,形成了文明秩序,亦即利維坦,霍布斯否認了羅馬教廷的解釋權,順應了英國Reformation。
本體論:4.物質(zhì)(Matter)
物質(zhì)是運動(Motion)和運動機制(Mechanisms),這是沒有思辨性的直接的本體,是不可思的,沒有本質(zhì),不否認YHVH的存在,但是不可思。
認識論:1.反映論(回音論)
物質(zhì)的運動沖撞異質(zhì)性他者的感官,產(chǎn)生感覺,所以感覺是存在之回音,對眾多回音的回憶就是想象,想象進而建構了語言,命名了事物,在此意義上,名字就是其意思。
- 自然秩序代表感覺,而文明秩序代表理智、心靈,感覺派生出了理智、心靈,因此所有事物在本質(zhì)上都是自然物質(zhì),不存在非物質(zhì)Immaterial,沒有我思Cogito或自由意志Free Will。
- 盡管霍布斯在世時通常被看作無神論者,但在其與教廷人員的通信中仍承認了YHVH的存在。開始時他認為YHVH是不可思議的,無法認識的,晚年又認為YHVH至少有廣延的屬性。
- 由于遲滯的回音在逐漸消散,一種自發(fā)的對回音的回憶是較弱的,但至少這是一種力量。在面向過去的衰朽Decay時,這種力量就是回憶,而面向在場的圖像Image時,這種力量就是想象,兩者是同一的。
- 語言可以喚起微弱的想象,使事物都可以附隨一個內(nèi)聽覺,和感覺一起化現(xiàn)出名字,當名字被說出時,它就是作為意思的實在,所以名字等于意思。
- 霍布斯是唯名論者,不承認共相的存在,所以類于共相的建構都是出于便利而已,這種建構總歸有偶然性,是不可靠的。這個偶然性不是意志,而是共同體的機械理性的偏差,在此可以說霍布斯是語用主義者。分析哲學實際上沒有繼承英國經(jīng)驗論,因為霍布斯在語義學上是實用主義的。
- 所以事物都是物質(zhì)運動產(chǎn)生的Effect,所以一切事物都可以追溯到運動,都是可知的,包括體驗的內(nèi)聽覺也是自發(fā)的運動的結(jié)果,心靈只是由物質(zhì)裝配的計算機(心智計算理論)。
- 心靈計算機只會做加減法和乘除法,加法指的是三段論,也就是概念通過謂詞加和產(chǎn)生新概念,乘除法就是同一指涉的復數(shù)的加減法。
- 霍布斯認為人只能認識概念對應的整體Entity,不能單獨認識其性質(zhì)Property,哲學家犯了巨量的錯誤,把Property剝離出Entity來討論是不可能的,因為單純的Property不是實存的。笛卡爾則認為我思對于外部有顯然的差分化時,就區(qū)分出一個存在,霍布斯批評笛卡爾我思的這個顯然根本就不是顯然,是不可知的。
- 霍布斯沒有意識到事物之所以實存就是其非實存的Property的集合之外的此在(Dasein)性,所以事物的真正屬性不在于集合的完滿,而是集合中缺位的不可分析性,也就是不可符號化的符號學機制本身。
- 霍布斯主義仍然是一種形而上學,一個最明顯的地方是回音的遲滯Decay是無條件的,說明這種Decay是在形而上學空間中運行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