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觀,令人頭暈眼花的德,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老子曰:道生之,而德畜之。就是道生成宇宙萬事萬物,德養(yǎng)育宇宙萬事萬物。假如把道比喻成青銅鼎的模具,德就是即將澆灌的高溫青銅液。有什么樣的青銅模具,最后就形成什么樣的青銅鼎。這尊青銅鼎就是模具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所以德就是道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德依附于道。

道生成萬事萬物是無意識的行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結(jié)果,這就是老子口中的無為,這是一種客觀存在的自然法則。
依附于道,外在表現(xiàn)的德,依然會保持“無為”的特性。比如宇宙天體的運行,大自然的風雨雷電,動物界的弱肉強食,一花一草的花落花開,一象一螞蟻四處覓食,在人看來,它們都有自然而然的道,擁有無意識的德。這就是老子口中的上德。
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出自德經(jīng)的開篇第一章,該怎么理解呢?

德是指宇宙萬物的屬性和法則,如原野的小麥,秋發(fā)夏熟。當然人類也是宇宙的一員,倫理道德也是德的一種,有些人居然把倫理道德排除在外,脫離了人怎么解釋,難道老子是為植物寫的。我的宗旨是,不要把道德經(jīng)解釋的晦澀難懂,令讀者云里霧里。這里不解釋宇宙運行,我不是造物主!目光咱只能看看地球,這樣就好解釋。
德,按照老子的想法,分為上德和下德。上德就是道的標準,說白了就是一種無意識的自然狀態(tài),前面解釋過了。上德無德,是以有德的意思是,最上層的德,率性無為,是最有德的。

為了更好的解釋,比如,非洲大草原一頭餓了快要發(fā)瘋的獅子,瘋狂地撲向小羚羊,飽餐一頓,你認為小羚羊可憐,罵獅子無德,但是這恰恰是大自然弱肉強食的德行,在生態(tài)平衡看來這就是有德。
再比如有個大帥哥,他從來不表現(xiàn)出自己道德高尚,有一天他看著前方有人落水了,他沖上去救下落水者以后,消失得無影無蹤!他救人不是為了標榜他道德高尚,也不是為了出名,只是出于一種本能而救,所以他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是什么意思呢?這個從倫理道德來解釋,就是最下層德的人,時時表現(xiàn)出很有的德的樣子,其實他最無德。

比如,網(wǎng)上經(jīng)常有主播,直播鏡頭下的好人好事,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做了好事。他是為了以后自媒體變現(xiàn)或者做一個好人,而做的好事,是有目地的有意而為,這主播其實無德。當然我對這種現(xiàn)象不發(fā)表意見,舉例說明這是下德而已。下德也是德,總比沒有好。
比如某某小妹妹,才買了一個高配的蘋果手機,生怕別人不知道,處處炫耀,這就令人反感了,這是一種虛榮心在作祟,下德的表現(xiàn)。
兩種德已經(jīng)講完,但我發(fā)現(xiàn)這兩種德還表現(xiàn)出了陰陽特性,上德下德相互轉(zhuǎn)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比如小李去藥店買藥,他的鄰居老王恰恰在買枸杞,小李一看太貴了吧!于是小李大聲告訴老王,“別買了吧太貴了,這藥店坑人,我家在網(wǎng)上買的很便宜,回頭我送你一包?!边@話一說,店員小姐姐臉都綠了,到手的顧客飛了,心里很不高興。老王大喜,省了錢還有免費送的。
這里老王看小李絕對是個有德之人,擁有上德,真是一個好鄰居。店員看小李呢?那絕對暗地里罵小李幾十遍了,這個無德下德之人。

這也引申出了事物具有陰陽兩面性的特質(zhì)。可以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看問題要看他的兩面性,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
好了,最后我說一句,道德經(jīng)是人寫的,最終是用在人的身上。還必須從中國人的倫理道德入手解釋道德經(jīng)。真不能用哲學來解釋,那樣就弄得云里霧里,晦澀難懂嘍!