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現已被宣布為哥倫比亞的入侵物種 | 拉丁美洲可持續(xù)發(fā)展前沿(LA-044)
近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fā)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fā)會、綠會)國際部工作人員所在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xù)委員會分享了一則最新的拉丁美洲環(huán)境動態(tài)。2022年9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SSC)致函哥倫比亞環(huán)境和可持續(xù)發(fā)展部長,要求緊急宣布小龍蝦(Procambarus?clarkii)為“入侵”物種。由SSC主席Jon?Paul?Rodríguez、SSC入侵物種專家組主席Piero?Genovesi、SSC哥倫比亞物種專家組聯合主席José?F.?González-Maya和Cristina López-Gallego簽署,信中對小龍蝦作為外來物種可能對哥倫比亞生物多樣性的影響表示擔憂。
該物種于1985年被引入考卡山谷省用于水產養(yǎng)殖,但兩年后被意外地釋放到帕米拉河。在21世紀,小龍蝦是一些水族館的常見寵物,由于其貿易和作為有價值的食物的聲譽,非法抵達昆迪納馬卡(2004)和博亞卡(2008)。今天,小龍蝦非法貿易增加了它的散布速度,超過了它的自然能力。該物種高度分布在天然湖泊、小溪、河流和溪流,以及農作物水庫中,特別是在昆迪納馬卡-博亞卡高原。
?
小龍蝦是一個被列為對本地生物多樣性極其有害的關鍵物種。它潛伏于食物網的各個部分,所以它的入侵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會改變生態(tài)系統(tǒng)及其功能。在哥倫比亞,小龍蝦對包括魚類、青蛙、螃蟹和其他大型無脊椎動物在內的高度淡水生物多樣性構成威脅。特別是,它對當地特有的淡水蟹物種產生了直接的威脅,如果不加以管理,會影響另外13種淡水蟹的生存。此外,它還會干擾多樣化的淡水生態(tài)系統(tǒng)、農村管道或水壩的結構。此外,小龍蝦被認為是一些病原體的載體,包括肺吸蟲病(Paragonimus?sp.),這是目前哥倫比亞小龍蝦種群中唯一被報道的病原體,可能成為一個公共衛(wèi)生問題。
如果不加以管理,哥倫比亞面臨著失去淡水生物多樣性的高風險。在過去的幾年里,地方當局一直在尋找關于小龍蝦的國家法規(guī),最近聯合向環(huán)境部要求采取此類措施。幸運的是,由于他們的工作和SSC的合作,哥倫比亞環(huán)境部于2022年?1?月?24?日宣布小龍蝦為入侵物種,并對其管理制定了一些規(guī)定。由于這一聲明,貿易、水產養(yǎng)殖和消費被完全禁止,地方當局利用一個新的工具來管理小龍蝦的入侵。

小龍蝦(學名:Procambarus?clarkii),也稱克氏原螯蝦、紅螯蝦。小龍蝦原產于北美洲。最初是作為牛蛙飼料由美國引入日本,后又從日本引入我國?!皼]有什么是一頓小龍蝦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來一頓。”這句調侃充分彰顯了小龍蝦在中國美食界的地位。事實上,我國早在2010年就將小龍蝦列入了第二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本文為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fā)展基金會國際部拉美工作組推出的《拉丁美洲可持續(xù)發(fā)展前沿》第044期。)
文?|?Samantha
審?|?Linda
#拉丁美洲可持續(xù)發(fā)展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